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燃爆現場,向上向善!

2025-09-26 01:12

廣東舉辦「奮鬥的足跡」主題宣講報告會

9月25日,廣東省委宣傳部舉行「奮鬥的足跡」主題宣講報告會,12組來自全省各地、各行各業的宣講員從他們的自身經歷出發,用一個個精彩的奮鬥故事,生動展現了奮鬥者們向上向善的力量。

從荒山披綠的堅守,到科技自強的突破;從大愛無疆,到灣區融合,廣東正為全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示範先行,不斷用奮鬥續寫「春天的故事」。

■新快報記者 毛毛雨

風雨中守護村莊57條生命

受颱風「蝴蝶」疊加季風影響,今年6月13日開始,茂名出現強降雨。6月15日零時42分,信宜貴子鎮中和村干部劉名芳在巡村時,發現村道水流泛黃並攜帶碎石,敏鋭判斷出山體滑坡前兆,立即上報險情。

鎮村干部5分鍾內趕到現場,經研判果斷啟動羣眾轉移。暴雨中,手搖報警器、銅鑼和大喇叭同時預警,黨員干部全力投入搶險。劉名芳在雨中逐户拍門呼喊,聲音嘶啞仍堅持疏散羣眾。村民葉小蘭回憶:「她很着急,一直喊我們趕緊撤,我絕對信任她。」86歲的曹燦瓊老人原本拒絕撤離,經劉名芳急切勸説最終配合轉移。

凌晨3時左右,該村3個自然村25户57名羣眾全部安全轉移至村委會安置點。剛剛安置下,凌晨4時許,被暴雨沖刷崩裂的山體裹挾着泥水傾瀉而下,35間房屋受損。因轉移及時,無人員傷亡。

在這個過程中,「吹哨人」劉名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被問及是否害怕時,這位黨員堅定地説:「不怕,羣眾的生命比我的命更重要。」報告會現場,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劉靜怡深情講述了在風雨中守護村莊57條生命的平民英雄劉名芳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劉名芳也來到了現場,她説:「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其他黨員干部都一起奮力去施救。危急緊要關頭,鮮紅黨旗凝聚強大力量;重大任務一線,黨旗永遠高高飄揚。」

讓人形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在現場,優必選科技首席品牌官譚旻分享了企業不斷突破創新,推動人形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的故事。

2008年,優必選創始人譚旻帶着「讓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的夢想來到深圳。面對伺服驅動器這一核心部件完全依賴進口、國外技術封鎖的困境,經過五年攻堅,不斷推倒重來,團隊終於突破技術壁壘,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伺服驅動器。

2016年春晚,是中國人形機器人「被看見」的時刻。540台Alpha機器人需要完成同步跳舞,不允許有一臺出錯,這在全球都沒有先例。

團隊在零件短缺、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在48小時內趕製出1400多臺符合要求的人形機器人。除夕當晚,540臺機器人整齊起舞,沒有一臺倒下,沒有一個動作偏差。這是廣東速度,這也是中國創新的力量。

隨着廣東立下了打造世界級機器人產業集羣的雄心壯志,優必選找準定位,決心將工業場景作為落地突破口。團隊歷經9個月奮鬥,終於研發出全球首創的熱插拔自主換電系統。今年7月,第一臺Walker S2在極氪5G智慧工廠里穩穩走到換電站,並在3分鍾內精準換電,如今,Walker S系列已在多家工廠實訓,能穩定搬運15公斤物料,在0—1.8米全空間作業,持續工作不停歇,優必選正朝着「讓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的目標穩步邁進,用奮鬥書寫中國科技創新新篇章。

深圳回村駕農機的「新農人」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增城星級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沈燕芬是一名「90后」年輕人。曾是上班族的她,2020年從深圳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新農人」。

返鄉之初,她遭遇了重重困難。父親評價她的改革方案是「紙上談兵」,鄉親們質疑:「靚妹仔,舞唔舞得動方向盤啊?」面對這些,沈燕芬從零開始學習農機操作,每天跟着父親在田間地頭練習,不久就成為開農機的一把好手。

帶着一線的經驗,她將自己新的想法融入田間地頭:牽頭成立廣州市第一家農機聯合社,年服務作業面積突破10萬畝次,盤活了三千余畝閒置田地;組建「大地先鋒隊 稻田鐵騎兵」新農人團隊,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基地;開設「燕芬開講啦」系列課程,為返鄉青年傳授農機農藝、品牌運營等技能。通過推廣植保無人飛機等新技術,她逐漸贏得鄉親們的信任。2023年,她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父親欣慰地説:「開農機還能開出個人大代表來。」

沈燕芬想告訴所有「新農人」:「土地從不辜負奮鬥者,鄉村振興的藍圖正在我們手中變成現實。廣闊的鄉村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今天的農門,會是明日的‘龍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