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開啟「人工智能+」新未來,知行科技全球總部落成併發布多項全新技術成果

2025-09-25 18:47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9月25日,知行科技全球總部大樓落成並正式投入使用,並同期舉行技術成果開放日,發佈了包括機器人控制器、端到端城區輔助駕駛系統、5G智慧製造基地等多項全新技術成果,和多項輔助駕駛、具身智能領域的量產級新產品,展現出「技術-產品-場景」的進階發展路徑。

當天,蘇州工業園區部分領導嘉賓;吉利、奇瑞、長城、零跑、上汽通用等十余家主機廠代表,地平線機器人、地瓜機器人、紅西瓜半導體、智駕大陸、字節火山引擎、傅利葉智能等多家智能生態合作伙伴代表蒞臨現場,共同見證知行科技站上邁向「人工智能+場景」的新徵程。

活動上,知行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宋陽表示:知行科技正向每年超百萬套交付的目標全力衝刺,並進入智能駕駛和具身智能雙業務模式的第二增長階段,通過研發到量產的全體系能力,為前沿技術尋找最合適的應用場景,為產業生態提供規模化量產的技術最優解。

地平線首席生態官徐健在現場表示:知行科技是地平線重要的創業夥伴,是地平線征程6系列首批合作伙伴、HSD端到端城區輔助駕駛系統的硬件服務合作伙伴,雙方從基於征程3開啟合作至今,已有量產項目大規模落地。未來雙方將通過技術協同、生態拓展等方式在智能駕駛、具身智能等領域展開深入而多樣的合作。

蘇州工業園區政府代表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蘇州工業園區於全國首個明確提出聚焦人工智能產業,並出台專項政策予以支持。知行科技作為「人工智能+」汽車領域的代表性園區企業,發展再登新臺階。希望企業能夠大力提升自主創新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打響品牌,加碼賦能園區,攜手合作共贏。

在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場景化落地的發展理念下,知行科技已建成自動化開發基礎工具鏈體系、數據閉環研發迭代體系和世界級5G智能製造基地,通過打造覆蓋「算法-數據-製造」全鏈路的智能底座,支撐對前沿技術的深度探索、論證迭代和場景化落地。

在前沿技術方面,知行科技全棧自研的端到端城區駕駛輔助解決方案已進入量產測試階段,2B規模的具身智能模型IRVLA 100也已過充電機器人場景驗證。

此前的技術積累也已開始兑現紅利。

在輔助駕駛業務領域,截止9月底,知行科技獲34個新量產定點項目,其中多個項目達成中國甚至全球首發,並首次獲得華南某頭部主機廠量產定點。

在具身智能業務領域,知行科技自研的全球首款國產芯機器人通用控制器iRC100已下線並向首批客户交付,多個自研定製化機械臂機器人已獲項目定點;

軟件方面,知行科技機器人團隊已跑通包括模型端側部署在內的機器人數據閉環體系,成功將VLA(視覺-語言-動作)模型 ACT Policy算法,成功部署在地瓜機器人S100P(128TOPS)具身智能計算平臺上,使其在Hugging Face SO-101機械臂上流暢運行。

在規模化量產技術最優解的理念之下,知行科技發佈了具身智能、輔助駕駛和先進智能製造領域AI賦能的最新成果:

(左起)地瓜機器人開發者生態副總裁 胡春旭、知行科技機器人事業部生態總經理 張瀚文、地平線首席生態官 徐健

全球首款國產芯機器人通用控制器iRC100,基於地瓜機器人 S100P打造,採用大小腦一體化架構設計,應用工業級選型和設計標準,並結合豐富車規經驗,面向具身智能規模化商業化的全場景應用,提供從軟硬件基礎環境到完整功能部署的全棧解決方案。

知行科技端到端城區輔助駕駛系統,基於時空序列多模態數據閉環生產能力,將原始多模態感知信息,融合轉換為實時環境的稠密BEV特徵空間,通過對定位和導航信息進行特徵編碼獲取超視距拓撲信息,輸出更加合理的路徑規劃,大幅提升複雜場景下的系統上限。

(左起)聯通蘇州工業園區分公司總經理 方芳、聯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吉勇、知行科技總裁 蔣京芳、中億豐科工董事長 張厚斌

年產能350萬套的知行科技全新5G智能製造基地,秉持「製造即服務」的理念,實現從元器件到系統功能端到端全流程集成,全域數據閉環驅動、無人化高柔性生產測試,用AI與5G通訊賦能,建設世界級智慧工業「生命體」。

全球總部的啟用是知行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構建多領域、多場景的 「人工智能+」新質生產力的新起點。未來,知行科技將以更堅實的智能底座和更開放的產業生態,構建能夠穿越行業周期的強韌體系力,為智能駕駛與具身智能的規模化落地探索出更寬廣的道路,讓前沿技術真正賦能百業、服務大眾。

Smart Mobility For Everyone人人擁有智能出行END

(知行汽車科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