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17:20
本周,韓國與特朗普政府的貿易談判受政治不確定性影響愈發舉步維艱,這引發投資者擔憂 —— 他們擔心韓國最終可能要麼簽署一份不利的協議,要麼乾脆無法達成協議。
周四,韓元兑美元匯率跌破 1400:1 這一具有心理意義的關口。市場將該關口視為韓國當局抵禦韓元空頭投機的 「紅線」,而此次跌破則為韓元進一步貶值打開了空間。
本周,韓國總統李在明於周一表示,若韓國接受美國提出的向美投資 3500 億美元的要求,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將需要與美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此后,韓元拋售勢頭進一步加劇。
李在明的擔憂引發了公眾對 「美國訴求可能引發韓國金融危機」 的憂慮 —— 類似 1997 年韓國經歷的危機;也有人擔心這可能導致貿易協議徹底告吹,而這對韓國這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而言,將是一次重大的競爭性打擊。
KB 證券(KB Securities)的李相範(Lee Sang-beom)表示:「若按照美國要求的直接資金流動形式達成協議,每年將新增約 1000 億至 1200 億美元的美元需求,這將對美元兑韓元匯率形成顯著的上行壓力(即韓元貶值壓力)。」
KB 證券估算,若未達成貨幣互換協議,未來三年內向美國直接投資 3500 億美元,可能導致韓元兑美元匯率每年貶值 100 韓元。
這也是李在明總統呼籲韓國央行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建立外匯互換額度的部分原因 —— 類似日本央行與美聯儲已有的互換機制。
然而,花旗集團(Citigroup)經濟學家金珍旭(Kim Jin-wook)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 「不太可能同意韓國央行與美聯儲之間建立無限制的互換額度,因為美聯儲更可能建議採用‘外國和國際貨幣當局回購工具’(FIMA Repo Facility)」。他提到的這一工具是一種替代美元流動性機制,外國央行可通過抵押所持美國國債獲取美元。
韓國財政部一名官員及韓國央行外匯部門負責人均拒絕對此置評。
目前,韓美雙方在 「3500 億美元投資基金的結構設計」 上陷入僵局。此前,雙方已原則上同意設立該基金,作為更廣泛貿易協議的一部分 —— 該協議將韓國輸美商品關税上限設定為 15%。
若協議未能最終敲定,韓國輸美商品可能面臨 25% 的更高關税(而非協議約定的 15%)。這將使韓國商品對美國消費者而言價格更高,而來自日本和歐洲的競爭商品僅需繳納 15% 的關税。
過往危機的陰影
儘管韓國在推動韓元國際化方面取得了一些小幅進展,但 20 世紀 90 年代末外匯危機的記憶,使得韓國官員難以放寬嚴格的外匯管制。
與日元不同,韓元沒有離岸市場,且韓元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佔比約為 2%,遠低於日元的 17%。
韓國曾有彈劾總統的歷史,這也在影響當前貿易談判相關的政治考量。
儘管李在明面臨的彈劾風險較低,但他曾公開表示,自己面臨着 「將國家利益置於首位」 的壓力。
眼下,許多韓國民眾已對美國佐治亞州針對韓國企業的移民突擊檢查感到憤怒,若此時爆發金融危機,可能會迅速在其支持羣體內部引發反對聲音。
韓國方面表示,3500 億美元的投資應採取 「投資 + 政策性金融機構貸款擔保」 相結合的形式。
另一方面,美國要求韓國接受與日本協議中類似的條款 —— 在該條款下,日本同意在美國選定項目后 45 天內完成資金轉移。
明知大學(Myongji University)教授金泰煌(Kim Tae-hwang)表示:「李在明總統在講話中提到,若接受此類協議,自己可能面臨彈劾,以此表明目前的協議條款無法接受。」 他補充稱,鑑於執政黨在議會中佔據多數席位,李在明遭彈劾的風險實際上並不大。
目前,政治與金融風險交織,給這份潛在的貿易協議蒙上陰影 —— 許多投資者認為,無論協議結果如何,對韓國經濟而言都是 「雙輸」 局面 —— 這進一步加劇了韓元面臨的壓力。
一位不願具名的韓國本地外匯交易員表示:「若市場將 3500 億美元資金外流的預期納入定價,韓元兑美元匯率很容易跌至 1450:1。目前由於不確定性,匯率走勢不穩;一旦資金開始轉移,韓元必將立即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