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圖看懂TikTok美國新方案:合資公司僅負責數據安全,從「雲上貴州」到「雲上得州」

2025-09-26 06:35

【文/觀察者網 朱新偉】剛剛,北京時間9月26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發行政令,宣佈新版TikTok美國運營方案符合美國相關法律要求,將確保TikTok在美國繼續運營。一家合資公司將負責TikTok美國的數據安全和內容安全,美國副總統JD·萬斯表示,這家合資公司的估值為140億美元。

據瞭解,該合資公司指的是「TikTok美國數據安全合資公司」(TikTok USDS Joint Venture),而非TikTok美國的整體業務。依據彭博社此前報道,TikTok美國整體業務的估值接近400億美元。

新運營方案此前曾被美國媒體反覆報道,但都是局部細節,未呈現全局。觀察者網綜合了特朗普總統令、中外媒體報道,以及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從權威信源獲得的信息,用圖片的形式,獨家呈現出完整的TikTok美國運營新方案。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算法由字節控制+合資公司負責數據安全

TikTok接下來要在美國實施的運營方案,涉及到兩個主體。其中,圖中左側是「字節跳動TikTok美國公司」(BD TikTok US),這是新方案中的主體運營公司,業務範圍包括商業及相關運營活動(電商、品牌廣告等)、全球互聯互通及產品和工程技術支持等。該主體由字節跳動100%全資持有。

圖中右側,是雙主體中的另外一個主體:「TikTok美國數據安全合資公司」(TikTok USDS Joint Venture),被注入的是美國數據安全、內容保障、軟件保障(如APP的上架審批)及相關本土業務,以符合美國法律要求。這個主體即為特朗普簽發行政令時,提及的估值為140億美元的合資公司。

根據方案,該合資公司將由字節跳動持有19.9%的股權,以符合美國法律;字節跳動現有全球股東合計持有30.1%股權;新投資人合計持有50%股權。字節跳動仍為該公司的最大單一股東。董事會共設置7個席位,其中字節跳動1個席位,字節跳動現有全球股東2個席位,新投資人3個席位,此外還有1名由董事會任命的獨立董事。

算法方面,字節跳動繼續擁有TikTok算法的知識產權,並會授權「TikTok美國數據安全合資公司」使用相關知識產權,向后者收取授權費。

字節跳動TikTok美國公司與新合資公司建立收入分成機制

新的運營模式未來如何分配收益也廣受關注。我們可以參考其他科技公司的運營情況來推演TikTok新方案下各方的利益分配格局。

根據復旦大學教授沈逸此前透露,字節跳動通過TikTok的美國子公司「字節TikTok美國公司」,繼續從事商業和其他相關運營活動 (比如電商,品牌廣告,跨境商業活動等)。這些業務是抖音、TikTok的主要收入來源。

而美國合資公司下屬數據安全和內容安全均為重成本業務。數據安全意味着大量含自建機房和雲服務支出,在擁有數億用户的互聯網公司中,這部分運營成本都是非常高的。

同時內容安全則需要僱傭大量審覈人員。根據The Information2019年的一篇報道,字節跳動員工中有相當大的比例在從事內容審覈工作。新的合資公司無論是自建還是外包都將是一筆重要的開支。

觀察者網瞭解到,由於數據安全、內容保障這些業務為非營利性質,爲了保障合資公司的運營,兩個主體之間還會有商業上合理的收入分成安排。

從「雲上貴州」到「雲上得州」

這一最新方案與蘋果在中國的「雲上貴州」運營方式如出一轍。由於TikTok的數據安全服務商甲骨文總部位於美國得州,因此也被戲稱為「雲上得州」。

在馬德里會談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中美雙方「就通過TikTok美國用戶數據和內容安全業務委託運營、算法等知識產權的使用權授權等方式解決TikTok問題,達成了基本共識。」明確表達了合資公司所承擔的 TikTok美國用戶數據和內容安全業務,就是基於委託運營的模式推進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曉紅表示,這樣的業務模式在全球科技、娛樂等行業較為常見。例如,爲了滿足中國的法律和合規要求,蘋果自2018年起委託「雲上貴州」運營中國市場的iCloud服務;微軟自2012年起委託世紀互聯在中國運營和銷售包括Azure在內的微軟雲服務;暴雪工作室先后委託九城和網易在中國運營遊戲《魔獸世界》;迪士尼委託上海國際主題樂園和度假區管理有限公司,對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履行管理運營的職責。

其中,Apple甚至沒有參股「雲上貴州」的業務主體「雲上艾珀(貴州)技術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個100%的中國國企。相比之下,TikTok在新的合資公司中仍然佔有重要席位。

「委託運營」模式的本質,是本地政府出於安全、合規等考慮,對外國跨國公司在本地發展的一種有限度的限制。過去,更多是外國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需要採取「委託運營」模式。

以汽車產業為例。30年前,中國在面對強大的國外車企時,採取了保護性的政策,要求外資車企進入中國市場,必須與中國企業合資。但隨着中國本土汽車企業的逐漸強大,這一政策限制最終取消,甚至其他國家開始針對中國汽車產業採取保護主義措施。例如,比亞迪與在進入印度時,就在當地成立合資公司Olectra Greentech,採取「委託運營」的模式。

而如今,隨着中國經濟和中國科技企業的成長,現在輪到其他國家,對中國的企業採取限制,要求中國企業採用「委託運營」模式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