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鍾睒睒34億曲線入局醫美,「賣水大哥」重塑千億財富暗線

2025-09-25 17:1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星島產研

2021年,當鍾睒睒首次以3900億身家成為中國首富時,外界紛紛驚訝於「賣水」居然也這麼賺錢。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農夫山泉只是這位「榜一大哥」的資產明牌之一。

919日,「A股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錦波生物832982BJ)公告披露引入戰投的最新進展——其擬定向養生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養生堂)發行股票的申請已獲得北交所受理。稍早前的912日,錦波生物實控人楊霞也已將5%的股權轉讓予養生堂旗下的杭州久視並完成過户。

  若進展順利,養生堂將合計擁有錦波生物超一成的股權,併成為后者的第二大股東。

而養生堂,就是首富鍾睒睒絕對控股的企業,其背后投資版圖囊括了飲用水、化粧品、保健品、生物醫藥等領域,控制企業多達155家。

  對於為何選擇錦波生物及未來醫美業務要如何與現有的業務協同發展,《星島》記者曾聯繫養生堂方面希望獲得進一步的瞭解,但截至發稿時,暫未獲得回覆。

34億入局醫美

養生堂入股錦波生物分兩項交易,一項為定向發行股票,發行價格278.72/股,數量不超過717.57股(含本數),約佔總股本的6.24%融資總額不超過20億元

另一項則為錦波生物創始人楊霞以14.03億元的總價,將其持有的575.33萬股(佔總股本5%)公司股權轉讓給養生堂旗下的杭州久視。

兩項交易總金額達到34.03億元,交易完成后,養生堂成為錦波生物的第二大股東,有權參與后者的公司治理,但不謀求公司控制權。

與百雀羚、樂普醫療等多數跨界醫美的企業一樣,鍾睒睒34億重金入局,也是爲了尋求新的增長空間。

從發展潛力來看,錦波生物所在的膠原蛋白產品市場規模處於快速增長通道。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市場未來將以44.93%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在2025年達到585.7億元,並於2030年達到2193.8 億元的規模。 

20237月登陸北交所的錦波生物,是領域內唯一實現植入級三類醫療器械技術突破並完成產業化的企業。20212024年,錦波生物營收分別為2.33億元、3.9億元、7.8億元、14.43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57億元、1.09億元、3億元、7.32億元,近幾年上揚態勢十分明顯。

錦波生物近年營收利潤情況,來源:雪球

2025年上半年,錦波生物營收同比進一步增長42.43%8.59億元,毛利率高達90.68%,歸母淨利潤約為3.92億元,同比增幅26.65%

6月下旬宣佈引入鍾睒睒旗下養生堂戰略投資后,錦波生物股價也因此連漲三天,從320/股左右上漲至最高398/股,總市值增加40億元以上。

截至925日,錦波生物報收290.3/股,當日微跌1.69%,公司總市值為334億。

高位站崗隱憂

當所有人都要買股票的時候,就是你把股票賣給他們的時候了。

  消費需求轉變疊加強監管態勢下,如今的醫美行業已進入結構性調整期,各企業的競爭緯度也從規模擴張轉變為精細化運營。

來自醫美行業觀察的《2025醫美行業上半年機構運營調研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超六成的醫美機構營收下滑,14%實現增長。其中第二季度58%的機構業績下滑,當中又有逾三成機構下滑幅度超過20%

相關上市企業的營收增速放緩明顯,同類產品陷入價格戰,利潤率亦進一步承壓。比如行業巨頭愛美客今年上半年營收利潤雙降超20%、鉅子生物與華熙生物爆發輿論戰......

即便是增長快速的錦波生物,也陷入產品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偏弱的質疑,旗下核心產品「薇旖美」,近一年來在諸多同質化產品的圍剿下,市場價格一降再降,一年內已跌去三成。

《星島》記者發現,近三年錦波生物的機構持倉變動亦較大,雖然整體呈波動增加的態勢,但顯示出市場信心的不穩定,今年一季度機構持倉數量從101家驟降至52家,但今年第二度又增至220家。而前十大股東中,亦有三位在2025年一季度選擇減持套現。

錦波生物機構持倉變動情況,來源:東方財富

  這意味着,錦波生物仍為市場所看好,但高增長基數下,面對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獲得新的增長支撐點,提升投資者信心,已迫在眉睫。

  此時的鍾睒睒,也苦於旗下農夫山泉、萬泰生物顯現出的業績增幅趨緩疲態,入局錦波生物切入醫美賽道,雖可通過外延式擴張發掘新的增長路徑,但也不免引來外界高位站崗的擔憂。

首富的造富基石

鍾睒睒的白手起家的故事,在其蟬聯首富的近幾年,已在諸多媒體的報道中為外界知悉,但比起衆所周知的飲用水品牌農夫山泉,實際上醫療保健纔是其造富基石所在。

這位上世紀80年代當過工人又做過記者的首富,還曾是娃哈哈口服液的海南、廣西兩地的總代理商,但第一桶金是來自於1993年創立的養生堂及其保健品龜鼈丸。

  三年后,農夫山泉正式成立。農夫山泉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養生堂的業務範圍也以醫療保健為基礎不斷延伸,並隨之形成了鍾睒睒財富版圖擴張脈絡的明暗線。

2000年,養生堂與廈門大學成立生物聯合實驗室,負責在后期將產品推向市場進行產業化開發;2001年,鍾睒睒砸下1710萬元接手了同樣與廈門大學有合作的萬泰生物前身95%的股權。

萬泰生物是一家主營體外診斷與疫苗研發生產的企業,核心產品為HPV疫苗,因為管理不善、資金短缺、新葯研發回報周期過長等因素自1991年成立后便一直處於控股權動盪之中。鍾睒睒成為控制人后,有了穩定資金支持的萬泰生物走上發展正軌,併成為其登頂首富的一大助力之一。

20204月,三度衝擊AIPO的萬泰生物終於得以上市,同年9月,農夫山泉也順利登陸港股。兩家上市平臺都由養生堂控股,直接持股比例均超五成,而鍾睒睒持有養生堂98.38%的股權。

隨着農夫山泉、萬泰生物兩大上市平臺獲得資本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鍾睒睒的資產亦水漲船高。憑藉HPV疫苗的熱度,萬泰生物2021年總市值達到1700億元以上,農夫山泉市值也攀升至6000億元以上,鍾睒睒也由此首次進入富豪榜前列,並一舉成為「榜一大哥」。

《星島》記者從企查查瞭解到,截至目前鍾睒睒對外投資直接持股的企業超過10家,主要包括養生堂、養生堂藥業、萬泰生物、農夫山泉,以及多家投資基金公司,間接投資的企業數量則多達345家。

鍾睒睒直接持股企業圖譜,來源:企查查

僅鍾睒睒絕對控股的養生堂就包含了對外投資的32家企業,以及超過155家的控制企業,涉及飲用水飲料、保健品、食品、藥品、化粧品、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房地產、金融、茶業等領域。 

養生堂有限公司投資企業圖譜,來源:企查查

最近的一個知名投資案例,來自於今年6月底泰國IF椰子水母公司IFBH在港交所上市。鍾睒睒旗下持股超30%的私募平臺道合承光認購了該公司84.68萬股,僅3天便浮盈逾1800萬港元,按持股比例算,鍾睒睒獲利超560萬港元。

千億資產版圖

2025年,鍾睒睒在《新財富500創富榜》中的身價超3624.1億元,雖未蟬聯首富,卻也僅次於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的4815.7億元。

但若橫向對比,鍾睒睒3600億元的身價實際已較2024年的4500億元縮水近千億。一方面是因為娃哈哈帶來的品牌輿論風波影響,但更重要的是,農夫山泉在較大基數下已出現業務增長乏力,萬泰生物也因疫苗集採降價及市場競爭等原因出現業績暴跌。

營收數字的變化,體現得更為直觀明瞭。2022年—2024年農夫山泉營收分別為367.47億元、470.85億元、470.63億元;同期萬泰生物的營收分別為112億、55億、22億元。

基於此,在鍾睒睒宣佈入股錦波生物后,不少行業人士認為養生堂旗下的化粧品、保健品等業務或可與之協同發展,從而實現增長破局。

申萬宏源分析師劉靖指出,養生堂旗下化粧品業務與錦波生物的醫美產品契合,且養生堂有1.4萬家化粧品網點,亦可助於彌補錦波生物在營銷渠道上的短板。

對此,開源證券、國泰海通證券等機構亦在研報中提到類似觀點:錦波生物的「醫療產品消費化」戰略需要渠道支撐,而養生堂的智能化生產線,可助力該公司實現規模化生產,且前者積累的300萬零售終端網絡,或可加速生物新材料向大眾消費場景滲透。

  在公告中,錦波生物亦明確表示,未來雙方的業務協同將集中在四大方面,包括市場與渠道賦能、產業化加速、技術研發融合和商業化能力提升,從而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曾有媒體統計發現,2020年上市至2024年,鍾睒睒及養生堂從農夫山泉及萬泰生物獲得的現金分紅累計達到277億元,其中來自農夫山泉的有266億元,來自萬泰生物的有11億元。

  將錦波生物納入商業版圖后,鍾睒睒未來能靠毛利率高達九成的醫美生意獲得多少財富增值,有待想象。

鍾睒睒持有股權的上市平臺最新營收規模情況,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