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20:38
隨着8月29日休市后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子華大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公佈其2025年中期業績公告,2025年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超過一億元的國內芯片設計上市公司基本浮出水面。根據北京華興萬邦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統計,目前共有16家上市芯片設計公司半年淨利潤過億,加上還有華為海思半導體、紫光展鋭和國網智芯等多家有規模但未上市的芯片設計企業,他們的半年淨利潤也有可能超過了億元,所以國內有20家左右芯片設計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盈利過億。他們在我國5000多家芯片設計企業中盈利能力排在了前3%,因而其中每一家都值得大家去關注和分析。
芯片設計企業又稱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 semiconductor company),是指針對應用採用華大九天等公司的EDA設計工具去設計芯片電路(和軟件),然后將經過驗證的電路硬件(芯片)設計數據交給中芯國際或者臺積電這樣的晶圓代工廠流片製造以及長電科技等專業封裝企業封成芯片的科技企業。上市公司是我國芯片設計公司中佼佼者,所以上市公司的經營數據能反映國內芯片設計行業的趨勢,因此值得如中芯國際、臺積電和上海華虹等晶圓代工廠和華大九天、SmartDV Technologies等工具和硅知識產權(IP)提供商等產業公司,以及資本市場中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投資者的關注。
例如淨利潤排在上表最后的中電華大科技,雖然該公司9月22日的收盤市值還不到30億元,但是該公司是央企中國電子產業集團的孫公司,同時其全資子公司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公司卻是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智能卡和安全芯片設計公司(ABI Research數據)。根據華興萬邦在深圳物聯網展(IOTE 2025)期間的調研,華大電子在前面提到的一家晶圓代工廠的月投片量達到了數千張晶圓(wafer),爲了保證這個加工量以及相應更低的加工成本,該公司還進入了MCU這個通用芯片(broad base)領域,預計很快也會成為重要的MCU供應商。所以,每一家能夠進入淨利潤億元俱樂部的芯片設計企業都是值得關注的、在細分市場中具有領先性的企業。
人工智能(AI)是最大的推動力量
從上榜名單可以看出,AI已經成為芯片設計企業在2025年獲得利潤的最重要的推動力。最典型的案例是寒武紀,該公司第一次顯著盈利就做到了半年淨利潤超過10億元,同時一舉進入最賺錢的芯片設計公司前五名。寒武紀的市值前期一直保持在芯片設計企業的榜首,與同樣為AI計算和通用計算提供x86 CPU和GPU芯片的海光信息以遠超第三名的市值角逐首位,彰顯了AI時代的賺錢效應。大模型算力基礎設施備受關注,英偉達市值從破萬億美元到超過4萬億美元的財富神話,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對提供類似產品的公司積極投入。
邊緣AI和端側AI也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通過為傳統的主控芯片市場提供添加了圖形處理器(GPU)或/和神經網絡處理器(NPU)的異構AI系統級芯片(AI SoC),包括晶晨科技(淨利潤排名第8)、瑞芯微(淨利潤排名第7)和全志科技(淨利潤排名第14)等幾家傳統的主控SoC芯片設計公司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產品AI化,並在帶動下游設備和系統廠商的AI化轉型過程中賺到滾滾紅利。新一代的AI推理使能終端也在發現更廣闊的市場,例如全志科技為AI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開發的A733主控AI SoC受到市場廣泛歡迎,它集成了阿里達摩院的玄鐵RISC-V處理器、全球領先的GPU IP提供商Imagination的GPU,以及其自主開發的算力為3 TOPS的NPU。
這種端側AI SoC的應用不僅越來越廣泛,而且還推動了許多應用領域實現了真正的智能化轉型並形成了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例如基於位置的服務(LBS)雖然已被提出了很多年,但只是在有限的領域中真正取得了成功;而隨着邊緣AI技術的加入,LBS也在一些新老市場上以新的方式實現了可持續發展,而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AI賦能的創新LBS應用。
例如國內領先衞星導航(GNSS)芯片和時空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泰斗微電子開發的AI部標機及解決方案將位置和時間信息和AI計算形成的業務數據結合,形成了高價值的數據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其最終用户快速進入數據資產領域;又如工業級5G創新應用(大理)研究院和提供天通芯片的中科晶上正在協助雲南大理州打造「國家北斗文旅第一城」,利用裝備了北斗+AI的和基於大理「瓦貓」特色IP萌寵機器人,為大理每年超過一億人次的遊客提供更完善的導覽服務,併爲用户提供實時的位置數據以確保安全,同時為景區以及城市管理提供增值服務。
AI技術不僅帶動了應用領域的智能化轉型,而且也給連接、存儲和安全等周邊器件和相關IP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下圖截取於上半年以接近12億元的淨利潤而排名最賺錢芯片設計公司第三名的瀾起科技半年報,可以看到AI服務器對內存的需求超過了通用計算。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連接領域,在不久前舉辦的光博會(CIOE 2025)上,近年來以完整的高速連接解決方案享譽業界的Credo不僅發佈了1.6Tbps的Bluebird光DSP芯片,還告訴媒體正是因為一張GPU卡需要6個光模塊,從而推動了連接市場實現了質與量雙向驅動。這種雙向提升的價值,大家看看Credo的營收連續多個季度快速增加的走勢就知道了。
當然,國內芯片設計公司在這些領域還可能迎頭趕上,諸如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提供GPU IP)、SmartDV Technologies和玄鐵(提供RISC-V CPU IP)等全球領先的IP公司也提供了許多先進的或符合最新協議的IP,比如SmartDV提供的PCIe Gen6、HBM 3、UCIe 3.0、CXL 3.0、eMMC和LPDDR6等設計IP和驗證IP(VIP)可以幫助芯片設計企業去開發AI及高性能計算所需的高速連接和存儲接口。如果國內芯片設計企業在關鍵領域擁有足夠好的技術以及應用生態,是可以藉助這些IP快速開發出全球領先的產品。
規模及經濟
從這16家芯片設計公司的統計數據來看,2025年上半年這些公司的總營收達到了488億元,較去年同期保持了增長;同期淨利潤總和達到了95億元,同樣實現了增長;他們在9月22日收盤時的總市值達到了2.13萬億元,比寧德時代(300750)當日收盤市值1.69萬億元高出4000多億元,反映了資本市場對芯片產業的重視。但是寧德時代上半年的營收達到了1788億元,增長率為7.27%;該公司同期淨利潤達到了305億元,不僅是這16家最賺錢芯片設計公司淨利潤總和的三倍而且還增長33.33%。與寧德時代的相關經營數據相比,國內盈利能力最強的芯片設計企業在「規模及經濟」兩個方面或欠缺很多。
也許有讀者認為動力電池和芯片兩個行業不具備可比性,但是從應用規模來看,汽車已經成為排在智能手機之后的第二個值得芯片行業關注的應用市場,半導體行業在談到汽車市場時都言必及電子系統在車價中的佔比總是在不斷提升,以及每輛車所用芯片數量在如何提升,但與寧德時代的營收和利潤數據比起來還是差很大的距離。更重要的是因為汽車行業規範的質量要求和功能安全性要求,汽車市場應該是芯片行業既有量又有毛利的高價值市場。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25年1-6月,我國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352.2萬輛和1353.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8%和13%。同期,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96.8萬輛和69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所以,對於今天的汽車消費者和汽車工業來講,電動化和智能化是汽車行業「新四化」中的兩個重要方面,而且還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在香港上市的智駕和輔助駕駛芯片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地平線機器人(HK:09660)在其中期業績報告中指出:在中國銷售的每十輛新乘用車中,超過六輛配備輔助駕駛功能,其中有兩輛以上搭載了中高階輔助駕駛系統。也就是説,乘用車市場上輔助駕駛芯片及解決方案的滲透率超過了60%。
所以除了AI,汽車的電氣化和智能化也是芯片設計公司獲取更多營收和淨利潤的重要應用市場。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一馬當先的豪威集團從與車輛智能化相關的CMOS圖像傳感器(CIS,見上圖)業務中獲益匪淺,包括兆易創新(淨利潤排名第6,車規及功能安全MCU)、聖邦微電子(淨利潤排名第12,車規模擬芯片和數據轉換器)和中電華大科技(淨利潤排名16,旗下全資子公司華大電子提供車規安全芯片)都在積極地從不同方向進入汽車市場。
做價值創造者?還是價格領先者?
輔助駕駛功能的滲透率或者汽車智能化的快速提升並沒有給國內相關芯片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帶來寧德時代那樣的滾滾紅利,地平線在今年上半年錄得了超過十億元的經營虧損。這一方面因為國內芯片公司在汽車市場不得不面對英偉達、高通、德州儀器、瑞薩和NXP等世界頂級公司的競爭;另外一個因素是高額的研發投入還不能在有限的市場應用數量中攤銷。例如國內也僅有一家輔助駕駛芯片公司的單系列芯片累計出貨量突破1,000萬套,如果不是採用更加靈活的GPU架構,芯片更短的生命周期就很難攤銷研發成本。
芯片的下游廠商客户和消費者的認知也是另外一個障礙,中電華大科技旗下全資子公司華大電子是國內領先的車規安全芯片提供商,該公司員工曾經坦言:儘管電氣化和智能化帶來的是汽車內各種數據接口的顯著增加,但是消費者並不關心隨之而來的網絡安全風險及相應的保護問題,主機廠也願意把每顆車規級安全芯片的10元成本轉為內外裝飾或者直接降本。這種認知和漠視也許就是中電華大科技坐擁十億元級營收和超億元半年淨利潤,以及領先的車規級安全芯片和eSIM等新產品,市值卻低於30億元的原因之一。
不過,隨着智能化帶來的風險逐步被政府部門、廠家和消費者充分認識,這種成本/價格重過風險的認知模式將會得到改善。慘痛的教訓和更加嚴格的召回制度將加速觀念的更新,國內芯片企業將在可能獲利更豐的汽車和低空經濟等高安全性要求市場面前,沉下心來開發符合功能安全性認證的芯片,主機廠也會優先選擇這些通過認證的芯片和諸如華大電子等提供的車規級安全芯片。大家可以看到半導體行業中許多走低價進口替代道路的、曾經在細分市場中聲譽卓著的射頻芯片和模擬芯片公司今年上半年還在虧損,因此在許多芯片市場上,價值創造者終將勝過價格領先者。
同時,一些領先的國內芯片設計公司也在走向價值創造者的過程中形成了行業可以借鑑的經驗,這些芯片公司已在面向汽車、工業和醫療等應用的MCU/嵌入式控制器芯片領域內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優勢。例如兆易創新率先與IAR這樣的全球領先嵌入式工具廠商合作,不僅其產品可以更快速地通過了ASIL功能安全認證,還進入了IAR向全球眾多主機廠、tier-1、系統廠商和開發者推薦的功能安全MCU器件的名單,作為IAR芯片夥伴而成為與ST、NXP、Microchip和瑞薩等世界老牌MCU廠商比肩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