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蔡浩宇,正在招人

2025-09-26 15:19

原標題:蔡浩宇,正在招人

蔡浩宇新公司繼續招人。

最近,Anuttacon工作室在AI互動遊戲羣星低語的官方賬號上發佈遠程招聘信息——崗位為AI訓練師,工作內容包括標註和評估AI回覆,創建高質量訓練數據,要打造一支富有創造力的團隊。

猶記得兩年前,36歲的蔡浩宇(Hugh Tsai)宣佈卸下米哈遊掌門人的重擔,隨后他的新公司——Anuttacon浮出水面,一個AGI創業項目,雲集不少技術大牛,開始在全球AI圈招攬人才。

這是一抹縮影。眼前全球AI競賽火爆,AI人才爭奪戰已然打響。

告別米哈遊

蔡浩宇正招兵買馬

其實從去年9月起,AI行業就已收到來自蔡浩宇的「英雄帖」。

彼時,蔡浩宇創辦的新公司Anuttacon開始面向行業廣納精英,重點招聘預訓練與LLM人才,辦公地點則是在硅谷。經常往來硅谷的一位投資人恰好聊過項目團隊,她告訴投資界:Anuttacon早期做AI+遊戲,后面是內容平臺。

正如蔡浩宇認為,AlGC已經徹底顛覆遊戲開發,新世界正在打開。

在領英上,蔡浩宇直言不諱——未來只有兩類人在創造遊戲方面邏輯上纔有意義:一種是前0.0001%的人,一羣最有洞察力的天才組成的精英團隊,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東西;另一種是99%的業余愛好者,可以僅僅爲了滿足自己的想法而隨心所欲去創造遊戲。

顯然,他組建的新團隊希望成為第一種。

由此看到Anuttacon公司的幾位重要面孔: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網絡圖形組負責人,現Anuttacon首席研究員童欣,他在微軟期間曾主導多項圖形學專利,帶領研究團隊發明開發了用於幾何建模、面部表情捕捉、3D打印、外觀建模和GPU虛擬化的新型圖形算法和系統。

上海首批人工智能高級專家,曾任米哈遊分佈式計算負責人、現負責Anuttacon的底層架構設計的葉理燈;

曾先后在微軟和Meta任高級研究科學家,參與開源大模型Llama3.1研究,在Anuttacon擔任創始工程師、大模型研究團隊負責人的吳簫劍,其研究論文被ICML收錄,專攻多模態交互中的語義連貫性;

前B站副總裁、曾是B站最年輕的90后高管的王宇陽(Ray Wang);

曾在亞馬遜任應用科學家、參與強化學習團隊,后來在字節跳動西雅圖研發中心高級研究科學家、技術主管的Yunzhe Tao等。

今年3月,Anuttacon公佈首款產品《Whispers From The Star》(羣星低語)。據官方介紹,這是一款融入大語言模型的科幻背景沉浸式互動敍事遊戲。那段時間里Anuttacon團隊規模約50人,據悉成員一半出自米哈遊團隊。

開放demo試玩后,蔡浩宇還專門更新自己在領英的資料——職位是AI Soulcaster,即公司的「AI靈魂大法師」。

而此次羣星低語最新招聘的「AI訓練師」,信息顯示崗位薪資每小時為20–30美元(人民幣約140元-210元)。

記得在Anuttacon剛成立時,主要在舊金山灣區招聘員工,在美國聖克拉拉設有辦事處。一位熟悉公司的人士介紹,最初的辦事處設在聖克拉拉,就是爲了藉助硅谷的創新氛圍與前沿技術資源,推動AGI技術在遊戲領域的深度應用與創新發展,從而更好地吸納全球AI科技人才。

如今一年時間過去,投資界獲悉,Anuttacon正在大舉招募LLM、多模態、infra、工程開發等人才,base美國、新加坡、中國北京和上海等地,範圍已大大擴散。一個招聘帖顯示,Anuttacon招募的語音/音頻生成技術人員,起步要求則是在頂會頂刊上發表過高質量論文的博士。

濟南年輕首富

這是「技術宅」蔡浩宇的二次創業。

此前,他已經締造一個傳奇——米哈遊。1987年出生在山東濟南,蔡浩宇從小在在計算機操作上天賦過人。8歲時,他憑藉獨自制作的《外星使者》獲得全國計算機比賽動畫組二等獎,后來還當選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

2005年,他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並在這里遇到了他人生中至關重要的幾位夥伴——劉偉、羅宇皓等,日后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

2011年初,彼時即將研究生畢業的蔡浩宇,拉上同樣喜歡ACG的劉偉、羅宇皓,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D32宿舍內正式成立米哈遊工作室,他們的啟動資金是來自上海科創中心的10萬元無息貸款,創業方向是二次元遊戲,當時喊出一個口號:技術宅改變世界。

米哈遊創業初期苦不堪言,啟動資金很快用完,接連吃下很多VC的閉門羹。絕境之時,斯凱網絡宋濤給這個初創團隊投了100萬元,解了幾個年輕人的燃眉之急,沒想到日后創造一筆足以載入史冊的萬倍回報。

此后,米哈遊發佈的《崩壞學園2》爆紅;崩壞3更是成功破圈,並開始出海。直至2020年9月28日,《原神》橫空出世——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原神》成爲了衆所周知的「印鈔機」。

米哈遊成了中國互聯網圈隱祕的巨頭。2024年胡潤百富榜顯示,蔡浩宇以730億元身價位列遊戲圈第三,繼續登頂濟南首富。

令人意外的是2023年9月,蔡浩宇卸任米哈遊法人和董事長職位,交由劉偉接任。彼時公司迴應稱,「爲了適應公司未來發展需要,米哈遊創始人蔡浩宇將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前沿科技的研究與應用、新項目研發,以及串聯國內與海外研發資源上。」自此,蔡浩宇開啟另一場征途。

不久前,劉偉大方聊起蔡浩宇的轉身,「米哈遊已經是一家大公司了,從某種程度上是會阻礙創新的發展的,這幾乎是所有大公司都無可避免的事情。」因此,蔡浩宇放下了米哈遊的日常事務,去追尋前沿科技的星辰大海。

AI人才戰爭

AI戰場,頂級人才是稀缺資源。

聊起Anuttacon招人的一幕,一位經常往來硅谷的投資人曾告訴投資界,過去一兩年,多位互聯網新貴大佬親自坐鎮灣區,密集約見任職於硅谷大廠尤其是OpenAI的技術人員。

由此還衍生一個新的中介服務:有的諮詢公司專門負責牽線搭橋,幫忙約見一位技術人員費用從1w-5w不等。

大廠對人才的渴望有目共睹。今年5月,Meta斥資約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78億元)投向Scale AI,由此將創始人Alexandr Wang納入麾下。爲了搶佔先機,Meta還開出1億美元獎金,挖走其他公司的AI人才。

訓練一個前沿的AI大模型成本驚人,可高達數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而在總成本中,投入頂尖研究員進行算法設計、模型調優和運行監控的費用,往往與GPU等硬件成本不相上下。

正如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合夥人大衞·卡恩説,「一年前,AI主流敍事還是巨大算力才能推動行業發展,如今重心已經轉向人才優勢。」換句話説,人才是當下AI軍備競賽的重中之重。

此前《財富》雜誌發文指出,全球範圍內頂尖AI專家數量不足千人,且主要集中在OpenAI、谷歌、Meta等科技公司核心團隊,揭示了AI領域人才稀缺的嚴峻現實。甚至還有一種説法,真正能夠推動AI發展的頂尖人才,可能僅有數百人。

因此,誰能搶到這些頂尖人才,誰就能在這場競爭中走得更遠。

而令人驚喜的是,在這場AI人才戰中,中國年輕面孔最為搶手。黃仁勛曾指出,全球有50%的AI研究人員來自中國,這是目前最大的單一人才羣體,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

梳理下來,這波年輕AI人才無一不是名校出身。正如投資人開起了玩笑,中國AI競爭的盡頭,可能就是一座座高校。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楊繼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9/555369.shtml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