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17:02
(來源:諾安理財獅)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24日,半導體設備板塊持續走強,多隻相關ETF及個股迎來大幅上漲。面對節節攀升的行情,不少投資者難免生出「恐高」顧慮:這波上漲是否具有可持續性?背后究竟是哪些邏輯在驅動?今天,小諾家的基金經理劉慧影就來和大家一起拆解,半導體板塊為何能走出這般強勢表現。
一、核心結論:行情持續性具備強邏輯支撐
半導體板塊上漲並非短期脈衝,而是近期需求爆發、中期技術突破、遠期生態成型的三重邏輯共振,且均有實質性產業進展佐證。
二、近期驅動邏輯:AI存儲與設備的確定性行情(當前主線)
1. AI存儲需求爆發直接拉動產業鏈
隨着AI Agent等應用產生海量數據,存儲成為算力落地的核心瓶頸。這一需求精準覆蓋國內已突破的存儲器製造領域,直接推動存儲芯片、存儲設備企業業績釋放,構成板塊近期上漲的核心動力。
2. 設備環節迎來政策與交付雙重催化
半導體設備板塊已呈現 「量價齊升」態勢,背后是兩大支撐:
一是國產設備交付突破(國內某國產光刻機龍頭PVD設備出貨超1000台、國內某國產算力龍頭KrF塗膠顯影設備交付頭部晶圓廠);
二是政策加碼(大基金三期首投鎖定設備領域),華泰證券表示2026年國內設備國產化率將提升至29%,設備企業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 2026 年。
三、遠期破局邏輯:華為算力生態重構行業格局(核心增量)
1. 靈衢協議實現「通信反超」,破解萬卡集羣瓶頸
華為開源的靈衢全光通信協議,通過2.1微秒超低時延、TB級帶寬技術突破,使大規模集羣效率遠超國際競品:Atlas 950超節點互聯帶寬達 16PB,是英偉達H200的2倍以上,組網10萬卡以上時效率優勢顯著。更關鍵的是其「統一協議」特性——兼容英偉達、AMD 等異構芯片,如同「車同軌書同文」的產業標準重構,已吸引光模塊、交換機企業加入配套研發,形成自主可控的通信產業鏈。
2. 昇騰集羣規劃打開算力天花板
華為明確提出「2026 年底實現50萬卡集羣、遠期佈局百萬卡機櫃」的目標,依託Atlas 950/960超節點技術,可支撐萬億級大模型訓練需求。對比英偉達2026年NVL144產品,Atlas 950卡規模是其56.8倍,總算力是其6.7倍,這意味着中國AI模型迭代速度將大幅提升,東吳證券表示國產算力將向先進封裝、集羣設備傾斜,進一步拉動半導體設備需求。
參考文獻:
1、華泰證券 | 半導體設備:下半年中國市場「東昇西降」或加速,華泰證券科技研究,2025年09月23日
2、東吳證券 | 半導體設備點評:關注國產算力芯片發展,看好國產設備商充分受益,東吳機械團隊,2025年09月19日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本觀點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后可能發生改變,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保證,亦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投資者投資於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時,應認真閲讀《基金合同》《託管協議》《招募説明書》《風險説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文件及相關公告,如實填寫或更新個人信息並覈對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自己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產品。投資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資存在可能導致本金虧損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代表本基金業績表現。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擔。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