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宣佈將對專利及品牌藥品加徵100%關税,對國內藥企影響幾何?

2025-09-26 14:07

財聯社9月26日訊(記者 盧阿峰 何凡)當地時間9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宣佈,自10月1日起,美國將對多類進口產品實施新一輪高額關税,包括對廚房櫥櫃、浴室洗手檯及相關建材徵收50%關税,對進口家俱徵收30%關税,並對專利及品牌藥品加徵100%關税。

在藥品關税方面,特朗破稱唯一豁免條件是藥企已在美國「IS BUILDING」(在建)製藥工廠。對於這一遠超此前美歐15%醫藥關税協議的懲罰性税率,國內外二級市場迅速做出反應,部分藥企股價出現異動。

醫藥行業方面,有藥企早間緊急召開會議商討此事,多家上市公司告訴財聯社記者,正在積極研判這一政策的影響,部分企業表示在美生產問題不大。多位業內專家向財聯社記者表示,100%關税不會影響中國創新葯出海美國的預期。

100%關税即將來襲

特朗普在上述推文中還稱,「IS BUILDING」的認定標準包括「破土動工」及「在建」,這意味着已啟動基建的藥企可豁免關税。

回溯政策軌跡,特朗普並非臨時起意。今年4月特朗普便預告將對進口藥品徵「重大關税」,7月更放出200%關税風聲,9月18日進一步暗示藥品關税或高於汽車行業的25%。此次落地的100%税率,較此前美歐達成的15%醫藥關税協議大幅升級,且精準鎖定專利及品牌藥。

關税衝擊傳導至資本市場,今日早間,創新葯指數(861468.EI)開盤即走低,恆生生物科技ETF、創新葯ETF等截至午間收盤均跌超1%。華海藥業(600521.SH)、翰宇藥業(300199.SZ)、百濟神州(688235.SH)等個股均下跌。

或受此消息影響,美股市場上的日本武田製藥、德國拜耳、瑞士羅氏等個股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日本、德國、瑞士三國為美國前五大藥品進口來源地。

而美國本土藥企股價則相對堅挺,多家龍頭公司此前已提前佈局擴大本土產能以規避潛在政策風險。強生在8月宣佈計劃在北卡羅來納州投資約20億美元擴建制造基地,該公司曾在年初披露未來四年將在美國累計投入超過550億美元,用於建廠、擴建及研發基礎設施建設。禮來也公佈了總額至少27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用於新建四座美國工廠,本周該公司宣佈在德州休斯敦追加65億美元投建生產口服減重藥Orforglipron原料的設施。

上市公司大多認為短期影響可控

國內出口美國業務佔比較高的上市公司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財聯社記者瞭解到,有藥企早間緊急召開會議商討此事。

華海藥業證券部人士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已注意到這一消息,正在通過美國子公司進一步溝通和評估。「‘對品牌或專利的醫藥產品徵收關税’是否涵蓋我們公司產品還不能確定。公司在夏洛特有70億片產能,是否符合特朗普‘在美建立工廠’的説法我們還不確定。」

健友股份(603707.SH)方面認為對公司影響有限,公司證券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應當是覆蓋專利和原研藥物,我們基本都是仿製藥,暫時還看不出對我們有什麼影響,還是要進一步看官方的解讀。」

億帆醫藥(002019.SZ)方面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創新葯F-627對美銷售此前是在美國進行CMO生產,在德國進行包裝和發貨。近期公司一直關注美國關税政策,並不斷優化F-627的供應鏈及成本方案,已提前啟動將該藥品直接在美國本土進行質量放行和發貨。「若關税持續執行且合作方提出分攤關税的訴求,預計F-627最快明年起可實現從美國本土發貨,該政策對該藥品在美銷售沒有重大實質影響。」

CRO企業方面,一位CRO企業內部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此前特朗普就提出過類似説法,可能會涉及到企業整體費用升高、成本增加,因此當時就有國外的客户來諮詢接下來的打算和報價變化等問題。

睿智醫藥(300149.SZ)證券部人士則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屬於早期研發服務類企業,不直接生產藥品,對實際業務影響有限。「若涉及小規模樣品寄送,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因為關税和報關手續時間比較長,公司希望通過波士頓研發中心來替代部分環節,縮小時間差。」據悉,睿智醫藥波士頓研發中心於今年9月落成。

百濟神州曾於2024年7月宣佈啟用美國旗艦生物藥生產基地和臨牀研發中心。公司表示,這一位於新澤西州的總投資額8億美元的基地擁有先進的生產能力和新型抗癌藥物臨牀開發能力,將為公司在全球的業務增長和擴張提供支持,讓高質創新葯物惠及全球更多患者。

專家:貿易政治化明顯 創新葯出海預期未改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此次「100%關税令」更多帶有政治色彩,實際對國內創新葯企的影響有限。

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不認為該政策有太多實際意義,他對財聯社記者分析稱,因為品牌藥企本身大多都在美國建廠,「我認為‘專利及品牌藥品’不包含仿製藥,國內創新葯出海大部分都是通過BD,不是國內企業自己去銷售,BD的合作方多為美歐大型MNC,因此預計不會影響國內創新葯以BD方式出海美國的預期。」

此外,趙衡還告訴財聯社記者,今日二級市場醫藥板塊異動,可能還與一則消息有關,據報道,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及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周四將名為全球高效藥品定價基準(GLOBE)模型提交白宮,而此前的五月,特朗普曾宣佈簽署行政令,以「最惠國」政策強制錨定全球最低藥價,誓言將美國處方藥價格砍30%-80%。

「預計該行政命令最快落地可能在10月,屆時可能對各國出口美國藥品的價格都產生一定影響。」趙衡表示。

上海元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詹凱告訴財聯社記者,特朗普此舉毫無疑問是爲了推動藥品生產在內的製造業迴流美國,預計在美國本土生產的國內創新葯企業不受衝擊。而且國內創新葯企業在美實質營收佔比尚不高,主要還是在國內市場,對整體醫藥行業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