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朱留財:思考ESG需要新視野,用治理的主線把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融為一體

2025-09-26 18:09

專題:2025·青島創投風投大會——金融新業態與新趨勢

  9月26日金融一線消息,2025·青島創投風投大會於今日在青島召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首席專家朱留財,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董事會祕書蘇少軍,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商銀行授信審批部資深專家殷紅出席並參加平行論壇圓桌對話。

  對於ESG金融改革與綠色金融創新相關問題,賴曉明表示,從投資來講,還是從企業長期的戰略制定等,都需要充分重視ESG外部性的因素對企業的影響。外部性因素不僅僅是道德的問題,法律的問題,更應該成為經濟上的考量。我們講必須要從成本收益上面去建立一套機制,來使得它能夠給企業有正向的反饋。ESG做得好的,不僅僅是道德上、法律上做到了要求,而且能夠有相應的經濟回報,有一定的激勵措施,甚至能夠使ESG長期的發展更加壯大,更加深入人心的關鍵環節。

  朱留財則從宏觀治理的角度進行闡述。他指出,今天再去考慮ESG的問題,需要新的視野,創投也要有新的態勢、趨勢,要從全球的治理體系當中去思考這個問題。再回到ESG的話,我認為它不僅僅是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可以用治理的視角、主線,把環境治理、社會治理、公司治理融為一體,在這樣一個治理的同心圓里面去思考這個問題,很多問題就很好解決了。過去把它變成三個問題,你覺得是一個拼盤。但是現在變了,變成治理的邏輯,不僅是解決了這三個問題,而且是解決了宏觀全球的治理體系下思考這個問題。而且它的有機性、協調性可以更好地融合、理解。

  作為金融機構從業人員,蘇少軍從大的環境和行業的發展來理解ESG。他認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就是要可持續發展,而ESG恰好是通過關注環境、社會跟治理方面的風險,用好它的機遇來推動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在這方面ESG的理念對於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現在行業也是越來越接受進行ESG理念的看法。

  為什麼要ESG?殷紅表示,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説,ESG的提出其實是由於風險議題提出的。無論目前西方是否披露ESG報告,還是披露可持續報告,我認為防範環境與社會風險這個話題與這項工作是沒有變的。此外,目前我們國家對於ESG是越來越重視。比如金融監管總局發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其實整個文件所圍繞的核心就是環境社會和治理主線,對銀行都提出了非常詳細的要求,銀行在政策指引下要做的工作是很多的。

責任編輯:曹睿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