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6 07:00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評測】還記得在去年的評測文章中,我曾經説iPhone 16系列只是看起來更美而已。看來蘋果也知道虛無縹緲的AI不足以鼓動大家換機,這次的iPhone 17系列簡直是火力全開,標準版補齊了高刷、快充、性能等一系列短板;Pro系列加強散熱,更換新設計;還有Air這麼一個能讓人久違地感到興奮的產品。但是,這能説明蘋果迴歸了自己的巔峰時期嗎?咱們還是通過評測來看看~
文章開始,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兩款手機的配置。
1 設計:變了,但見仁見智
設計這一部分,我們將重點放在Pro上,畢竟iPhone 17除了屏幕尺寸升級為6.3英寸,其他方面可以説是和iPhone 16一模一樣。而iPhone 17 Pro可説的就多了不少,相比於此前數代未變的金屬中框+磨砂玻璃后蓋組合,iPhone 17Pro走回鋁合金一體式機身設計,僅在后蓋下方2/3的區域使用了玻璃面板來兼容無線充電,配合擴大成長方形的相機Deco。不管好看與否,新鮮感確實拉滿了。
然而,Pro機型的機身設計卻帶來了新的爭議。相機平臺的邊緣採用了陽極氧化處理,但在鋭利轉角處,塗層的耐久性並不理想。部分展示機已經出現輕微剝落和劃痕,這意味着對習慣裸機使用的人來説,保持完美成色會變得更困難。雖然這只是外觀層面的問題,不影響功能,但視覺上的瑕疵足以讓追求質感的人感到不滿。
相對而言,標準版在外觀材質上沒有這麼複雜的結構,雖然設計中規中矩,但在耐用性上反倒更讓人放心。在重量和厚度上,兩款機型都比上一代略有增加,不過在旗艦普遍加重的大環境下,標準版依舊稱得上輕盈,而Pro 由於內置了更復雜的散熱和影像模塊,厚度和重量都更為明顯。
最直觀的提升來自屏幕。無論標準版還是Pro,都配備了120Hz高刷和常亮顯示,新的抗反射塗層讓陽光直射下的可讀性顯著增強。過去那種一到户外就屏幕泛白、對比度下降的情況被大大緩解,即使在晴天環境下,屏幕內容也能保持清晰。對日常出行、户外拍攝的用户來説,這是非常實用的改進。同時,正面顯示的統一也讓兩款機型在第一眼觀感上差距縮小了不少,不再需要爲了高刷而被迫選擇更貴的型號。
2 性能:芯片小改,散熱大改
作為每年iPhone最受關注的升級點之一,性能我們肯定要好好聊聊,iPhone 17系列的兩款機型分別搭載了A19和A19 Pro,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GPU核心數,以及緩存上的區別了。除此之外,iPhone 17 Pro還是首款採用VC均熱板的iPhone,這也讓人對它的散熱能力更加好奇。
首先是CPU測試,我們選用的測試軟件是最新版的GeekBench 6,測試在25攝氏度左右的室温環境下進行,測試過程中沒有采用輔助散熱手段,經過實測iPhone 17的單核得分為3590分,多核得分為9058分;iPhone 17 Pro的單核得分為3775分,多核得分為9745分。可以看到CPU性能方面,iPhone 17系列相比iPhone 16系列有着明顯提升。
GPU性能方面,我們分別使用了偏重3D性能的Wild Life EXTREME和偏重光追性能的SolarBay進行測試。可以看到,與上代機型相比16 Pro系列的光追性能有着大幅提升,3DMark Wild Life EXTREME的跑分提升在20%左右,和官方介紹一致。
我相信大家也很好奇A19 Pro的GPU能效以及iPhone 17 Pro的散熱表現,對此我們也進行了測試,我們選擇使用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STRESS TEST進行循環壓力測試,測試結果顯示iPhone 17 Pro的穩定性是66.8%,相比前代產品確實有着較大的提升。
遊戲方面,我們進行了經典的《崩壞:星穹鐵道》黃金的時刻跑圖實測,測試時間為15分鍾,畫面設置為非常高+60幀,實測平均幀率均為59幀。
另一個顯著的區別是接口速度。雖然兩款機型都統一採用USB-C,但標準版的數據傳輸仍被限制在USB 2.0 的水平,而Pro 則支持USB 3 高速傳輸。如果你只是偶爾導出照片,差異不大,但如果經常要傳輸大體積的4K 視頻素材,這種差距就意味着每天都在浪費時間。
系統方面,iOS26的更新更像是細節潤色。電話和信息篩選機制更實用,動畫銜接更加順滑,整體使用體驗依舊穩定。但所謂的智能功能在本地化限制下存在感不強,絕大多數用户的日常感受仍集中在顯示、續航和相機上。
3 影像:硬件小步慢跑
影像體驗是Pro 與標準版差距最明顯的地方。今年Pro 的策略並不是繼續堆規格,而是重新調整了長焦的實現方式。它從去年的5 倍光學退回到4 倍,但傳感器升級到了4800 萬像素,並通過裁切和多幀合成覆蓋了更長的等效焦段。
在日光條件下,這樣的組合確實能帶來更完整的遠景層次與更自然的人像壓縮感,但在弱光環境中,長焦畫質依舊無法與主攝匹敵。
標準版則沒有長焦,只能通過主攝裁切模擬。它的主攝和超廣角經過升級,邊緣畫質、畸變控制和視頻連拍的表現比上一代更穩,成片觀感接近去年Pro的水平。但在遠攝、人像和跨鏡頭一致性上,差距依舊存在。對於普通用户而言,日常拍照和社交分享完全足夠,但對重度影像創作者來説,Pro的長焦和多鏡頭一致性纔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Pro在視頻拍攝方面還帶來了部分專業向功能:支持更高碼率、ProResRAW、Genlock(用於多設備同步拍攝)等特性,這些新功能使其在創作者用途上更具説服力。普通用户可能很少用到,但對專業視頻工作流是加分項。
總之,影像是Pro 差異化最直觀的舞臺。標準版在大多數社交/ 日常場景下表現足夠,但當你需要「拉遠拉細節」「影像一致性」「多鏡頭視頻」這些更苛刻的任務時,Pro的能力優勢才真正體現出來。
4 續航:等級森嚴
續航與充電是iPhone 17 系列最能讓用户感受到進步的地方。這次iPhone 17標準版終於也支持了40W快充,不過也不用被蘋果的新充電器誤導,根據我的實測,對於大多數用户來説,你們手中的35W甚至30W充電器依然能夠滿足快充需求。至於具體充電結果,大家可以直接看下圖。
iPhone 17 Pro充電測試結果
iPhone 17充電測試結果
我們還進行了包含遊戲、短視頻、網劇、拍攝、在線閲讀等場景的5小時重度續航測試,經過實測,iPhone 17剩余63%的電量,iPhone 17 Pro剩余了69%的電量。
iPhone 17 Pro續航測試結果
iPhone 17續航測試結果
5 寫在最后
整體來看,iPhone 17 的定位是「補齊短板后的全面進步」。它在屏幕、續航和充電上的升級讓大多數用户不再有被迫選擇Pro 的壓力。對於從iPhone 12、13或更早代升級的用户而言,標準版幾乎能滿足全部需求,體驗上的提升非常明顯。iPhone 17 Pro的價值在於那些更專業的場景,它為重度遊戲玩家、視頻創作者和專業內容生產者提供了更強的保障。散熱、長焦和高速傳輸這些差異並非人人需要,但一旦進入高負載或專業工作流,就會成為必須依賴的優勢。
但是,這些升級都像是對安卓手機的某種戰術迴應,在iPhone 17系列上,我們還是沒有看到曾經蘋果所具有的那種獨一無二的創新。從產品力上來説,我相信iPhone 17可以創銷量新高,iPhone 17 Pro系列也能有不錯的銷量成績。但iPhone這塊招牌,恐怕已經愈發泯然眾人了。
(1052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