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張偉武:工行將由金融供給者轉向生態賦能者

2025-09-26 16:52

(來源:科技金融時報)

「未來,工行將持續探索由金融供給者向生態賦能者轉變,共建科技金融生態圈。」925日,在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貿創投日」活動上,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偉武表示,豐富的金融供給、暢通的融資渠道是推進科技創新的重要保障。工行將深化商投聯動,拓寬科創產業融資渠道,積極發揮科技與金融的協同效應,不斷深化與投資機構合作,緊密聯動各級政府引導基金,在投貸聯動、以貸引投上持續發力。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張偉武介紹,工行聚焦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優化科技金融體制機制,加快產品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啟動設立了800億元科技金融創新基金,撬動了更多資本滿足科創產業多元化需求。未來,工行將進一步整合區域金融資源和產業資本,加快積分貸、研發貸等拳頭產品創新,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重點創新領域,全力支持新興產業示範基地、產業園區和未來產業孵化器建設。

此外,工行還將強化跨境服務,助力科創企業全球經營。作為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工行已經在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設立機構,在12個國家擔任人民幣清算行,可以為科創企業在境外資本引入、產品技術進出口等關鍵環節提供跨境結算、貿易融資、跨境擔保和匯率避險等一攬子全套服務,支持科創企業開展全球經營。未來,工行將進一步發揮國際化發展優勢,聚焦數字技術與國際貿易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有效提升數字貿易跨境服務能力,擴大科技型企業覆蓋面,加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中國工商銀行科技金融中心總經理胡賢文在現場發佈了工行「未來產業」全面金融解決方案及科技金融中心場景及政策。

胡賢文表示,工行將堅持「四融」賦能,強化全口徑融資,提供全天候融通支持,打造科技金融生態服務平臺,以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為主線,匯聚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創投機構等,搭建「轉融增智」四大核心模塊,為科技成果轉化企業注入更多生態動能;將提供司庫、智鏈、交易、國際四大優質服務品類,助力科技企業在成果轉化階段就能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將繼續靠前服務,持續打造有利於科技成果轉化的生態圈、朋友圈,做好金融服務的「最先一公里」,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當天,工行與吉利控股、海康威視、靈伴科技等6家深耕人工智能、硬科技等領域的科創企業,以電子簽約形式締結合作,簽約金額近200億元。這將為簽約企業技術迭代、市場拓展注入澎湃金融動能

來源 | 科技金融時報(記者 李偉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