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醫藥股走低榮昌生物跌超6% 創新葯基本面依然穩固

2025-09-26 10:34

財聯社9月26日訊(編輯 胡家榮)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則聲明,讓港股醫藥板塊再次感受到寒意。當地時間9月2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宣佈,自10月1日起將對多類進口產品實施新一輪高額關税,其中對任何品牌或專利藥品徵收100%關税的政策尤為引人注目。

受此消息影響,港股醫藥股多數走弱。截至發稿,榮昌生物(09995.HK)跌6.45%、泰格醫藥(03347.HK)、君實生物(01877.HK)分別下跌6.45%、4.38%、3.30%。

image

注:醫藥股的表現

這已是特朗普政府年內第三次針對醫藥行業出臺重大政策。分析人士警告,這類關税措施可能推高成本並擾亂藥品供應鏈。

政策細則:關税豁免條件與影響範圍

特朗普此次宣佈的關税政策涉及多個領域,包括對廚房櫥櫃、浴室洗手檯及相關建材徵收50%關税,對進口家俱徵收30%關税,同時對所有進口重型卡車加徵25%關税。

對於醫藥行業而言,最關鍵的內容是對「品牌或專利藥品」徵收100%的進口關税。但政策也留下了一個重要例外:已在美國開工建設藥廠的公司可獲豁免。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明確表示,藥品關税不適用於在美國建廠的公司,他將這些工廠定義為「破土動工」或「在建」。

此項關税主要針對品牌藥和專利藥,並不直接覆蓋仿製藥和原料藥。這一細節對中國醫藥出口的影響較為有限,因為中國在全球藥品供應鏈中的優勢主要集中在原料藥和仿製藥領域。

市場反應:港股醫藥普跌

儘管市場反應劇烈,但綜合多家分析指出,特朗普醫藥關税對港股創新葯實質影響有限,更多是情緒衝擊。

從貿易數據看,美國藥品進口總額中約70%來自歐洲,中國在價值額里佔比僅為3-4%。美國2024年藥品進口總額約2100億美元,主要來源是愛爾蘭、瑞士、德國、新加坡等國家。

港股多數創新葯公司收入大頭在中國市場,對美直銷佔比有限。像再鼎醫藥、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康方生物等企業的美國業務要麼以合作和許可為主,要麼正處開拓期,並非大量將「品牌和專利成品藥」從中國直接出口美國。

長期前景:創新葯基本面依然穩固

儘管短期受關税政策衝擊,但中國創新葯的長期邏輯並未改變。

2025年ASCO年會上,中國藥企以73項研究成果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二。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在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中展現五年生存期獲益,迪哲醫藥的第四代EGFR抑制劑填補非小細胞肺癌臨牀空白。

更值得關注的是,License-out(對外授權)交易持續活躍。2025年前五個月,國內藥企對外授權總金額達455億美元,超過2024年全年水平。

三生製藥將PD-1/VEGF雙抗授權給輝瑞,首付款刷新國內紀錄。這些交易不僅帶來現金流,更驗證了中國創新葯的全球競爭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