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科技與產業動態快訊 2025年第037期

2025-09-25 16:50

(來源:廣州市工商聯)

科技與產業動態快訊

2025年

第037期

目錄索引:

#1.國務院發文推動大灣區要素市場化,南沙平臺作用凸顯     

#2.廣州4大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顯實力,「跨羣融鏈」邁向世界級

#3.芯原廣州落户白雲區,引領廣州半導體產業新潮流    

#4.廣州衝出一家IPO,為康師傅、王老吉等提供營銷服務     

#5.國內核電首座超大型海水冷卻塔在廣東廉江到頂  

#6.我國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7.我國第一項腦機接口醫療器械標準發佈    

#8.國產大飛機C919已累計獲得國內外訂單超過1000架     

#9.全球數字服務貿易超4萬億美元,AI成增長新引擎     

#10.李飛飛團隊展示最新3D世界生成模型成

#

廣州成果

01

國務院發文推動大灣區要素市場化,南沙平臺作用凸顯

9月11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自即日起2年內,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等10個地區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提及,要率先推動海陸空全空間智能無人體系應用和標準建設,這一任務的落實與南沙緊密相關。

早在2023年12月,國家相關部門就賦予南沙建設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大灣區)及推動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准入標準實施和應用的使命。憑藉政策優勢,南沙依託相關創新平臺,構建釐米級精準管控的全空間無人體系管控運營平臺,打造「1+7」場景矩陣,全力向全國無人體系產業發展新高地邁進。目前,南沙已在多個行業場景取得成果,如率先開展自動駕駛示範運營,投放超85輛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車輛,小馬智行成功赴美上市;建成大灣區首個「北斗+5G」全自動化碼頭,部署138台全球首創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

02

廣州4大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顯實力,「跨羣融鏈」邁向世界級

近日,先進製造業集羣發展大會在廣州舉辦,先進製造業集羣「跨羣融鏈」專項對接活動首站也落地廣州。廣州已培育4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羣、2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以及6個國家級、30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其中,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集羣、廣深佛莞智能裝備集羣、深廣高端醫療器械集羣、廣深佛惠莞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羣均為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

2024年,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集羣主導產業產值達1.35萬億元,廣深佛莞智能裝備集羣總產值超10686億元,深廣高端醫療器械集羣年產值近1200億元,廣深佛惠莞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羣產值超13377億元。大會還啟動了一系列賦能行動,以推動我國先進製造業集羣高質量發展,廣州正聚力建強集羣矩陣,推動先進製造業集羣向世界級邁進。

03

芯原廣州落户白雲區,引領廣州半導體產業新潮流

近日,芯原微電子(廣州)有限公司完成企業註冊,正式落户廣州白雲區,註冊資本2340萬元。該企業為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是白雲區引進的首家芯片設計龍頭企業,為區域半導體產業發展注入關鍵力量。未來,芯原廣州將聚焦汽車和人工智能領域的IP研發和芯片設計研發,助力廣州打造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圈,推動數字經濟邁向新高度。

近期,半導體頭部玩家紛紛落地廣州。半導體IP領域龍頭芯原股份旗下子公司;全球半導體設備重要企業中微公司落地增城,今年3月拿下工業用地,計劃長期投資30億元建設華南總部及產品研發與生產基地,此外,「廣州第一芯」粵芯半導體已啟動A股上市進程。隨着國內半導體大博弈開啟,廣州半導體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有望助力廣東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第三極」。

04

廣州衝出一家IPO,為康師傅、王老吉等提供營銷服務

近期,位於廣州天河區的聖火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信達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聖火科技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以技術驅動的營銷公司,主要服務快消品行業,客户包括康師傅、百事可樂、王老吉等。其業務涵蓋整合營銷服務、營銷技術服務、廣告營銷服務,尤其在營銷技術服務中,藉助先進技術在產品外包裝及單個產品上嵌入二維碼,按2024年相關服務收益計算,在國內二維碼營銷解決方案服務商中排名第四,市場份額約1.8%。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12億元、1.63億元、2.52億元、1.29億元,呈增長趨勢,但毛利率卻逐年下滑,分別約為35%、34.2%、24.1%、22.8%。

#

中國力量

05

國內核電首座超大型海水冷卻塔在廣東廉江到頂

據央視9月17日報道,中國首個採用海水二次循環冷卻技術的廣東廉江核電項目,順利完成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卻塔主體結構施工,即將全面進入設備安裝與系統調試階段。

該塔高218.7米,最大直徑174.6米,單塔淋水面積2萬平方米,規模為全球核電領域冷卻塔之最,被譽為「世界核電第一大塔」,其功能類似於核電站的「超級空調」,主要作用是為核電站「散熱」。廣東湛江廉江核電項目是國家電投在廣東省首座開工建設的核電站,分三期建設,規劃建設6臺機組,總裝機容量850萬千瓦。

06

我國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8日下午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請科技部部長陰和俊介紹「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

據央視新聞報道,「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投入持續增加,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4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07

我國第一項腦機接口醫療器械標準發佈

國家藥監局9月16日最新批准發佈《採用腦機接口技術的醫療器械術語》醫療器械行業標準,這是我國第一項腦機接口醫療器械標準,將於2026年1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界定了相關術語和定義,構建起涵蓋基本概念、範式類型、信號處理、應用場景等的術語體系,系統性解決了行業術語不統一、概念不規範等基礎性難題。

此次行業標準出臺,與國家產業規劃形成政策合力,為腦機接口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科學監管提供關鍵技術依據,助力我國在全球腦機接口技術競爭中搶佔話語權,推動產業從「技術探索」轉向「規範化發展」。

08

國產大飛機C919已累計獲得國內外訂單超過1000架

2025年9月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發佈會上,科技部副部長龍騰透露,C919實現從首飛、首航到常態化商業運營,是中國航空工業重要里程碑。目前,C919累計獲得國內外訂單超過1000架。

截至2025年2月,C919的訂單總量已接近1500架,其中確認訂單累計近1000架,主要來自國內,包括中國三大航司以及多家國內租賃公司,同時文萊騏驥航空、越南越捷航空等也簽訂了國際訂單。此外,今年5月C919迎來商業運營兩周年,航線網絡覆蓋國內十多個城市,展現出良好的市場前景與發展潛力,對推動中國航空產業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

科技前沿

09

全球數字服務貿易超4萬億美元,AI成增長新引擎

在2025年服貿會服務貿易發展論壇上,《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2025》顯示,全球數字服務貿易規模持續擴張。2024年規模達4.64萬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64.7%,佔服務貿易比重升至53.4%,增速遠超同期貨物貿易與總體服務貿易。

從國別看,美國數字服務出口佔比15.3%,全球居首,中國排名第7,規模為3857.6億美元。在細分領域,ICT服務出口11567.8億美元,佔比、增速及增長貢獻率均位列第一。同時,人工智能技術正深刻重塑數字貿易全產業鏈,推動全球數字服務貿易格局變革。AI從供給、需求、市場媒介等多維度為貿易賦能,在2040年前普遍採用AI且生產率高速增長的樂觀情景下,服務貿易增長率可達18個百分點,有望成為數字服務貿易持續增長的新引擎。

10

李飛飛團隊展示最新3D世界生成模型成果

9月17日,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的創業公司WorldLabs正式上線了空間智能最新研究成果:Marble。

從技術角度看,WorldLabs要實現的是:給AI一張照片,讓它「腦補」出整個場景的幾何結構——哪些面是平的、哪些是凸凹的、物體間的空間關係、深度、光照、材質、紋理等。這包括估計場景中隱含的深度地圖和幾何邊界,然后生成一個可以隨時探索的3D世界。

不過,目前Marble距離真正的商業化應用可能還有段距離。例如Marble目前專注於生成3D環境,還搞不定人物或動物;雖然能生成「房間大小」的世界,但要構建真正的大型遊戲場景,可能還需要更多技術突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