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15:48
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產業界,人形機器人無疑都是今年來關注度最高的賽道之一。隨着優必選、智元機器人、宇樹科技等初創企業接連宣佈拿下規模化訂單,2025年日益被視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
新興產業在發展初期往往藴藏巨大機遇。占人形機器人總成本70%以上的上游核心零部件吸引眾多玩家入局,其中不少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尤其受到看好。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汽車零部件發揮製造和研發優勢,卡位絲槓、減速器、電機、傳感器、結構件等人形機器人關鍵部件,同時由於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汽車整車廠的積極參與,強化汽車零部件公司的客户優勢,由此實現汽車產業鏈向機器人的延伸。
發力核心技術指標提升
萬里揚(002434.SZ)是A股汽車零部件企業中較早在年報中提及人形機器人業務的一家。萬里揚的主營業務是汽車零部件業務和新型儲能業務。公司的主要產品是汽車變速器產品、商用車變速器、新能源汽車傳/驅動系統、非公路傳/驅動系統產品等。2025年上半年,萬里揚實現營收28.12億元,歸母淨利潤2.77億元,均同比保持增長。
定期報告顯示,早在2023年,公司就着手投入機器人諧波減速器項目,項目擬達到的目標為:「產品的傳動精度、耐久性、噪音等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廣泛應用於工業機器人和未來的人形機器人。」
2025年5月,萬里揚引入經驗豐富的合作伙伴,正式成立浙江萬里揚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里揚機器人」)。該公司專門負責萬里揚機器人關節精密傳動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發展。目前研發團隊已具備全面的正向開發,為客户提供綜合和專業的產品方案和技術服務;同時具備結構仿真、位移收斂驗證、齒形齒向修形、NVH仿真、電磁設計電機熱分析和測試優化能力。
「我們希望在早期就和客户一起做產品定義,幫助他們實現運動控制或驅動控制等方面的需求。」萬里揚機器人法人、總經理郭恩有介紹道。目前,萬里揚機器人正在為2個客户共10個產品進行開發製造,包括諧波減速器、諧波關節模組、行星關節模組,並在積極獲取新客户和新產品項目。
談及團隊優勢,郭恩有首先提到了產品技術的領先。如高扭矩密度、低温升、高定位精度、高傳動效率、高可靠性和卓越NVH性能等。例如萬里揚機器人可以實現240Nm/kg的扭矩密度,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1.3’’以內。
據華創證券研報,關節執行器總成是人形機器人最核心、最關鍵的部件。整個人形機器人在力量、速度、效率方面的運動性能直接由每一個關節執行器的性能決定。而其中的關鍵指標即在於「扭矩密度」和「力控帶寬與精度」。
「扭矩密度」即單位重量能輸出的扭矩。更高的扭矩密度意味着在更小、更輕的體積和重量下能輸出更大的力量,這使得機器人可以做得更輕巧、更節能,運動起來慣性更小、更敏捷。而精確快速的力控能力,是機器人實現柔順交互、安全接觸、模仿人類肌肉彈性(阻抗控制)的基礎。
另外據介紹,萬里揚機器人的產品還能實現30K以內的低温升。這是影響機器人性能的重要指標。通俗理解,由於電池功率固定,理想狀態是所有電池能量完全用在目標對角的做功上。然而在實際運動過程中,控制器、傳感器、電機、電路等都會產生熱量、消耗電量。優秀的設計可以減少熱量的產生和提升散熱能力,低温升即能減少這部分的電量消耗,提升機器人續航。另外低温升也能減少機器過熱損壞的情況,能更長時間高負載運行。
平臺化和應用類開發並行
在郭恩有看來,系列技術指標的領先離不開團隊系統化的產品設計研發思路。以扭矩密度指標為例,「要達到高扭矩密度,系統設計非常重要,電機、減速機和控制軟件如何系統協調,互相嵌套,更高的集成度,把該省的體積省下來,用在關鍵點上。有的廠家可能是減速器很專業,或者電機很專業,從其他地方買電機或減速機以及控制器進行組裝。這樣沒辦法在系統狀態中,設計出邊界條件下性能最好的產品。」郭恩有表示,這也是萬里揚機器人團隊的優勢——其自身及帶領的核心團隊在包括電機在內的汽車製造業的經驗,和萬里揚在減速器領域的積累結合,以系統視角,與下游主機廠互動。
平臺化開發和應用類開發並行是萬里揚機器人團隊另一項重要策略。所謂平臺化開發,指的是公司進行系列化、標準化的電機、減速器等產品開發,根據不同客户在不同工況的需求將各類產品的不同組合提供給客户;應用類開發即在平臺化的基礎上,完全針對特定客户硬軟件接口需求開發產品。
「平臺化開發的背景下,模具、加工設備等都可以標準化,對不同客户只需要在應用層級改變接口,在軟件層面優化算法和標定等。可以幫助將成本降到最低,並以最快的效率滿足客户的需求。」爲了提升平臺化開發的效率,郭恩有透露,團隊完整調研了行業內應用端、客户端和競爭對手的整體情況,基於此來做平臺化的定義和開發,以最大程度覆蓋客户需求。
「明年2月,我們會完成所有平臺產品的開發,包括設計和實驗驗證環節。」郭恩有預計。應用類開發方面,目前有10款產品依據明確的客户需求在推進中,預計11月份交付客户裝機進行驗證工作。
「問製造要利潤」
事實上,上述提到的降本是目前行業面臨的重要議題。據瞭解,目前人形機器人減速器等標準化產品的毛利率水平並不高,要想確保業務良性運轉,成本控制能力成為重要競爭維度。這也成為頭部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另一大競爭優勢。
「過去十幾年汽車製造業的經驗告訴我,大批量生產之后,在行業產品標準化的,要提升毛利,需要從製造效率和產品合格率提升兩個方面入手,問製造要利潤。」郭恩有表示。
萬里揚作為汽車變速器龍頭,其工業化能力也成為「問製造要利潤」的助力。一方面部分產線可以直接使用,另一方面機器人關鍵模組的要求較汽車行業更低,比照汽車行業標準建立的產線可以説是「降維打擊」。
同時,郭恩有帶領的團隊充分發揮曾服務海外頭部機器人公司的優勢,辦公區域、測試中心、實驗基地和工廠及產線據稱按照該海外頭部機器人公司的標準和要求建設,為后續經營規劃打下基礎。
據介紹,萬里揚在金華規劃了具備45萬件/年關節模組產能的生產基地,預計將於2026年2月底完成生產線調試。
9月以來,人形機器人產業迎來密集催化。9月16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將於下周在特斯拉舉行會議,重點討論內容包括擎天柱(Optimus)機器人的生產計劃;9月2日,宇樹科技宣佈,預計將在10月至12月向證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請;9月3日,優必選宣佈獲得某國內知名企業2.5億元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採購合同,這是截至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最大的合同。產業發展提速,哪些玩家能率先「卡位」成功,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