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關税令進口商困惑,DHL大幅擴招報關代理

2025-09-25 22:48

  儘管綜合物流巨頭 DHL 預計今年秋季貨運旺季的熱度將有所減弱,但面對正擾亂供應鏈的前所未有的貿易動盪,該公司仍在招聘數百名海關專家,以幫助企業應對挑戰。

  美國一系列頻繁變動的關税政策讓貨運市場陷入混亂:託運商為趕在關税生效期限前完成交易,紛紛提前下達海外訂單;隨后又因庫存高企而減少進口;此外,5 月 2 日 「最低起徵點規則」(即對低價值包裹的免税豁免政策)的取消,也大幅減少了電子商務運輸的空運量。

  在周一面向記者的視頻簡報會上,DHL 高管表示,他們正加班加點幫助客户應對關税環境變化帶來的成本上升、複雜性增加及不確定性加劇等問題。

  「對於小企業主而言,這些變化可能讓人難以應對。因此,我們必須做好準備,通過提供先進的海關服務、考慮外貿區和專業報關等方案,幫助他們減輕部分影響。我們還得協助他們規劃關税和税費的繳納時間,以及如何調配庫存、安排貨物入庫,以便能順利向美國境內配送。」DHL 快遞美國區首席執行官格雷格・休伊特(Greg Hewitt)表示。

  休伊特指出,今年 DHL 快遞已新增逾 680 名海關、財務及客户服務專家,專門為小企業提供支持。尤其是那些過去習慣為 「最低起徵點包裹」 提交簡易文件,如今卻需首次提交正式報關單並繳納進口税費的小企業,這些專家將幫助它們遵守新的合規要求。之所以需要額外招聘人員,是因為清關工作量大幅增加,而 DHL 不願讓服務水平下降。

  休伊特強調,在當前動盪的貿易環境下,強大的報關代理業務是一項競爭優勢。

  DHL 快遞部門專注於限時跨境空運及配送服務,該部門數據顯示,從中國內地和香港發往美國的貨量同比下降約 30%。不過他表示,來自越南、印度、馬來西亞和墨西哥等國的貨量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一下降幅度。

  這位美國區首席執行官透露,由於入境貨量減少,DHL 快遞也對其美國業務進行了 「合理調整」—— 減少每日陸運配送路線以控制成本,且在假日貨運高峰期不會像以往那樣招聘大量季節性員工。

  休伊特稱,通常在貨運旺季,DHL 快遞發往美國的國際貨量會較前幾個季度增長 40% 至 50%,但今年該部門預計貨量環比增幅僅為 20% 至 25%。

集裝箱貨運領域

  與此同時,負責通過商業承運人預訂和管理大宗貨運的 DHL 全球貨運代理(DHL Global Forwarding)部門,正將清關能力提升 40%。除現有的 500 名報關代理外,該部門還將在美國額外招聘 200 多名報關代理和報關文件編制人員。該部門首席執行官蒂姆・羅伯遜(Tim Robertson)表示,DHL 還推出了一個數字平臺,簡化和優化客户的報關流程;今年晚些時候,還將推出一款人工智能報關代理工具,幫助進口商和報關文件編制人員更合理地進行商品歸類,並做出更明智的關税相關決策。

  從亞洲到北美的海運量同比下降 7%,近幾周跌幅進一步擴大。通常情況下,隨着零售商為假日購物季備貨,第三季度及 10 月的貨運量會大幅上升。

  美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預測,今年 8 月和 9 月的集裝箱量將分別較 2024 年下降 1.7% 和 6.8%,全年集裝箱量預計下降 3.4%。

  與此同時,DHL 從越南發往美國、以及從亞洲發往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的貨運需求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羅伯遜表示,為滿足高科技和電子商務行業的旺盛需求,DHL 全球貨運代理目前已開通從越南和中國臺灣地區出發的專用包機。DHL 發言人康斯坦薩・甘特斯(Constanza Gantes)在電子郵件中解釋稱,這些由多家航空公司代表 DHL 運營的包機,已於 9 月 10 日開啟河內至洛杉磯的航線,並將於本月下旬開通從中國臺灣地區飛往洛杉磯、亞特蘭大、達拉斯 - 沃思堡和芝加哥的航線。

  「這是我們見過的最不尋常的貨運旺季,即便算上疫情期間也不例外。」 羅伯遜説。他補充道,隨着 「黑色星期五」 臨近,如果零售商因海運承運人因整體需求下降而取消航次,導致無法收到所有商品,緊急空運需求可能會出現階段性激增。

  DHL 管理團隊表示,在當前貿易環境下,要有效控制成本和管理庫存,需要具備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因此,DHL 也在提供一系列服務:美國境內倉儲及電子商務履約服務、多式聯運解決方案(如從亞洲到美洲的海空聯運航線),以及區域物流服務 —— 以滿足進口商將採購來源從中國擴展到其他地區的需求。

  DHL 供應鏈北美區首席執行官馬克・庫納爾(Mark Kunar)指出,合同物流客户對利用外貿區和保税倉庫延迟繳納關税的興趣也日益濃厚。

  「我們必須為企業提供支持,不僅要幫它們找到新的合作伙伴,還要讓它們放心:如果決定將業務轉移到那些正實現增長的新興市場,它們的服務不會受到干擾。」 休伊特補充道。

貿易壓力波及全行業

  DHL 的競爭對手聯邦快遞(FedEx)和聯合包裹(UPS)也面臨着同樣的挑戰。這兩家綜合物流企業此前已披露,來自中國(它們利潤最高的貿易航線)的貨量出現下滑,同時也在採取措施幫助客户適應不斷變化的關税要求。聯邦快遞上周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盈利因此受到 1.5 億美元的衝擊,並預計本財年剩余時間內,清關相關額外成本還將增加 3 億美元。聯邦快遞首席客户官布里・卡雷爾(Brie Carere)稱,新的包裹關税環境對小企業而言尤其具有挑戰性 —— 它們缺乏應對這些變化的專業知識和人員,因此聯邦快遞正幫助它們實現部分清關流程的自動化。

  聯合包裹表示,針對電子商務運輸的關税實施后,今年 5 月和 6 月其貨量下滑 35%,而同期中國對全球其他地區的出口量卻增長了 22%。由於客户調整採購模式,聯合包裹已取消了逾 100 個航班。

  此外,DHL 還宣佈一項人事變動:任命格雷格・尼科爾斯(Greg Nichols)為 DHL 全球貨運代理及貨運部門全球海關高級副總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