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收盤(09.25) | 恆指收跌0.13% 科技股多數上揚 海外礦端擾動刺激銅業股走強

2025-09-25 16:41

智通財經APP獲悉,港股今早震盪走高,恆科指一度漲近2%,午后,三大指數掉頭向下,恆指轉跌,恆科指漲幅縮至不足1%。截止收盤,恆生指數跌0.13%或33.97點,報26484.68點,全日成交額為3148.9億港元;恆生國企指數漲0.01%,報9444.22點;恆生科技指數漲0.89%,報6379.19點。

招商證券香港指出,在戰術資產配置上採取 「三大進攻」,即積極挖掘科技、有色和非銀三大板塊的彈性和投資機會;在戰略資產配置上維持「兩大底倉」,長線資金可配置「困境反轉」策略(以必需消費等行業為代表)及高股息策略的相關標的。

藍籌股表現

小米集團-W(01810)表現亮眼。截至收盤,漲4.48%,報59.45港元,成交額193.08億港元,貢獻恆指72.84點。小米17系列將於今晚7點正式發佈,共推出三款機型:小米17、小米17 Pro、小米17 Pro Max。今早,小米澎湃OS官方微博正式宣佈,小米17系列將首發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此外,大和研報引述小米管理層指,公司營收目標在三年內達成7000億元人民幣。

其他藍籌股方面,紫金礦業(02899)漲5.13%,報31.16港元,貢獻恆指13.6點;京東集團-SW(09618)漲3.46%,報137.6港元,貢獻恆指12.65點;海爾智家(06690)跌4.79%,報25.06港元,拖累恆指4.82點;恆生銀行(00011)跌3.13%,報114.5港元,拖累恆指4.4點。

熱門板塊方面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揚,小米漲超4%,京東漲超3%,百度漲超2%,快手、騰訊均有漲幅。海外銅礦生產擾動推升銅價,銅業股今日爆發,洛陽鉬業大漲11%;汽車股多數走高,零跑汽車漲近7%;近期人形機器人催化頻出,機器人概念股再度活躍;芯片股延續近期漲勢,華虹半導體漲超4%;創新葯、AI概念股上揚。另一邊,家電、加密貨幣概念、內銀股跌幅居前。

1. 銅業股漲幅居前。洛陽鉬業(03993)漲11.73%,報14港元;中國有色礦業(01258)漲10.99%,報13.43港元;五礦資源(01208)漲8.89%,報6.25港元;江西銅業股份(00358)漲7.74%,報26.72港元。

海外銅礦生產擾動推升銅價。美國礦業巨頭Freeport McMoRan印尼子公司Grasberg礦山發生致命泥石流事故,這座全球第二大銅礦因事故暫停生產。Freeport預計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恢復事故前的生產水平,2026年銅金產量較此前預期下降約35%。花旗分析師Alexander Hacking等在報告中指出,Grasberg礦山佔全球銅供應的約3%,因此,四季度的總損失將影響全球供應的3%;到2026年35%的損失將影響全球供應的約1%,這將對銅價構成支撐。

2. 機器人概念股多數走高。截至收盤,極智嘉-W(02590)漲8.72%,報28.68港元;金力永磁(06680)漲6%,報22.26港元;優必選(09880)漲2.68%,報140.8港元;越疆(02432)漲3.53%,報63港元。

近期人形機器人催化頻出。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樂成近日在第25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開幕式上表示,「十五五」時期將開闢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賽道,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此前科技部部長陰和俊表示,正在推動人形機器人在汽車製造、物流搬運、電力巡檢等場景加速落地應用,為未來萬億級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東方證券指出,今年三季度以來有關人形機器人量產的信息增多,從海外看,特斯拉目標未來5年內產量達到每月10萬台,且將累計交付100萬臺機器人定為激勵計劃的重要目標之一。從國內看,國內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優必選、智元、宇樹等多家龍頭公司獲得億元級別訂單,智元、天太機器人的出貨量和訂單也突破萬台。該行認為目前正處於人形機器人從初期到走向量產的拐點時刻,行業大單頻出,反映行業景氣度加速上升。

3. 芯片股再度活躍。截至收盤,華虹半導體(01347)漲4.74%,報66.25港元;貝克微(02149)漲2.08%,報56.55港元;晶門半導體(02878)漲1.92%,報0.53港元;中芯國際(00981)漲0.07%,報76.8港元。

在9月24日舉行的2025杭州雲棲大會上。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表示,正在積極推進3800億元的AI基礎設施建設,並計劃追加更大投入,對比2022年,到2032年阿里雲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將提升10倍。高盛指出,中國AI芯片的長期需求增長前景將更加明朗,這將使中芯國際等領先的國內代工廠受益。此外,近期有市場消息稱,臺積電正在計劃對其3納米制程和2納米制程的工藝節點進行漲價,其中2納米制程價格相比3納米或至少上漲50%。

熱門異動股

1. 中國光大控股(00165)再度攀升至收盤,漲25.89%,報12.79港元。

根據國泰海通證券研報,在基金管理領域,光大重點投資科技領域公司,自21年以來,新成立基金全部面向高科技領域。公司近年來投資典型案例中包括盛美半導體、上海微電子等。不過,國泰海通證券在研報中提示,以上公司為歷史投資項目,部分項目可能已經退出。

2. 一脈陽光(02522)放量大漲至收盤,漲14.08%,報17.83港元。

2025阿里雲棲大會期間,由一脈陽光孵化的人工智能企業影禾醫脈聯合阿里雲正式發佈「醫學影像大模型智算一體機MIIA-X1」。MIIA-X1以「影禾覓芽」基座模型為智能核心,搭載阿里雲AI Stack一體機硬件,結合一脈陽光的影像數據資源與臨牀場景入口,形成技術端「數據-模型-算力-應用」,商業端「軟件+硬件+服務」一體化交付模式,賦能醫院快速構建本地化AI能力,支持科研數據治理、模型微調與臨牀工具開發。

3. 寧德時代(03750)創上市新高至收盤,漲5.14%,報532港元。

摩根大通近期發佈的一份研報將寧德時代-H的評級由中性上調為增持。摩根大通表示,過去一個月,中國電池價值鏈出現顯著上漲。摩根大通認為,寧德時代的儲能電池需求超預期,導致供應緊張及價格上漲,因此將其2025年至2026年的盈利預測上調約10%,為市場最高預期。

4. 奇瑞汽車(09973)首掛上市至收盤,漲3.8%,報31.92港元。

9月25日,奇瑞汽車正式登陸港交所主板,成為近年來最大規模車企IPO。公開資料顯示,自1997年成立以來,奇瑞始終堅持引領行業創新和深耕國際市場,為全球用户提供高品質的乘用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的全球乘用車銷量計算,奇瑞是中國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車公司。

5. 京東集團-SW(09618)温和上揚至收盤,漲3.46%,報137.6港元。

在2025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京東CEO許冉宣佈京東未來三年將持續投入人工智能發展,帶動萬億人工智能生態規模,同時開放京東場景,服務具身智能企業模型訓練及應用測試等。此外,許冉表示劉強東已成為京東探索研究院院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