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16:45
作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算力網絡已成為支撐計算、存儲以及網絡資源按需靈活調度的關鍵承載底座,其運載力質量對算力運送及調度效率至關重要。2023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發佈《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提升算力高效運載質量,強化算力接入網絡能力,提升樞紐網絡傳輸效率。2025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算力互聯互通行動計劃》,提出要強化算力通信網絡質量監測評估,持續增強網絡運載能力。為落實文件要求,全面掌握我國算力網絡運載力發展情況,亟需持續開展運載力量化評估,以測促建,推動運載力提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長期深耕通信網絡技術與業務研究領域,在工信部的指導下,持續支撐開展算力網絡質量監測工作,牽頭制定併發布《算力網絡運載力指數評估技術要求》標準規範,開發算力網絡運載力監測系統。2025年,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聯合3家基礎電信企業,深入開展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全國算力網絡運載力指數數據採集分析工作,在此基礎上,編制形成《算力網絡運載力指數評估報告(2025年)》。2025年9月25日,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在2025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全光運力·毫秒用算論壇上正式發佈該報告,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所長張海懿對報告進行了深入解讀。
報告系統化提出算力網絡運載力評估體系2.0,並基於該體系對我國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算力網絡運載力總體發展狀況進行了量化分析,數據涵蓋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運載力關鍵指標。為進一步提升算力網絡運載力質量、促進算力應用創新,報告提出3點行動倡議,期望與產業各方攜手,以算力應用需求為指引,凝心聚力,統籌規劃運載力建設,紮實推動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
報告核心觀點
1. 算力網絡運載力指數評估體系2.0涵蓋2大維度8大指標
針對樞紐間網絡與算力接入網絡兩大場景,為推動優化城域算力接入網絡質量、暢通城域全光毫秒用算通道,報告優化了算力接入網絡能力相關評估指標,完善形成算力網絡運載力指數評估體系2.0,共包含8個關鍵評估指數,涵蓋樞紐間5ms/20ms時延圈、樞紐間直連光纜、樞紐間光層直達鏈路帶寬、樞紐間IP層直連帶寬及帶寬利用率、高速光傳輸網絡端口數量、1ms時延圈、綜合接入點OTN覆蓋率、重要站點全光交叉(OXC/ROADM)部署率。
算力網絡運載力指數評估體系2.0
來源:中國信通院
2. 算力網絡運載力整體發展良好,廣東等綜合運載力水平位列前10
綜合評估時延達標率、高速光傳輸網絡端口數量、光層直達鏈路帶寬、IP層直連帶寬和綜合接入點OTN覆蓋率5個運載力指數,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湖北、河北、北京、四川、雲南的運載力水平位列前10。
3. 算力網絡運載力各分指數統計結果較好,100G OTN及全光交叉部署有待提升
樞紐間時延方面,一是各樞紐集羣間均已實現光層20ms互連,互連時延性能相較2024年同期穩中有升。二是各樞紐均已形成覆蓋周邊省市的5ms時延圈,以及覆蓋全國主要省市的20ms時延圈,覆蓋能力相較2024年同期小幅增長。
算力樞紐間光層/IP層互連時延情況
來源:中國信通院
光網絡方面,一是面向樞紐間網絡傳輸需求的光纜建設有序推進。2025年上半年運營商新建光纜總長度為6164皮長公里,其中用於樞紐的佔比達77%。二是樞紐間光層直達鏈路配置帶寬充足,相較2024年同期增長明顯。三是200G及以上高速光傳輸網絡端口占比增長。400G端口數量相較2024年同期增加8644個,增幅顯著。
IP網絡方面,各樞紐集羣地市到全國106個重點地市間的IP層配置總帶寬達到412T,韶關、烏蘭察布等部分新建樞紐的配置帶寬仍較小。
OTN部署方面,全國綜合接入點OTN平均覆蓋率達69.84%,其中綜合接入點100G OTN平均覆蓋率為12.98%,有待進一步提升。
全光交叉部署方面,全國重要站點全光交叉部署率平均為20.78%,整體提升潛力較大。
報告目錄
一、算力網絡運載力評估背景
二、算力網絡運載力評估體系2.0
(一)樞紐間運載力指數
(二)算力接入運載力指數
三、算力網絡運載力評估分析
(一)運載力指數綜合評估
(二)樞紐間時延情況
(三)樞紐間直連光纜
(四)樞紐間光層直達鏈路及容量
(五)樞紐間IP層直連帶寬及帶寬利用率
(六)高速光傳輸網絡端口數量
(七)綜合接入點OTN覆蓋率
(八)重要站點全光交叉部署率
四、總結展望
主要專家簡介
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趙星
主要從事光網絡智能管控、網絡+AI、網絡智能體、自智網絡等相關技術研究、諮詢、標準化及新技術測試驗證等工作。
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工程師
孟海軍
主要從事光網絡智能管控、網絡數字孿生相關技術研究、標準化及新技術測試驗證等工作。
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付易鵬
主要從事傳送網和算力網絡的標準化研究及新技術測試驗證等工作。
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光網絡技術與應用研究部主任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博士
徐雲斌
CCSA TC7 WG2工作組組長,SDN/NFV/AI標準與產業推進委員會(CCSA TC610)自智網絡工作組傳輸專業子組組長,主要從事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軟件定義光網絡(SDON)、光網絡智能化及數字孿生等相關技術研究、諮詢、標準化及新技術測試驗證等工作。
撰寫團隊聯繫方式:
中國信通院
技術與標準研究所
趙老師
15652293768
zhaoxing@caict.ac.cn
徐老師
18601328841
xuyunbin@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