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17:3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費主張/木
2025年上半年,電動自行車在新國標過渡期結束與全國性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雙重刺激下,電動自行車行業迎來高速增長。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電動兩輪車全國內銷量達3232.5萬台,同比激增29.5%。頭部企業憑藉渠道、技術與產品優勢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
報告期內,電動自行車行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亮眼,行業內6家代表上市公司均實現業績雙增。對於雅迪控股而言,2025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增速可觀,營收同比增長33.11%至191.86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9.5%至16.49億元。
雅迪公司業績雖增速尚可,但今年其線下門店日子卻並不好過。「都在打價格戰,今年的錢還不如去年好賺」,一位北京的經銷門店告訴我們。
業績回暖還是以價換量?雅迪業績大漲、經銷商卻稱賺錢難
雅迪電動自行車乃中國電動自行車業界之佼佼者,創辦於2001年,其大本營設於江蘇省無錫市。自創立伊始,雅迪通過技術革新、品牌塑造及渠道網絡的拓展,迅猛成長,一躍成為中國電動車行業的領軍者,並於2016年5月成功登陸港交所。
從業績表現來看,受益於2019年新國標與短途需求釋放,公司2020-2023年業績保持增長,但2023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增速出現下滑,2024年更受國標切換與庫存消化影響,業績短期承壓。2024年雅迪總銷量仍較上年鋭減350萬輛,同比下降21.18%至1302.05萬輛。其中,電動自行車銷量下降21.4%至908.9萬輛;電動踏板車銷量下降20.7%至393.1萬輛。公司營業收入為282.36億元,同比下降18.8%;歸母淨利潤為12.72億元,同比下降51.8%。
在2024年業績大幅下挫的低基數、降價清庫存及全國性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等因素影響下,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33.11%至191.86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9.5%至16.49億元。但這或受新舊國標更替之時國補刺激、企業降價出清庫存刺激。
2025年以來,雅迪多款舊國標車型加入降價行列,全國多地推出的以舊換新政策為這波降價潮添了一把火,部分車型在疊加地方補貼后,相當於打了7折。以北京地區為例,雅迪「摩登追光70L」車型為例,目前該車型已降至2900元/輛,累計降價近600元。除此之外,消費者若有上牌舊電動兩輪車,可享受500元補貼,以舊換新情況下舊車可抵300元,各項優惠政策下該原價超3000的「摩登追光70L」最低2100元左右便可拿下,優惠力度不亞於7 折,購買舊國標車型性價比極高。
新國標車在安全性能上有顯著提升,包括防火阻燃材料、北斗定位、防篡改設計等。這些改進也導致生產成本增加,新車型價格有上漲預期。
2025年電動自行車數量暴增,有較大一部分因素是由政策強力驅動和需求短期集中釋放導致的。到了2026年,這些推動力會減弱,市場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增速放緩或是大概率事件。國補退潮與企業降價清庫存結束之后,雅迪電動車在明年可否維持此業績增速,尚未可知。
線下門店超4.2萬家增速放緩、門店密度過大內卷加劇 管理難度加大售后及合規問題或雙存
在上一節我們提到,為清理不符合新國標的庫存,雅迪對舊款車型進行 「打骨折式」清倉。然而,更殘酷的事實是,產品降價后,經銷商賺的更少了,且為爭奪有限客户,還要自掏腰包加贈頭盔、雨衣、手機架等禮品,最終部分特價車淨利潤不足100元。
對此,北京某雅迪線下經銷門店的銷售人員告訴我們:「今年(2025年)還沒有去年好乾,今年又是價格戰、又是清庫存,再加上雅迪線下門店特別多競爭激烈,賣一輛舊國標電動車有時候都不賺錢。」
2019年電動兩輪車新國標的實施帶來的換購需求激發了巨大市場潛力,雅迪也迅速開啟跑馬圈地,通過較為激進的線下渠道擴張迅速搶佔市場份額。據有關媒體資料,2019年至2024年雅迪銷售網點分別為12000家、17000家、28000家、32000家、40000家及42000家,通過其銷售網點數量不難看出,公司門店數量增速已顯著放緩。
在所有的電動車品牌當中,雅迪電動車的線下實體店數量最多,目前全國超過4.2萬家,堪稱「電動自行車界的蜜雪冰城」。目前,雅迪官方聲稱達到 「一縣三店、一鎮一店」的密度,為廣大車主購買電動車提供便利。但事實或遠非如此,據有關媒體報道,雅迪曾引以為豪的渠道網絡,如今成為沉重枷鎖。據有關媒體報道,在河南某鄉鎮,500米距離內出現8家雅迪門店,甚至出現了「一街多店」的現象。
我們通過地圖看,也發現了有部分雅迪電動車銷售門店相距不足100米,如雅迪電動車肖家河門店與農大西門店步行距離僅39米。
但密集的渠道佈局正在暴露出問題。當繁華的城市和偏遠的鄉村隨處可見雅迪招牌時,亦表明沒有多少增量市場了。當前,雅迪的銷售網點已經滲透到了下沉市場。一條街上有幾家雅迪門店,甚至並不繁華的鄉鎮也有好幾家。渠道過剩直接導致經銷商內卷加劇,為完成廠家壓貨任務,經銷商之間競相降價、加贈禮品或服務,利潤下降是的經銷商信心降至冰點,壓貨與補貨意願減弱。
雅迪高密度門店策略原本旨在最大化市場覆蓋,構建競爭壁壘。然而,當行業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競爭,這一策略的弊端逐漸顯現。國補、降價潮退后,雅迪控股可否穩住當前的市場份額,並保持業績高增,或仍充滿未知。
除此之外,雅迪龐大的終端銷售網絡也存在巨大的管理難度,這主要體現在售后及合規方面。在售后方面,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平臺上包含雅迪搜索詞的投訴超4500條,投訴對象大多指向雅迪電動車,不少投訴內容指向雅迪售后服務問題。如有消費者表示「雅迪售后服務欠佳,更換剎車片,不對輪胎做防護,導致車輛前輪被嚴重腐蝕。「等。
在合規方面,新舊國標均對電動自行車設置25km/h的時速限制,當我們以消費者身份去多家雅迪門店詢問人員是否可以解除限速時,銷售人員給予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均稱你先上牌,上牌后可以解除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