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百奧賽圖上市存多方面爭議,仍需時間檢驗

2025-09-26 10:20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環球網

人員鋭減與研發縮水:經營可持續性遭質疑

從整體員工規模來看,公司同樣呈現明顯縮減趨勢。2021年末至2024年末,員工總數從1392人降至1095人,其中2022年至2023年員工數量從1334人驟減至1047人,一年之內減少287人。有觀點認為,在生物醫藥行業高度依賴研發人才的背景下,如此大規模的人員流失,不僅可能導致核心技術傳承斷裂、研發項目推進受阻,更引發市場對公司經營戰略調整、業務收縮或資金壓力的猜測,其經營可持續性亟待進一步説明。

關聯交易存疑:利益輸送風險難規避

關聯交易的頻繁發生與不透明,是百奧賽圖過會過程中的核心爭議點。2022年,公司與曾為孫公司的思道醫藥簽訂3項合同,獲得7000萬元收入,佔當年抗體開發業務收入的55.1%;2023年又與多瑪醫藥(思道醫藥母公司,曾為百奧賽圖子公司)簽訂合同,取得3000萬元收入,這兩家關聯方2022至2024年常年出現在前五大客户名單中,關聯交易收入佔比居高不下。

更值得關注的是,關聯方與公司核心人員存在深度綁定。2024年初從百奧賽圖離職的陳兆榮博士,迅速出任多瑪醫藥首席醫學官;多瑪醫藥、思道醫藥的3項發明專利中,發明人尚誠彰、張譯夫、韓雁飛、劉柏宏、楊毅等,均為百奧賽圖抗體新葯研究院的核心研發人員,涵蓋經理、項目總監、總監等關鍵崗位。核心技術人員參與關聯企業專利研發,不禁讓人懷疑上市公司核心技術與人力資源是否被用於扶持關聯公司,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及資產稀釋風險。

與此同時,關聯交易的定價公允性缺乏有效驗證。儘管公司聲稱交易價格合理,但未提供具體案例證明其定價與非關聯第三方客户價格具有可比性,也未披露是否有獨立第三方評估機構出具公允性意見。在關聯方深度依賴公司技術與人員的背景下,交易價格是否真實反映市場水平、是否存在通過定價調節利潤的情況,仍需進一步覈查。

信息披露與內控缺陷:公司治理存明顯短板

百奧賽圖在信息披露完整性與內部控制有效性上的不足,暴露出公司治理的顯著漏洞。公司參股企業多瑪醫藥的法定代表人黃蕤,曾任百奧賽圖監事並於2022年11月離任,同時她還是同業企業薈格醫藥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作為時任監事及關鍵關聯方負責人,黃蕤的同業任職情況,直接關係到公司治理結構評估與關聯交易風險判斷,屬於招股書應披露的關鍵信息,但公司卻未予披露,涉嫌違反信息披露的整體性與實質性原則。

更令人擔憂的是,多瑪醫藥與薈格醫藥在經營層面高度重合,兩家公司經營地址均為蘇州工業園區星湖街218號生物醫藥產業園C29樓(多瑪為301單元,薈格為301-3單元),電話號碼與郵箱完全相同。如此明顯的關聯跡象,卻未被公司內部控制流程識別,表明其在關聯方識別環節存在重大缺陷。市場不禁質疑,兩家公司在人員、財務、業務及技術方面是否真正實現獨立運營,百奧賽圖與多瑪醫藥的交易是否存在通過薈格醫藥轉移利益或調整業務的潛在安排。

原材料採購異動:業務調整合理性待解

2023年以來,百奧賽圖主要原材料採購出現異常變動,實驗耗材與飼養物料採購量大幅減少。在生物醫藥研發中,實驗耗材是臨牀前研究、藥物開發的基礎物資,飼養物料則與公司核心業務之一的模式動物養殖直接相關。兩類關鍵原材料採購量同時大幅下降,與公司宣稱的「推進藥物研發」「維持模式動物業務」戰略存在矛盾。

市場對此提出多種猜測:是公司縮減研發規模、減少模式動物養殖,導致原材料需求下降?還是調整採購渠道,通過關聯方或其他隱性途徑獲取物資,規避披露?亦或是存在庫存積壓,無需大量採購?無論何種原因,如此重要的採購變動,公司未在公開信息中給出合理解釋,既影響投資者對公司業務實際進展的判斷,也增加了經營透明度的質疑。

此外,對於投資者而言,需理性看待企業的技術潛力與行業前景,更要警惕經營風險與治理缺陷可能帶來的投資隱患。未來,公司能否通過完善內控、規範交易、提升透明度,贏得市場信任,仍需時間檢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