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券商聚焦】華泰證券維持美光科技(MU)「買入」評級 上調目標價至184美元

2025-09-26 16:01

金吾財訊 |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美光科技(MU)9/23發佈FY25Q4財報,營收113億美元,同比+46%,對比BBG預期的112億美元;經調整淨利潤34.7億美元,對比預期的31.8億美元,經調整EPS3.03美元,對比預期的2.84美元。Non-GAAP毛利率環比提升6.7pct至45.7%。公司指引:FY26Q1營收122-128億美元(預期120億美元),Non-GAAP毛利率50.5-52.5%(預期46.1%)。

該機構指出,美光FY25Q4 HBM營收約20億美元(FY25Q3為15億美元),年化營收80億美元,客户已由4家增至6家,體現其在AI及數據中心領域的持續滲透。美光HBM4 Base Die沿用存儲工藝,而邏輯工藝將於HBM4E導入。該策略或使其進入英偉達供應鏈的進度較海力士和三星稍顯落后。競對方面,海力士推進Logic Base Die,通用版/定製版HBM4計劃分別採用臺積電12nm/3nm工藝(定製版此前為5nm,24年12月KED報道更新為3nm),並已通過英偉達認證準備量產;三星則使用自家4nm節點Logic Base Die,並已送樣英偉達,據TrendForce,若測試順利有望年內量產。三星曆經長期延宕后,12層HBM3E近期終通過英偉達認證。其產品報價比海力士低20-30%,或加劇價格競爭。該機構認為,三星引入1γ工藝並針對發熱重構產品,與導入Logic Base Die,將加劇美光的競爭壓力。

該機構續指,美光FY25Q4 NAND營收約23億美元,佔總營收的20%,增長動力主要來自雲廠商加速數據中心SSD部署。從結構性視角看,本輪需求激增折射出行業的深層轉變,AI推理愈加依賴SSD存儲龐大的「Query Histories」,以形成兼顧成本與容量的新存儲層級,突破傳統DRAM為核心的架構。該趨勢預示高端企業級SSD在AI推理中的長期需求,鞏固NAND結構性成長邏輯。從周期性視角看,NAND近期緊缺源於減產及去庫存,供給收縮推升價格,若新產能推出,預計6-12個月可投放,或促使價格迴歸常態。NAND市場競爭激烈且高度分散,單一廠商(如美光)市佔率提升亦受制約。

該機構認為,HBM作為AI芯片不可或缺的部分,26年將繼續受益於相關需求擴張,但三星重新入局或加劇競爭。該機構預測26年HBM供需呈基本平衡態勢,但三星潛在供應規模仍需警惕。該機構對美光保持謹慎樂觀,但考慮到HBM已為核心增長引擎,該機構上調FY26E/27E營收18%/23%至534/568億美元,並新增FY28E營收/調整后淨利潤584/196億美元。鑑於AI芯片及應用普及催生存儲需求,美光估值應向2014年曆史高位靠攏。上調FY26EBVPS至61.3美元(前值56.5美元),對應上調目標價至184美元(前值170美元),維持3.0xFY26EPB,維持「買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