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21:30
特朗普政府正在權衡一項新計劃,旨在大幅減少美國對海外製造半導體的依賴,希望藉此刺激本土製造業並重塑全球供應鏈。
該政策的目標是要求芯片企業在美國生產的半導體數量,與其客户自海外廠商進口的數量保持一致。據知情人士透露,那些未能長期維持「1:1」比例的企業將被迫繳納關税。
這一計劃源於特朗普上月的表態。當時他表示,如果科技公司在美國投入更多資金,就能避免半導體高達100%的關税。知情人士指出,要讓本土產能與進口量匹配,比單純增加美國投資更具挑戰性,因為海外產品通常價格更低,供應鏈難以調整,而提升美國本土供應需要時間。
若付諸實施,這一計劃可能使本已複雜的關税體系更加錯綜難解。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已與半導體行業高管討論這一構想,並告知他們,這可能是出於經濟安全的需要。多年來,政府官員一直擔憂美國科技公司過度依賴海外芯片。
科技高管們對此尤為關注,因為芯片在現代經濟中幾乎無處不在,從智能手機到汽車都離不開它們。許多公司會將美國製造的芯片送往海外組裝成科技產品,之后再以整機或部件的形式返回美國。這使得關税執行極具挑戰。目前尚不清楚含有芯片的產品應如何計算關税,而且該計劃仍可能調整。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表示:「美國不能依賴外國進口來滿足我們在半導體產品上的需求,這些產品對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至關重要。但在政府正式宣佈之前,有關我們政策制定的任何報道都應視為推測。」
據知情人士介紹,在新體系下,如果一家公司承諾在美國生產100萬顆芯片,那麼在工廠建成前,其客户仍可按這一額度進口芯片而無需繳納關税。初期可能會有一定寬限期,以便企業適應並逐步提升美國產能。
這一過程將對蘋果、戴爾科技等大型科技公司構成考驗。它們進口的產品中往往含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芯片。按照新系統,這些公司可能不得不追蹤每一顆芯片的生產地,並與芯片製造商合作,確保美國與海外的數量長期保持平衡。
該計劃可能對一些加大美國生產的企業構成利好,比如臺積電、美光科技以及格芯,它們在與客户的談判中將獲得更多籌碼。
豁免程序也將考驗特朗普與科技高管之間的關係。后者已承諾在美國追加數千億美元投資,以贏得特朗普的認可。上月,特朗普還稱讚了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增加美國投資,此前他曾批評庫克繼續在海外生產iPhone。不過,蘋果公司和行業分析師均表示,在美國生產iPhone並不現實。
目前,政府正在就芯片進口如何影響國家安全展開貿易調查,預計在調查結束后將宣佈新的關税措施。
美國已通過2022年《芯片法案》(Chips Act)向製造商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補助與其他補貼,但一些企業仍抱怨,他們的客户不願為美國製造的產品支付更高價格,因為海外選擇更便宜。
新計劃將成為特朗普政府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利用關税威脅迫使企業更多采購美國芯片。
不過,具體實施方式可能會遇到阻礙,尤其是某些高度先進或特殊的產品,並不能輕易在美國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