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18:03
9月23日,吉利星瑞、星越L燃油雙車推出全新東方曜系列,其中,定位A級轎車的星瑞,推出2.0T和1.5T兩款動力共六款產品,定價9.87萬—13.87萬元;定位中高端SUV的星越L全係爲2.0T車型,售價14.77萬—17.97萬元。
吉利全新東方曜系列售價 觀察者網
吉利表示,全新東方曜系列將依靠「中國設計、智能科技、極致駕控、越享舒適、中國式安全」五大亮點重構燃油車價值。
從市場趨勢看,面對合資品牌在價格層面的下探和新能源擠壓,自主品牌燃油車在市場中面臨的壓力不言而喻。據中汽協統計,在燃油車中銷量最高的A級細分市場,今年1—8月該市場銷量同比下降3.8%,10萬—15萬元級的燃油車市場銷量下滑12.8%。
吉利全新東方曜雙車 吉利汽車官網
當卡羅拉、軒逸等車型已經被迫走向10萬元以內的市場區間挽留市場份額之際,吉利等曾經對標這些標杆級產品的燃油車型,也需要重新思考在市場中的定位。
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範峻毅 觀察者網
而吉利給出的答案,是通過「燃油車的可靠性+新能源級的智能化+中式豪華的設計」,打造出10萬元級獨特的智能燃油細分市場,從而在保留產品價值的同時,幫助品牌實現破局。
這種價值展現,首先體現在設計層面,把上市地定在擁有千年絲路文化的敦煌,並且用長達半個小時時間詮釋的全球化設計理念,展示出吉利對於東方曜系列車型設計價值的突出與關注。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表示:「全球型車型包含最大的三個市場是中國、北美、歐洲,如果做好中國市場的競爭,我相信它已經可以稱之為全球車。可以説,中國市場所定義的車型、定義的美感,在全球範圍內有一定的影響力。」
全新星瑞東方曜 觀察者網
例如,星瑞東方曜的「月牙青」車色源自月牙泉,星越L東方曜的「莫高藍、丹青」分別取自壁畫與傳統繪畫色,且都經反覆調試兼顧美觀與耐用。
在內飾設計上,全新東方曜系列則採用了星辰3D鐳雕、月泉玉樽水晶擋把、琉璃溢彩256色氛圍燈、鳴沙流金環保麂皮材質等具有敦煌特質的傳統元素。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講解吉利設計要素 觀察者網
在陳政看來,吉利的設計需要滿足三點,一是基於所存在的市場和文化的母體,能夠達成與消費者審美的共鳴;二是必須植根於品牌的文化;三是植根於品牌的技術,形式追隨於功能,功能服務於體驗。
而在東方曜系列上,這些以中國紋飾、中國意境,並融合現代科技的方式,正是吉利所詮釋的「中式豪華」設計。
東方曜系列的另一大核心賣點為智能化,從市場需求來看,智能化也是傳統燃油車在與新能源車型競爭時的最大不足。由於缺乏整體電控架構,傳統燃油車往往不足以支撐眾多高耗電電量需求的智能化部件。
而吉利則在東方曜車型上引入了GEEA 3.0電子電氣架構,並與CMA架構結合,從而在提升傳輸速度的同時,讓星瑞與星越L也擁有與吉利旗下新能源車型一樣的智能座艙與輔助駕駛能力。
星越L東方曜內飾 吉利汽車官網
從配置來看,雙車均搭載吉利Flyme Auto系統,可支持多屏聯動與語音控制,能連主流手機互聯功能;輔助駕駛則搭載吉利自研的千里浩瀚H3系統,可支持高速領航、自動泊車,以及自動緊急避讓等功能;此外,車輛還搭載了星睿AI大模型,能夠在駕控端按照車主習慣調節油門、空調等。
而在動力與底盤兩大燃油車核心競爭力方面,東方曜則採用了吉利目前最先進的燃油車系統能力。兩款新車的主力車型採用2.0TD高功率發動機加愛信8AT變速箱,其中,星瑞東方曜零百加速可達6.5秒,比上一代快14%。
星越L東方曜在底盤方面採用了博格華納四驅系統,響應快、動力分配均勻,能應對雨天、輕度越野。底盤基於CMA線控底盤打造,兼顧操控感與舒適性,過坑窪不顛,滿足不同車主需求。
全新星瑞東方曜 觀察者網
綜合來看,吉利東方曜系列在燃油車的基礎上,正尋求品牌的獨特差異化展現。這種積澱並非一日之功,在其背后,是吉利品牌與中國星系列長期打造出的市場基礎與口碑。在細分市場中,2025年上半年,吉利中國星系列(含星瑞、星越L、博越等)仍舊蟬聯國品牌燃油車銷量第一,並逆勢增長21%。
據統計,截至2025年9月,中國星系列已經累計擁有超過162萬用户,這也意味着其龐大的潛在用户羣體,仍能夠推動其在油電並存的車市中繼續獲得用户的青睞。
不過,2025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也在對傳統燃油車用户的忠誠度提出極大考驗。
不止於傳統合資車企在燃油車領域的降價競爭,目前隨着比亞迪、零跑等新能源車企對於混動/增程產品價格的不斷下探,10萬—20萬元級早已不再是燃油車獨佔的天下,除了油電之間的使用成本差異外,電氣化架構帶來的智能化迭代速度與功能潛力,同樣也將成為東方曜系列在提升智能化配置后,面對的一大挑戰。
但吉利東方曜系列的出現,的確滿足了目前仍難以接受電動化,且又希望在智能化技術上嚐鮮的部分用户需求。從市場銷量來看,目前中國車市中仍有接近50%的燃油新車購車羣體,尤其在三、四線等下沉市場,充電等基礎設施的不便利性,依舊讓燃油車承擔起主流角色,而在這部分以傳統合資車型為標杆的市場中,不斷嘗試打破用户傳統認知不斷奪取市場份額,或許也為中國汽車全面出海走向全球提供更多的競爭經驗。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