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際金融協會:全球債務規模達近338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2025-09-25 22:01

  周四發佈的一份季度報告顯示,受全球金融環境寬松、美元走軟以及主要央行採取更寬松立場的推動,截至第二季度末,全球債務規模達到 337.7 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金融服務行業組織 —— 國際金融協會(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IF)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債務增加逾 21 萬億美元,最終達到 337.7 萬億美元。

  國際金融協會發現,以美元計價來看,法國、美國、德國、英國和日本的債務增幅最大,不過部分增幅源於美元匯率走弱。今年以來,美元兑一籃子主要貿易伙伴貨幣已貶值 9.75%。

全球債務激增規模堪比新冠疫情時期

  國際金融協會在其《全球債務監測報告》中指出:「此次債務增幅與 2020 年下半年的激增規模相當,當時為應對新冠疫情所採取的相關政策推動全球債務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

  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通過將債務規模與經濟產出進行對比,可反映一個經濟體的償債能力。報告顯示,加拿大、中國、沙特阿拉伯和波蘭的這一比率增幅最為顯著;而愛爾蘭、日本和挪威的該比率則有所下降。

  總體而言,全球債務與產出比率繼續緩慢下降,略高於 324%。然而,新興市場的這一比率達到了 242.4%—— 在 5 月上一份報告下調數據后,該比率再創新高。

  第二季度,新興市場債務總額增加 3.4 萬億美元,達到逾 109 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債券市場壓力

  國際金融協會稱,在 2025 年剩余時間里,新興市場面臨的債券和貸款償還規模將達近 3.2 萬億美元,創歷史峰值。

  該協會警告,日本、德國和法國等國的財政壓力可能會加劇,並敦促對所謂的 「債券義警」 保持警惕。「債券義警」 指的是那些會拋售其認為財政狀況不可持續國家債券的投資者。

  國際金融協會表示:「儘管今年上半年新興市場各國政府債務比率大幅上升(智利和中國尤為明顯),但今年成熟市場的市場反應更為強烈。」

國際金融協會警告短期借款增加風險

  報告還重點提及了對美國債務的擔憂,指出短期借款目前約佔美國政府債務總額的 20%,同時約佔美國國債發行量的 80%。

  報告稱,對短期債務的依賴程度不斷上升,可能會加大要求央行維持低利率的政治壓力,進而可能威脅到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