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18:44
拓展兩融客户、搶佔市場份額已成為券商發力點。
兩融余額站上2.4萬億元高位之際,又有券商宣佈對融資類業務提額。
浙商證券最新公告稱,將公司融資類業務規模由400億元提高至500億元。本月上旬,華林證券也曾調整公司信用業務總規模,由62億元上調至80億元。
從構成來看,券商信用業務通常包括融資融券、以自有資金出資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及其他信用業務。其中,融資融券業務是核心支柱。
下半年以來,隨着A股市場顯著回暖,融資客加速進場,帶動兩融余額節節攀升。中證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兩融余額達到2.43萬億元。
在此背景下,拓展兩融客户、搶佔市場份額已成為券商發力點。在業內看來,在證券行業佣金費率下行的背景下,融資融券等資本中介業務正成為機構轉型的着力點。
「近年來,(證券)行業盈利重心已經從傳統的通道業務逐步轉向資本中介業務。」有中型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目前來看,券商兩融業務在加速擴大規模的同時,也對客户持倉有集中度等作出規定,整體業務風險可控。
月內2家券商針對融資類業務提額
對於此次調增融資類業務規模,浙商證券稱,是為促進信用業務發展及做好融資類業務規模管控。目前,相關議案已經公司董事會會議通過。
公告顯示,今年4月,浙商證券曾設定融資類業務規模指標限額為≤400億元,此次提高至500億元,增幅至少達到25%。
從上半年業務表現看,中報顯示,截至6月末,浙商證券融資融券余額為237.85億元,較去年年末減少0.48億元,微降0.2%,略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規模的市場份額則提升至1.29%。
浙商證券還表示,上半年,公司持續加強信用業務人才隊伍建設,拓展融資融券客户來源渠道,深化存量客户精細化運營,提升客户活躍度等。
就在不久前,華林證券也做出類似調整。該公司9月10日稱,經董事會會議通過,公司信用業務總規模上限調整為80億元,同時授權公司經營管理層根據具體情況,在上述總規模範圍內決定各信用業務的具體規模等。
這已是華林證券年內第二次調整信用業務額度。3月底,該公司披露,融資類業務總規模不超過62億元。如今提高至80億元,增幅近三成。
華林證券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信用業務收入8.35億元,較期初同比增長約兩成。另據披露,截至6月底,公司融資余額46.36億元,兩融業務總體維持擔保比例為267.01%,無自有資金參與的股票質押存量業務,整體業務風險可控。
此外,年內調整信用業務規模的券商還有興業證券。該公司4月底披露,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調整公司信用業務總規模上限的議案,但未披露具體細節。
從行業情況來看,兩融業務是券商業績的重要增長極之一。此前幾年,受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等影響,券商兩融業務創收能力一度出現下降。但隨着A股市場年內走強,券商信用業務普遍回暖。
據Wind統計,上半年,有可比數據的近40家上市券商均實現了融資融券利息收入同比增長。當期該項收入排在前三的是國泰海通、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上半年兩融利息收入分別為38.27億元、36.86億元和35.09億元。
兩融余額站上2.4萬億高位
券商相繼針對信用業務提額,折射出兩融市場的持續火熱。
中證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兩融余額達到2.43萬億元,其中,融資余額2.41萬億元、融券余額169.75億元。
機構普遍認為,A股此輪行情始於6月23日。彼時,兩融余額在1.8萬億元左右,8月初突破2萬億元大關,近期更是站上了2.4萬億元高位,較行情啟動之初增加約6000億元。
從月內情況看,9月以來,A股市場雖出現震盪調整,但兩融余額總體仍維持高位。其中,9月5日至17日,兩融余額連續9個交易日增加。從單日增加規模看,9月1日,兩融余額較前一日增加約356億元。9月8日和16日,該指標均較前一交易日增加逾200億元。
參與兩融的投資者數量也明顯增加。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融資融券個人投資者數量768.05萬名,機構投資者約5.01萬家,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約50.07萬名。
對比來看,據中證數據統計,7月1日,融資融券個人投資者數量748.19萬名,機構投資者約5.09家,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約39.93萬名。據此計算,較7月初,當前融資融券個人投資者數量增長約20萬名,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增長超10萬名。
兩融余額的變化,被視為衡量市場情緒與風險偏好的重要指標。槓桿資金是否在持續入市,是否將相應放大交易風險?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近期,兩融新開户的同比增速仍遠高於上交所新開户的同比增速,融資余額快速攀升,也從側面驗證了槓桿資金或是本輪A股市場上漲背后更為重要的推動力。
他同時表示,儘管近期A股市場的每日成交額、融資余額與每月新增投資者數量均呈現出回暖的態勢,但截至目前,尚未觀察到個人投資者情緒出現過熱的跡象。
券商也已對這一重要的資本中介業務加強風險控制。「近年來隨着一些風險事件發生,券商對兩融業務的發展加強了風險控制。」上述營業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融資融券業務本身有警戒線和平倉線,如果發生保證金余額不足以覆蓋虧損的情況,券商將啟動追保程序。
「融資融券業務對客户持倉有集中度的規定,一般針對高比例持有某一隻股票會有嚴格要求。如果發生風險事件,券商會對客户進行風險警示,對於一些高風險個股,可能不允許客户融資參與。」他説。
記者關注到,部分券商在半年報中提到了相關舉措。例如,中信建投稱,公司為兩融客户提供有效的市場風險、標的風險預警信息等;華泰證券表示,融資類業務信用風險管理方面,公司執行嚴格的風險客户與風險資產持續監控、及時化解的管控措施,強化動態的逆周期調節機制,建立市場系統性風險監測及應對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