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外資機構集體看多做多港股 看好騰訊控股、比亞迪股份等公司

2025-09-25 07:18

阿里巴巴股價大漲、外資大行集體唱多、港股IPO基石投資者陣容豪華等一系列信息表明,國際資本正在重新審視並佈局港股。

9月中旬,美聯儲降息后,美元走弱、美債收益率下降,全球出現「再平衡」需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成為全球資金流入的熱門目的地之一。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在《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內地和香港新股市場回顧與展望》的報告中稱,隨着美聯儲展開降息周期,預計將有更多海外資金尋求佈局亞洲高成長投資目標,涵蓋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市場。

更關注中國資產

美聯儲降息為全球流動性松綁,也為港股市場注入動能。景順全球市場策略師團隊認為,由於美聯儲在通脹仍高於目標水平的情況下降息,美元可能進一步走弱,這或將利好大宗商品和非美元資產,尤其是新興市場。

東吳證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陳夢認為,美聯儲降息短期會利好港股上行,外資關注中國資產,中期漲幅仍取決於企業基本面回升情況。

港股市場流動性改善成效顯著。數據顯示,2025年8月底,香港證券市場市價總值為46.6萬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31.8萬億港元上升47%。

除流動性支撐外,港股極具吸引力的估值「窪地」屬性成為吸引國際資本的核心原因。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上市業務華北及華西區主管合夥人任紹文表示,大量的海外資金持續流入香港,大幅推動香港股市的成交,進而帶動估值回升。

國泰海通證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吳信坤認為,港股紅利資產「濤聲依舊」,在低利率、政策鼓勵、長線資金入市的背景下,仍具長期配置價值。

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表示,海外交易型投資者對中國的關注度持續提高,對港股的投資信心增強。

多渠道加大配置力度

今年以來,港股科技股領漲。截至9月24日,恆生科技指數漲幅超41.5%。9月17日,阿里巴巴港股總市值重回3萬億港元。

在美聯儲降息的宏觀背景下,外資持續流入中國資產。

從一級市場來看,國際長線資金積極認購港股IPO項目的基石投資部分。今年以來,寧德時代、恆瑞醫藥、藍思科技等龍頭股在港IPO均受到國際長線資金搶籌。即將於9月30日在港上市的紫金黃金國際,此次IPO吸引了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高瓴旗下的HHLRA基金、貝萊德基金、施羅德基金等基石投資者,陣容豪華。

從二級市場來看,外資機構搶籌優質港股資產。據華泰證券統計,全球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口徑下,截至9月17日,外資淨流入境外中資股18.6億美元,創去年11月份以來單周新高。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介紹,外資流向也會受匯率變化影響,EPFR數據顯示,外資在人民幣升值階段普遍流入港股,且在人民幣升值后半程流入速度更快。

外資機構還借道ETF積極進行佈局。進入下半年以來,外資機構對港股科技、醫藥、消費、高股息類ETF表現出較強的配置意願。例如,港股科技50ETF、港股醫藥ETF等,因其成分股覆蓋優質科技和醫藥企業,成為外資機構增配的重點對象。

隨着港股公司在2025年中期業績披露完畢,AI、互聯網、創新葯等板塊表現出強勁增長動能。與此同時,外資大行近期集體唱多數只知名港股上市公司。花旗、里昂等外資大行紛紛發佈報告,重申對騰訊控股、比亞迪股份等公司的「買入」或「跑贏大市」評級。

中信建投研報認為,外資機構不斷上調港股公司評級,看好中國資產,未來外資有望持續流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