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山水問道,韌性破局 | 之江書院高層思享會激盪人力資源新思維

2025-09-26 14:54

(來源:蚌埠新聞網)

轉自:蚌埠新聞網

秋分時節的建德新安江畔,之江書院青磚黛瓦間迎來一場思想盛宴。9月25日至26日,由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與人瑞人才科技集團聯合主辦的「破局·重塑·躍遷:變局之下人力資源韌性組織構建」高層思享會在此舉行。30余位行業領袖臨江而坐,在千年文脈與當代智識的交匯處,共探人力資源管理的未來圖景。

圖1:之江書院實景

圖1:之江書院實景

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會長、原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袁中偉在以《新型治理政策前瞻解讀及人力資源產業發展深層思考》的分享中指出,人力資源已經到了轉型的關鍵時刻,此前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除了招聘服務、管理服務等服務外,還提供政策服務,比如幫助企業享受政策的紅利、鑽政策的空子、承擔政策的風險等,但隨着我們進入新時代,尤其是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規範化發展成為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核心命題。

袁中偉會長指出,面對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應該將服務重點放在解決企業痛點、難點,以及幫助企業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上

圖2: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會長袁中偉現場分享

圖2: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會長袁中偉現場分享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楊偉國教授為現場嘉賓帶來以《邁向人力資本經營新範式》為主題的精彩分享,他在演講中直言「人力資源取之不竭的時代已經過去」。他提出六大範式轉型:人力資本成為基本管理要素、工作任務成為基本管理單位、新興科技成為基本管理工具、服務替代成為基本管理形態、數智平臺成為基本管理設施、專業精神成為基本管理保障。

最具顛覆性的觀點是「工作任務市場的崛起」。他以馬斯克將時間切割為5分鍾單元為例,指出「人崗匹配」正轉向「人工匹配」,未來企業將基於工作任務單元動態組合人力資本,實現帕累托最優。而這一變革的底層支撐,是「人力資本的自我主體屬性」——人才不屬於組織,而屬於自己。

圖3: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兼)楊偉國現場分享

圖3: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兼)楊偉國現場分享

博士、人工智能心理學家、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劉志斌,在以《人機共生,AI驅動的人力資源重塑與躍遷》為主題的分享中,以硅谷著名科技公司谷歌、英偉達、Meta、蘋果等公司案例揭示AI如何重構人力資源管理。他引用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的預言:「未來將有創始人以零個員工實現十億美元估值」,並指出HR需從「事務支持者」轉向「生態構建者」

劉志斌指出,人力資源行業正經歷從割裂到融合的範式重構,其演進路徑清晰分為三個階段:

過去(事務支撐時代):人力資源服務聚焦「人事代理、勞務派遣」等基礎模塊,價值邏輯是「合規降本」,扮演的是業務支撐的「后勤角色」。

現在(專業化平臺時代):服務範疇擴展至靈活用工、RPO、SaaS平臺等,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開始並行發展,通過專業化分工提升組織效能,但尚未形成深度協同。

未來(智能生態時代):AI將徹底打破管理與服務的邊界,形成「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服務」的共生體。HR通過AI驅動的人崗匹配、全球人才庫等解決方案,實現從「管控者」到「生態運營者」的轉型,價值邏輯升級為「人力資本全域增值」。

圖4:博士、人工智能心理學專家、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劉志斌現場分享

圖4:博士、人工智能心理學專家、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劉志斌現場分享

人瑞人才科技集團創始人、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張建國在現場帶來《HR4.0:人力資源價值經營——驅動企業持續成功的HR新範式》主題分享。他在分享中直言HR已進入「品質時代」。他從資源紅利消退的現狀出發,提出HR4.0的創新理念:人力資源價值經營模型,即通過「價值創造-評價-分配」閉環,將人才管理從成本中心轉化為投資中心。

張建國現場展示的「經營管理駕駛艙」引發關注——該體系通過五力模型(效率、成本、穩定、發展、資產)量化人力資本回報率。張建國指出:「CEO需要像看財務報表一樣看清人效數據」,並以研發項目動態配置案例,説明如何通過「人才畫像+項目時間表」預判資源缺口,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規劃。

圖5:人瑞人才科技集團創始人、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張建國

圖5:人瑞人才科技集團創始人、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張建國

人瑞人才國際事業部總經理何靜為現場嘉賓帶來《變局之下的人力資源出海實戰經驗分享》主題分享,她以越南、印尼等實戰案例揭示出海管理的認知盲區。根據吳曉波出海調研數據,63%的失敗企業源於「照搬國內管理體系」,而成功者往往做到「選對人、練出中臺、本土化重構」

她提出「出海組織非複製而是重生」的觀點:高層以內部培養為主,用「親兵打仗」,中層需「再次長出骨骼」,基層靠標準化流程沉澱經驗。結合海外退工案例,她指出企業需要因地制宜的制定人才落地策略。

結合人瑞人才出海的實踐,何靜為出海中企提出三點經驗借鑑:

- 打造海外樣本:出海要「依樣畫葫蘆」,但是這個樣,需要是任務拆分精細化的海外的樣。要海外的樣,不要複製中國的樣。

-  更新海外速度: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時代,抓住這個國家這個時代的人的心,纔可以共建共同的未來。要同頻,不要帶節奏。

- 深入海外文化:先完成,再完美。不要寄希望一開始就把最先進的東西帶進去,合適的纔是最好的。要合拍,不要人效。

「沒有好船長,只有老船長。」何靜説。

圖6:人瑞人才國際事業部總經理何靜現場分享

圖6:人瑞人才國際事業部總經理何靜現場分享

在思享會期間,全體參會嘉賓見證了一場意義深遠的行業託付: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會長、原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袁中偉,將一塊沉甸甸的 「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牌匾,莊重地授予人瑞人才科技集團創始人、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張建國。這一舉動,遠不止於一份榮譽。它象徵着省級行業權威機構對人瑞人才長期以來推動行業創新發展的高度認可,更是一份凝聚信任的責任寄予。

圖7:人瑞人才獲頒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圖7:人瑞人才獲頒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暮色浸染青磚黛瓦,書院廊下的思想燈火卻愈發明亮。嘉賓們臨江佇立,將一日激盪的思維火花融入新安江的浩渺煙波之中。山水有靈,思想無界。之江書院作為連接千年文脈與現代智識的橋樑,此次「山水問道」系列活動已成功播下智慧的種子。未來,這一匯聚行業頂尖智慧的生態平臺,將持續為中國人力資源的韌性發展與價值躍遷注入源源不斷的思想活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