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21:53
(來源:海南控股)
近日,中國日報網關注海南控股旗下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報道《活力中國調研行 | 海南自貿港飛機維修產業勢頭強勁,封關在即迎新發展機》,以下為報道全文。
自2022年投產以來,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交出亮眼「成績單」。海口空港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海燁介紹,截至今年8月底,基地已完成超2300架次飛機維修、超270架次整機噴塗及5.8萬件航空零部件維修,憑藉政策、服務與區位優勢,吸引全球客户目光,成為自貿港航空產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依託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基地為境外客户提供實實在在的便利與實惠。進境飛機維修免繳保證金、暫時進境維修允許內銷、維修航材保税等優惠政策,大幅降低客户維修成本與時間成本。截至目前,基地已承接卡塔爾國家航空、西班牙伊比利亞航空等20多家境外公司的百余架次進境飛機大修和噴塗業務,香港航空及AERCAP、Icelease、BBAM等航空租賃企業亦在合作之列。海航技術旗下大新華飛維黨委書記袁勇説道:「我們的維修品質與服務態度獲境外客户高度認可,眾多航司成為‘回頭客’。」
與此同時,基地的專業實力與區位優勢為產業發展築牢根基。一方面,企業在民航客機維修及工程管理領域積累豐富經驗,組建高素質技術人才隊伍,為高質量服務提供保障,且已具備中國、美國、歐盟、泰國、菲律賓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航空管理部門頒發的維修資質;另一方面,海南作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樞紐,航線可近聯東盟、日韓、南亞,遠達歐洲、中東、非洲,為產業發展帶來廣闊市場空間。更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實現「一站式」服務,機體大修、零部件維修、航空器整機噴塗等業務「一步到位」,顯著提升維修效率。
隨着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臨近,航空維修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屆時,全球客貨飛機起落將更頻繁、航線網絡更密集,飛機維修服務需求將持續增長。作為海南本土航空維修企業,海航技術正積極佈局未來,計劃持續開發東南亞、南亞、東北亞、中亞、中東等地區新客户,加快多機型客改貨能力建設,推進國產機型定檢及噴漆能力建設,落地飛機複合材料維修、寬體機APU維修等附件項目,建立發動機零部件深度修理全工藝能力,逐步完善航空維修產業鏈條,助力海南打造全球航空維修重要基地。
海口美蘭空港吉耐斯航空發動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總裁吳棟陽表示,作為海南自貿港聚焦「填補國內空白、構建國際優勢」的重點項目,公司深耕高端航空發動機維修領域,已實現從「零突破」到「穩產出」的跨越,為自貿港打造全球航空維修重要基地注入強勁動力。
據介紹,海口吉耐斯由海南航空與省市兩級國企聯合出資設立,2021年註冊成立之初便錨定高端賽道,專攻適配波音787機型的GEnx-1B型號發動機全鏈條維修業務。該型號發動機此前存在國內高端維修能力缺口,而海口吉耐斯是目前大陸地區唯一獲得GE公司GBSA最高等級授權的該型號發動機維修企業,這一授權相當於為其打開了全球航空維修市場的「金鑰匙」。
成立4年多來,項目發展成果顯著。據吳棟陽介紹,海口吉耐斯項目總投資16億元、佔地200畝,目前已成功拿下中國民航局(CAAC)、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等權威機構頒發的維修許可證,正式納入GE航空全球維修網絡。產能方面,項目於2023年10月承接首臺發動機維修,2024年2月完成首臺交付;截至目前累計進場維修發動機26台、出場17台,2025年已實現9台發動機交付,產值達約4.8億元。按照規劃,項目穩產后年維修產能將達60台,年產值預計超30億元,將有效拉動海南航空維修產業集羣式增長。依託GE全球網絡與自貿港開放優勢,公司已具備服務國際客户的基礎,下一步將逐步拓展亞太及全球市場,推動「海南維修」品牌走向世界。
海南自貿港的「政策紅利」,是項目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吳棟陽表示,公司充分用足用好自貿港政策,在自用設備進口方面享受「零關税」政策,累計節省税費約1億元;通過「直通入區」創新監管模式,大幅簡化設備、零部件通關流程,既降低了運輸成本,又縮短了操作時間,顯著提升維修業務效率。「這些政策實實在在為企業減負、為發展提速,讓我們更有信心在航空維修領域深耕。」
吳棟陽透露,未來海口吉耐斯將繼續依託政策優勢、整合全球資源,一方面持續提升維修技術水平,拓展更多機型發動機維修業務;另一方面加快國際化佈局,吸引更多國際客户,力爭將項目打造為「立足海南、輻射亞太、服務全球」的航空維修樞紐,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更多產業力量。
來源:中國日報網
編輯:符懷珊
責編: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