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晨越動態】央視報道集團項目國內單套處理規模最大、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含硫天然氣淨...

2025-09-26 16:35

9月25日,集團項目資陽天然氣淨化廠第Ⅰ列裝置開始進氣,各項運行參數精準達到設計指標。這一關鍵節點的達成,標誌着國內單套處理規模最大、新能源裝機總規模最大、智能化建設水平最高的含硫天然氣淨化廠正式投產。該項目的落地,不僅有效破解了川中古隆起地面生產瓶頸,進一步釋放區域天然氣產能,更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西南地區能源供應的重要支撐,西南油氣田公司正全力推進「2025年建成年產500億方大氣區」 目標。今年以來,川中古隆起勘探開發成果顯著,累計鑽獲17口百萬方高產氣井,后續日產能將實現大幅躍升。然而,區域天然氣淨化能力不足導致的「產得出、輸不出」問題,成為制約產能充分發揮的最大瓶頸。在此背景下,資陽天然氣淨化廠按期投產,成為西南油氣田公司高質量衝刺 500 億方年產量目標的「關鍵工程」,為區域能源供應按下「加速鍵」。

從建設規模到建設效率,資陽天然氣淨化廠全程刷新行業紀錄。項目設計年處理原料氣40 億方,其中單套裝置日處理規模達 720 萬方,穩居國內同類型裝置首位。在建設模式上,項目創新採用模塊化設計與建造,僅用 11 個月便完成建投,較傳統淨化廠建設工期縮短 5 個月,投資成本降低 30%,為國內常規含硫天然氣淨化廠提供了 「集約化、高效化」 的建設範例,推動行業建設模式升級。綠色低碳是該項目的核心亮點之一。依託集約化建設形成的資源優勢,資陽天然氣淨化廠在天然氣淨化領域首次應用ORC 低壓蒸汽發電技術,構建起總規模達 4330 千瓦的新能源綜合利用系統,規模位列國內天然氣淨化廠第一。通過余壓發電、余熱回收、光伏發電等多維度能源利用模式,項目預計全年可節電3738.4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2.13萬噸(相當於種植超100萬棵樹),單位能耗較同規模淨化廠降低約21%,真正實現「生產清潔能源」與「自身低碳運行」的雙重突破,為能源行業綠色轉型樹立標杆。智能化與自主化深度融合,是項目的另一大「硬核實力」。資陽天然氣淨化廠實現國內天然氣淨化領域首次數字化正向交付,從設計階段便構建數字孿生體,完成數據入湖立體支撐工程建設。同時,同步建成 APC 先進控制、智能巡檢、動設備在線監測等 25 項智能系統,覆蓋生產全流程,實現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升級帶來顯著效益:操作人員數量大幅減少,生產效率提升 37%,智能化水平領跑行業。在覈心技術領域,項目更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突破。我國首次成功應用中國石油自主研發的「CPO 氧化吸收工藝包 + 專利溶劑」,徹底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確保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創新採用「兩級常規克勞斯 + 超級克勞斯 + 氧化吸收尾氣處理」組合工藝,將尾氣排放濃度降至每方164毫克,較國家標準降低6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含硫天然氣淨化技術自主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該項目的參建單位,晨越建管集團將再接再厲,繼續秉持「對結果負責」的核心理念,積極投身國家能源安全建設,以專業力量賦能 「綠色能源 + 高端製造」 產業升級,為國家能源安全與低碳發展戰略做出更大貢獻!

END

編輯 | 駱穎

審覈 | 黎明浚

(晨越建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