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17:3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劍橋科技(603083)尾盤漲停。
A股今日(9月25日)延續強勢,滬指窄幅震盪整理,創業板指盤中漲超2%,續創階段新高;港股方面,恆生科技指數走高漲近1%。
具體來看,滬指盤中維持窄幅震盪上揚態勢,創業板指盤中漲超2%,續創逾3年新高。截至收盤,滬指微跌0.01%報3853.3點,深證成指漲0.67%報13445.9點,創業板指漲1.58%報3235.76點,科創50指數漲1.24%;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23920億元,較此前一日增加445億元。
場內近3900股飄綠,地產板塊下挫,兩連板的大龍地產跌停;農業、石油、銀行、釀酒等板塊均走弱;有色板塊拉昇,洛陽鉬業逼近漲停,銅陵有色、北方銅業漲超7%;AI應用概念活躍,品茗科技、天下秀、浪潮信息等漲停;此外,劍橋科技(603083)尾盤漲停,中科曙光盤中漲近9%,均創出新高。可控核聚變概念崛起,哈焊華通、上海電氣、合鍛智能(維權)等漲停;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盤中大漲近6%突破400元大關,續創歷史新高,總市值超過貴州茅臺。此外,今日上市的建發致新、聯合動力、錦華新材集體走高,收盤分別上漲418.6%、147.6%、133%。
港股方面,洛陽鉬業漲近12%,創歷史新高;五礦資源漲近9%,寧德時代、紫金礦業漲超5%,均創出新高。
有色板塊拉昇
有色板塊盤中強勢拉昇,銅、鈷概念股表現亮眼,截至收盤,精藝股份漲停,洛陽鉬業逼近漲停,銅陵有色、北方銅業漲超7%,江西銅業、紫金礦業等漲超5%。
消息面上,據報道,美國礦業巨頭Freeport McMoRan印尼子公司Grasberg礦山發生致命泥石流事故,推動全球銅價大幅上漲並引發供應鏈擔憂。這座全球第二大銅礦因事故暫停生產,公司已啟動不可抗力條款。
Freeport預計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恢復事故前的生產水平,2026年銅金產量較此前預期下降約35%。該礦山佔公司已探明儲量的50%和2029年前預計產量的約70%,長期停產將對全球銅供應鏈造成持續衝擊。分析人士認為,這一供應中斷可能加劇全球銅供應緊張局面,推高銅價並改善銅業公司的盈利前景。
此外,剛果(金)戰略礦產市場監管局(ARECOMS)9月20日發佈決定,延長剛果(金)鈷出口禁令至10月15日,10月16日起該國鈷出口將實行配額制,2026年—2027年鈷出口配額僅為年產量的44%。機構表示,鈷出口配額制顯示出剛果(金)政府控制全球鈷價的決心,預計政府會通過靈活地調節鈷供應量來長期穩定鈷價,這有利於全球鈷產業的健康發展。預計剛果(金)出口配額政策將導致2025年—2027年全球鈷供應量遠低於正常水平,供應短缺量分別為12.2萬噸、8.8萬噸、9.7萬噸,鈷價有望強勢上漲。預計佈局印尼鈷冶煉的公司以及在剛果(金)擁有礦山的公司將充分受益於鈷價上漲。
AI產業鏈股活躍
AI應用概念今日走勢活躍,截至收盤,品茗科技20%漲停,壹網壹創漲近13%,天下秀、浪潮信息等亦漲停。
液冷服務器概念亦走高,截至收盤,捷邦科技漲約16%,新亞電子、劍橋科技、浪潮信息等漲停,華勤技術、中科曙光漲近7%,中興通訊漲逾4%。值得注意的是,劍橋科技、浪潮信息、華勤技術、中科曙光等均創新高。
消息面上,9月25日,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在北京舉行。京東在會上發佈了AI全景圖,系統展示了AI整體戰略佈局,未來三年將持續投入,帶動各個產業形成萬億規模的人工智能生態。同時,京東還公佈了JoyAI 大模型上的技術進展與自主可控的算力體系。24日,阿里巴巴推出了Qwen3-Max——阿里巴巴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能力最強的模型。目前,Qwen3-Max-Instruct的預覽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超越了GPT-5-Chat。
此外,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泳銘24日在2025杭州雲棲大會上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統。AI Cloud是下一代計算機。未來全世界或只會有5—6個超級雲計算平臺。目前阿里正積極推進3800億元的AI基礎設施建設,並計劃追加更大的投入。
機構表示,統計數據顯示,谷歌、微軟、Meta和亞馬遜四家公司,預計今年將在數據中心等AI基建上投入超3500億美元,2026年將超過4000億美元。國內方面,后續伴隨着DeepSeek以及Agent、多模態方面相關進展,AI行業景氣度持續,國產服務器、交換機、液冷等環節值得重視。
可控核聚變概念崛起
可控核聚變概念盤中發力走高,截至收盤,哈焊華通20%漲停,中洲特材漲超10%,上海電氣、合鍛智能亦漲停,常輔股份漲超8%。
消息面上,9月24日,在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公開亮相,展示其技術路線及業務佈局。公司將在上海新建一個聚變實驗裝置,以驗證其所研製的高温超導磁體,該裝置暫命名為「中國環流四號(HL-4)」。
據悉,當前聚變產業已經進入加速發展期,各國進入競賽階段。6月4日,日本內閣府正式發佈修訂后的《聚變能源創新戰略》文件,作為下一階段核聚變科研與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此外,美國Helion與微軟簽訂協議,微軟將從2028年開始從Helion的核聚變發電廠購買電力,這標誌着核聚變能源的首個商業協議。而5月1日,我國BEST項目也啟動總裝,較此前計劃提前2個月。
方正證券指出,可控核聚變或為人類能源終極解決方案,未來商業化發展前景廣闊,近年來國內外可控核聚變項目持續推進,商業化進程有望加速,建議關注可控核聚變-託卡馬克裝置、場反直線型裝置、慣性約束聚變混合堆等相關配套供應商。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