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賽美特港股IPO,華為、比亞迪入股,經營活動現金流承壓

2025-09-25 18:30

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國,中國製造業規模已連續14年穩居世界第一,還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的製造業體系,這為我國工業軟件市場提供了巨大的發展土壤。

據灼識諮詢資料,2024年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達到2940億元,預計在2029年達到467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9.7%。該領域已跑出海康威視、用友網絡、寶信軟件等上市公司,如今又有來自上海的企業衝擊IPO。

格隆匯獲悉,近日,賽美特信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賽美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海通國際、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賽美特是國內領先的智能工業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發展過程中獲得了來自華為、比亞迪、立昂微的融資。如今工業軟件市場情況如何?不妨通過賽美特來一探究竟。


1

董事長為微軟前員工,華為、比亞迪入股

賽美特總部位於上海市閔行區,其前身特勱絲軟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

2019年公司成為國內首個簽約12英寸晶圓廠的廠商,還在2021年擴展EAP、RMS等設備自動化軟件產品,同時佈局非半導體智能製造領域業務。

公司已獲得多輪融資,其中在2023年12月的C+輪融資中,賽美特投后估值約63.83億元;但據2025年6月上海賽美特三號與安徽海恆及安徽浚安簽訂的股份轉讓協議測算,其估值在56億元左右。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2025年9月12日,李鋼江及倪瓊通過管理層股東有權控制公司已發行股本約55.64%投票權,為控股股東。同時,無錫崇緯、華為旗下哈勃投資、中網投、比亞迪、上海科創基金、長三角基金、立昂微等均為公司股東。

賽美特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鋼江今年50歲,他分別在1998年及2000年獲得清華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及碩士學位,並於2019年獲得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李鋼江曾陸續擔任過微軟西雅圖總部軟件開發工程師、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軟件工程師、谷歌信息技術(中國)有限公司高級技術經理、搜狐視頻首席技術官、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大數據部總監等職務,2021年2月加入賽美特,在軟件行業擁有逾20年經驗。


2

超7成收入來自智能製造軟件解決方案,經營活動現金流承壓

賽美特主要為半導體、電力、電子、汽車、面板、光伏、化工、新能源電池、高端裝備、金屬製品及生物醫藥等行業的客户提供智能製造軟件解決方案及經營管理軟件解決方案。

公司提供多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包括MES製造執行系統、EAP設備自動化、YMS良率管理系統、SPC統計過程控制、RTD實時派工系統、APS高級計劃與排程、MCS物料管控系統及MessageBus消息中間件等數十種製造相關工業軟件,輔以相關硬件,並在項目結束后提供持續的維保服務。

同時還主要面向大型國央企客户,提供行業企業管理相關的軟件解決方案(如ERP企業資源計劃、EAM企業資產管理、e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及 IDP智能文檔平臺)及定製化實施服務,包括基於第三方套裝軟件進行二次開發、定製化實施及維保服務。

此外,為順應國產創新趨勢,公司計劃自研ERP企業資源計劃軟件,實現國產ERP企業資源計劃替代,來擴大市場份額。

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具體來看,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簡稱「報告期」),賽美特來自智能製造軟件解決方案的收入佔比有所下降,但仍在70%以上;經營管理軟件解決方案的收入佔比從0.5%提升至28.6%。

賽美特的供應商包括軟件產品許可方、源代碼提供商、硬件提供商等,其大多數供應商來自中國內地,也有來自日本、韓國和英國的供應商。報告期內,賽美特向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分別佔總採購額的41.4%、82.1%、52.1%及65.1%。

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截至2025年6月末,賽美特的客户數量達到758家,覆蓋全國前八大晶圓廠中的六家、前三大半導體硅片廠以及前三大封測廠。

公司客户主要位於中國內地、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報告期內,賽美特來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55%、36.2%、28.6%及35.6%。

值得注意的是,賽美特面臨與貿易應收款項及合同資產相關的信用風險。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從約0.35億元大幅增加至2.87億元,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周轉天數也從49天延長至158天。

此外,2022年、2023年及2025年上半年,賽美特分別錄得經營現金流出淨額約7100萬元、8830萬元、5840萬元,日后可能繼續錄得經營現金流出負數,持續的負經營現金流量可能會限制公司為內部運營提供資金的能力。


3

2023年扭虧,毛利率存在波動

近幾年,得益於智能製造軟件解決方案及經營管理軟件解決方案收入的增加,賽美特的收入持續上升,並在2023年扭虧,但公司毛利率存在波動。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賽美特的營業收入分別約1.81億元、2.87億元、5億元、2.83億元,毛利率分別約42.4%、44%、39.6%、46.7%,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8091萬元、2456.5萬元、7383.2萬元、3362.5萬元。

其中,2024年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由於國內智能製造軟件解決方案行業競爭激烈,公司實施具有競爭力的定價,以及毛利率較低的硬件分包及外部軟件採購的比例增加;加上業務擴張帶來應用團隊擴大、人工成本增加,使經營管理軟件解決方案毛利率下降等導致。

2025年上半年,由於公司智能製造軟件解決方案的毛利率增加,以及暫停其他毛利率相對較低的業務,公司整體毛利率有所提升。

賽美特所處的先進工業智能製造軟件市場面臨着技術變革,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對公司的業務營運至關重要。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約5480萬元、5290萬元、6010萬元、3820萬元,分別佔同期收入的30.3%、18.5%、12%、13.5%。

公司綜合經營業績的概要,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賽美特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向半導體行業提供智能工業軟件解決方案,對該領域的監管、經濟及競爭環境比較敏感,如果半導體客户對公司的智能工業軟件解決方案購買力或購買意願下降,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

相比傳統工業,半導體等先進工業在研發、生產、管理等各方面的流程更為複雜,對準確性、精度和良率管理要求極高,因此也高度依賴自動化、智能化流程,工業軟件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時,由於公司智能工業軟件解決方案所依託的技術本身複雜,可能存在重大缺陷或錯誤, 尤其是在首次推出新版本、發佈新功能,或與新的第三方硬件及軟件集成時,新技術的瑕疵或不當使用可能會影響客户的業務營運,從而影響公司的與客户的關係。

據灼識諮詢的資料,中國先進工業智能製造軟件公司的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171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31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6.1%;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62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5%。

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目前,先進工業智能製造軟件市場由海外巨頭主導,但隨着國內產品性能的進步,國內企業正在快速崛起,尤其是國內客户對軟件的自主可控性、本地化響應能力等要求的提升,給中國公司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

由於先進工業存在眾多細分垂直行業,客户數量多、所在區域分散,需求存在差異,中國先進工業智能製造軟件市場較為分散,以2024年先進工業的工業軟件總收入來算,前十大參與者市佔率總計為32.4%,其中,賽美特以1.5%的市佔率在中國先進工業智能製造軟件公司中排名第一。

整體而言,儘管賽美特在中國先進工業智能製造軟件細分領域排名靠前,但仍面臨着來自西門子、應用材料、通用電氣、海康威視、寶信軟件、創新奇智、新思科技、上揚軟件等同行的競爭,同時還存在應收賬款回收風險,未來公司能否拓展更多新客户來維持業績增長,格隆匯將持續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