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政府擬推新政!要求芯片進口與美國產量「對等」

2025-09-26 14:30

  美國政府正考慮一項新的半導體政策,要求在美運營的科技公司必須在美國境內生產與其進口數量大致相當的芯片,否則將面臨關税。這一計劃旨在減少美國對海外芯片依賴,並推動本土製造。

  根據設想,企業若承諾在美建廠生產一定規模的芯片,將在產能落地前獲得「配額」,允許其在過渡期繼續進口而不受懲罰。但若長期未達成「1:1」產銷比,將被徵收高額關税。知情人士稱,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已與芯片行業高管討論這項計劃,並強調其對經濟安全的必要性。

  目前,美國大量芯片依賴海外生產,尤其是亞洲地區,其供應鏈安全長期引發擔憂。芯片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汽車等終端產品,複雜的跨國組裝流程也讓關税實施難度加大。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表示,美國不能依賴進口來滿足半導體需求,但相關報道在正式宣佈前都屬「推測」。

  若政策落地,將對蘋果、戴爾等大量依賴海外芯片的企業形成挑戰,它們需要追蹤芯片產地並與供應商協調生產。而積極擴大美國產能的企業,如臺積電、美光科技和格芯,可能從中受益。

  該計劃可能與特朗普此前提出的「對不加大美國投資的企業徵收近乎100%芯片關税」構想相呼應。特朗普近期還公開表揚了蘋果CEO庫克在美國的投資,同時繼續敦促科技公司增加本土生產。

  美國此前通過《芯片法案》向製造商提供數十億美元補貼,但不少企業抱怨客户仍更傾向購買海外低價產品。新政若實施,或將成為特朗普政府進一步利用關税手段強行推動「買美國產芯片」的動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