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16:24
隨着 AI 技術向消費終端快速滲透,AI 眼鏡正成為繼智能手機、智能手錶后的下一代潛力品類。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鏡(Smart Glasses)出貨量同比暴增 110%,其中 AI 賦能的智能眼鏡佔比高達 78%,遠高於 2024 年上半年的 46% 與下半年的 66%,展示出行業的轉折性躍升。專業機構預測,隨着價格門檻降低與應用生態完善,全球 AR 眼鏡市場將在 2-3 年內突破千萬級出貨量,而光學顯示系統作為核心部件(佔設備成本 40%),正成為產業鏈競爭焦點。
9月份,光峰科技、利亞德、歌爾股份、京東方、華燦光電、新相微、豪威集團、歌爾股份、聚辰股份、佳禾智能、立訊精密、藍思科技等A股上市公司紛紛通過投資者互動平臺、機構調研、業績説明會等渠道披露智能眼鏡相關業務最新進展。
光峰科技:打造地表最強「一拖二」AR光機
9月11日,光峰科技與谷東智能在光博會(CIOE)上舉辦聯合發佈會,正式推出業內首創的「LCoS(硅基液晶)+ PVG光波導」「一拖二」AR眼鏡光學解決方案,恰好精準命中行業痛點,為市場爆發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該方案以「單光機驅動雙目顯示」為核心架構,也就是採用一個光機,通過特殊的光學設計,將光機輸入的光獨立輸送到眼鏡的左右目鏡片,最后實現雙目獨立顯示。在形態與功耗控制上,蜻蜓G1光機單目體積約為0.35cc,這種小巧的光機形態更易適配眼鏡設計,另外,與傳統的「一拖二」方案相比,蜻蜓方案支持鏡面角度設計,同時外觀也更符合眼鏡形態,這些特點極大地提升了AR眼鏡的佩戴舒適性和便攜性;典型應用場景下,單目光源功耗約為55nit/mW,100%APL總功耗約為100mW(雙目總功耗+硬件功耗)。
該方案不僅全方位升級用户體驗,更有望顛覆AR眼鏡當前的價格體系,傳統雙光機方案需為左右眼分別配備一套獨立光機系統,直接導致硬件成本居高不下;而 「一拖二」 方案僅需一個光機,核心顯示單元數量減半,大幅精簡物料成本與組裝複雜度,將終端產品價格拉至1500-2000元區間,為行業實現千萬級量產目標按下「加速鍵」。
利亞德:Micro LED+AI 雙引擎驅動,B 端場景率先落地
作為 LED 顯示領域的龍頭企業,利亞德在 AR 賽道的技術積累正逐步轉化為產品競爭力 —— 其融合 Micro LED 顯示技術與 AI 大模型的 AR 眼鏡已完成研發衝刺,進入最終驗證階段,預計 2025 年 10 月正式推向市場,優先服務於文旅、醫療、企業辦公等 B 端行業客户。
據透露,利亞德AR 眼鏡實現了 「硬件革新 + 軟件智能」 的雙重突破。在顯示技術層面,利亞德採用自主研發的光波導顯示方案,搭配最新研發的 Micro LED 微顯示屏,相比傳統 Micro OLED 技術,不僅在户外強光環境下保持高亮度清晰顯示,更將整機重量控制在 49 克,實現 「全天候佩戴」 的舒適度提升。
智能交互方面,該產品內置微處理器並深度對接 AI 大模型,突破了傳統 AR 設備功能單一的侷限。用户可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實現會議記錄自動生成、多語言實時翻譯、智能提詞等功能,而 AI 驅動的圖像識別與環境感知技術,更讓設備具備物體追蹤、內容自適應優化等進階能力。
利亞德為這款 AR 眼鏡制定了清晰的商業化路線圖。上市初期將聚焦 B 端行業客户,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在文旅文博領域,結合虛擬動點的空間數據能力打造沉浸式導覽體驗;在醫療場景中,輔助進行遠程診斷與手術培訓;企業級市場則瞄準智能會議與遠程協作需求。這一策略與其在具身智能領域的佈局形成協同 —— 此前虛擬動點已為宇樹機器人賦能 「雲岡舞」 演繹,積累的動作捕捉與空間計算技術可無縫銜接至 AR 眼鏡的行業應用。
此外,面向文旅展陳等商用場景,利亞德和Rokid聯名款AR眼鏡支持顯示、拍攝、擴聲和AI導覽等功能,有望代替傳統收音機、耳機等旅遊導覽設備,帶來文旅運營服務體驗的升級。
京東方華燦首款AR解決方案:Micro LED 0.13「 顯示模塊亮相
京東方華燦光電自主研發的 0.13 英寸 Micro LED 顯示模塊在 2025 年 9 月京東方全球創新合作伙伴大會上亮相。該產品具有低功耗、高亮度及外觀良率、高均勻性等特點,峰值亮度達400W nit。在微顯示器件製造方面,模塊採用領先的高精度低損傷加工工藝及光型調控技術,不僅實現高品質顯示效果,也具備了批量化生產能力,代表京東方華燦Micro LED金灣工廠在技術和工藝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目前,該產品已可全面滿足客户需求,並正式開放供樣與送樣。
此外,京東方華燦參與開發的6.2寸全綵HUD是展會上又一大亮點,採用自研的Micro RGB HUD顯示芯片,顯示性能顯著提升,實現高清影像效果,可廣泛應用於智能車用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方華燦光電通過參股Micro LED廠商JBD,間接成為阿里巴巴夸克 AI 眼鏡供應商,為其進階版 AR 眼鏡提供全綵 Micro LED 顯示模組,良品率超過 99.99%,顯著提升了眼鏡的視覺清晰度和色彩表現。阿里夸克 AR 眼鏡計劃於 2025 年 10 月正式上市(代工廠立訊精密日前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中透露:「無錫工廠已完成夸克 AR 眼鏡產線的三期擴產,目前月產能達 30 萬台,完全滿足十月上市的首批訂單需求。」),華燦光電作為核心供應商將直接受益於訂單增長。
新相微:AR 眼鏡新品逐步導入,為華燦光電Micro LED 模塊提供驅動芯片
在新業務佈局上,新相微圍繞 「高端顯示芯片國產化」 的戰略目標,積極拓展顯示芯片消費新場景、挖掘新增長點。目前,面向智能手機領域的 AMOLED 顯示驅動芯片、觸控芯片,面向車載顯示與電視領域的時序控制芯片,以及面向 AR 眼鏡的微顯示相關產品已陸續完成開發,並逐步導入市場。
通過持續擴充產品矩陣,新相微將實現從智能穿戴到車載顯示的多場景覆蓋,產品品類較去年同期增加多個型號。在客户拓展方面,公司成功導入多家面板廠商供應鏈。未來隨着新產品的技術突破和市場放量,新產品線有望在未來成為推動公司業績持續提升的核心動力之一。
在MicroLED 芯片產品方面,新相微開發出業界領先的12inch wafer,720*480 分辨率,0.13inch panel,高集成度、低功耗、穩定性好。該產品主要應用AR眼鏡領域。據悉,新相微為華燦光電的 Micro LED 模塊提供驅動芯片,兩者共同解決了光損高、色域窄等行業痛點。
豪威集團:LCoS單片全綵微顯示屏供應Meta 首款AR眼鏡
豪威集團近日在官微透露,公司LCOS產品獲得頭戴式智能眼鏡設備行業龍頭公司的量產導入,加速尖端XR技術的創新和部署。業內人士猜測,應該是Meta 首款AR眼鏡Ray-Ban Display供應 LCoS 單片全綵微顯示屏(分辨率 648×648),為設備提供全綵顯示能力。Meta 在 Connect 2025 大會提及了豪威為 LCoS 供應商。根據天風證券預測,Meta Ray-Ban Display 生命周期內(2 年)出貨量預計 15-20 萬台,雖規模有限,但作為 Meta 首款全綵 AR 眼鏡,其技術路徑將為后續產品奠定基礎。
據悉,Meta Ray-Ban Display光學系統採用LCoS + 陣列光波導組合:豪威的 LCoS 芯片提供全綵顯示能力,Lumus 授權的陣列光波導技術則實現高效光傳輸(光效超 10%)和低雜散光控制,兩者結合解決了傳統衍射光波導光效低、彩虹效應明顯的問題。
歌爾股份增資4億:賦能微納光學佈局,鞏固 VR/AR 賽道競爭力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241,證券簡稱:歌爾股份)公告表示擬通過 「換股交易 + 現金增資」 兩步走的方式,對控股子公司歌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歌爾光學」)實施戰略增資,其中公司自身將出資 2 億元,與寧波舜宇奧來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寧波奧來」)共同為歌爾光學注入 4 億元資金,以強化其在微納光學領域的佈局,助力虛擬 / 增強現實(VR/AR)、智能眼鏡等精密光學業務發展。
在換股交易階段,歌爾光學將通過增發 52,951.15 萬元註冊資本的方式,收購舜宇奧來微納光學(上海)有限公司與舜宇奧來微納光電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合稱 「上海奧來」)100% 股權。交易完成后,歌爾股份對歌爾光學的持股比例將從原 56.6560% 降至 37.7707%,雖仍為第一大股東。
現金增資環節,歌爾股份與寧波奧來將分別向歌爾光學增資 2 億元,合計增資 4 億元,用於認購歌爾光學新增註冊資本 11,128.12 萬元(雙方各認購 5,564.06 萬元),剩余資金計入資本公積。值得注意的是,歌爾光學其他股東均已放棄本次增資的優先認購權。本次增資完成后,歌爾股份對歌爾光學的持股比例將回升至 38.5713%,進一步鞏固第一大股東地位,歌爾光學註冊資本也將增至 169,981.57 萬元
佳禾智能:收購德國拜雅,為 AR/AI 眼鏡業務注入新動能
佳禾智能收購德國拜雅案近日獲得股東大會批准。佳禾智能全資子公司佳禾國際(Cosonic International Pte. Ltd.)擬出資約10 億元人民幣收購德國 beyerdynamic GmbH & Co. KG(簡稱 「拜雅 / BD KG」)100% 有限合夥權益、其母公司 BD Verwaltungs-GmbH 100% 股權,及股東借款。
正在推進中的德國拜雅收購案為 AR/AI 眼鏡業務注入新動能。拜雅在高端專業音頻領域的百年技術積澱,有望與佳禾智能的 AR 硬件形成協同效應,特別是在空間音頻、降噪算法等關鍵技術上的融合,將顯著提升 AR 眼鏡的沉浸感和交互體驗。公司計劃在完成收購后,推動雙方在研發、生產、渠道端的全鏈條協同。
產業鏈投資佈局成效初顯。佳禾智能通過參股工業級 AR 眼鏡龍頭瑞歐威爾、消費級 AR 核心部件廠商瓏璟光電等企業,構建起覆蓋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的產業生態。這種生態佈局不僅保障了供應鏈穩定性,更促進了技術交流與創新,使公司能快速吸收行業前沿技術成果。
從財務表現看,智能穿戴設備已成為佳禾智能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2025 年上半年,該板塊營收佔比從去年同期的 6.4% 提升至 10.08%,對應營收 1.01 億元,同比增幅超 28.76%,且毛利率顯著高於傳統聲學產品。隨着 AR/AI 眼鏡出貨量的持續增長,這一比例有望在未來 2-3 年進一步提升至 20% 以上。
立訊精密:新一代全綵 AR 眼鏡亮相,PVG 單綠 AR 眼鏡量產落地
立訊精密在 2025 年 9 月舉辦的第 26 屆深圳光博會上展示了新一代全綵 AR 眼鏡,採用雙芯片架構(高通 AR1 + 恆玄 BES2800),支持 Andriod 和 RTOS 雙系統協同工作,在保障 AI 算力的同時將續航延長至 12 小時以上。該產品搭載索尼 IMX681 圖像傳感器,支持 EIS 防抖與秒級抓拍功能,配合全綵 Micro LED + 全綵 SRG 刻蝕衍射光波導方案,實現雙目異顯效果,峰值亮度達 6000 尼特,光通透率 99%,重量控制在 60 克以內。聲學方面,採用大單元雙揚聲器與 5 陣列麥克風,自研降噪算法可在嘈雜環境中保持語音清晰度。
與東南大學、平行視界聯合開發的PVG 偏振體全息光波導 AR 眼鏡已進入量產階段。該產品專為户外場景設計,通過偏振複用技術將光效提升 200%,前向漏光降低 80%,製備成本僅為傳統 SRG 技術的 1/3。實測數據顯示,其重量僅 45 克,支持實時翻譯、智能提詞等功能,適用於工業巡檢、遠程協作等專業領域。
作為阿里夸克 AR 眼鏡核心代工廠,立訊精密無錫工廠已啟動 50 萬台產能爬坡,採用全自動化產線實現 98.7% 的整機組裝良率,配套華燦光電 Micro LED 模組供樣周期縮短至 7 天。通過參與 Meta Quest 3 交互場景開發積累的技術經驗,立訊精密切入 Meta 新一代消費級 AR 眼鏡 Celeste 的供應鏈,負責傳感器集成與部分光學組件組裝,預計 2025 年第四季度開始批量供貨。承接星紀魅族 StarV Air AR 眼鏡整機組裝業務,2025 年出貨量預計突破 10 萬台,單機價值量超 2000 元。
藍思科技:AI眼鏡下半年量產加速
近日,藍思科技(證券代碼:300433)在 投資者關係活動中披露,公司圍繞 AI 時代智能硬件製造戰略,在AI 眼鏡等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智能汽車與座艙等核心領域均取得關鍵進展,多項業務將在下半年進入量產加速期,為公司整體盈利提升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 AI 硬件賽道的核心佈局方向,藍思科技在 AI 眼鏡領域已實現 「核心供應商 + 整機組裝」 雙重卡位。據披露,公司不僅是北美大客户第一代智能頭顯的外觀結構件核心供應商,還為其他北美頭部 AI 眼鏡客户提供導光模組、Mic 模組、藍寶石攝像頭蓋板等高精度功能模組及精密結構件,深度參與全球高端 AI 眼鏡供應鏈。
在國內市場,藍思科技是 Rokid 全系 AI 眼鏡的整機組裝合作伙伴,覆蓋從光學鏡片到整機組裝的全鏈條服務。儘管湘潭藍思此前為 Rokid AI 眼鏡投入較多研發費用,短期對利潤略有影響,但隨着 AI 眼鏡下半年加速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疊加客户旗艦手機新品發佈與備貨需求,湘潭園區當前在手訂單充足,盈利狀況將持續改善。
據瞭解,藍思科技為Meta 首款AR眼鏡Ray-Ban Display的獨家核心光學部件供應商,提供三大關鍵產品:自由曲面光波導支架、0.7mm 超薄微晶玻璃蓋板、鏡腿複合結構件,直接影響設備的光學性能與輕薄化設計。
水晶光電上半年:汽車電子AR + 營收激增79%,錨定下一代終端賽道
汽車電子 AR + 成為水晶光電上半年最亮眼的增長極:實現收入 2.41 億元,同比激增 79%;毛利率大幅提升 16.79 個百分點至 25.24% ,主要受激光雷達視窗片等高毛利車載元件拉動。
水晶光電透露,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 「反內卷」 趨勢顯現,有望緩解車載業務價格壓力;同時海外佈局成效初顯 ——2023 年在德國斯圖加特設立辦事處后,已與多家海外主流車廠達成合作,合作範圍從 HUD(抬頭顯示)延伸至光學全品類。
隨着明年海外客户及 Lcos 方案 AR-HUD 量產,該板塊中長期收入與利潤增長空間將進一步打開。此外,公司 AR-HUD 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份額已連續多年穩居行業前三,上半年增長主要受益於行業滲透率提升。
董事兼副總經理劉風雷指出,AR當前正迎來 AI 驅動的爆發拐點,而 AR 眼鏡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后的 「下一代移動終端」。
從技術路線看,當前 AR 光學主流技術為反射光波導(GWG)與表面浮雕光柵(SRG):GWG 憑藉大視場角、低漏光、高能量效率及適配近視用户的優勢領先,但面臨規模化製造瓶頸;SRG 則在色彩均勻性、半導體工藝難度上挑戰較大,大視場角場景量產仍存障礙。水晶光電認為,AR 眼鏡引爆市場需滿足 「輕薄設計、全天候使用、低消費者門檻」 三大要素,行業正加速推進高性能、低成本量產方案。
水晶光電在 AR 領域已深耕十余年:2011 年與 Lumus 合作,2019 年攜手 Digilens 佈局體全息光波導,目前體全息光波導已實現北美商用小批量量產;業務覆蓋顯示系統(光波導片)、投影單元(光機光學元件)及攝像頭等光學零組件,核心優勢集中在全球領先的鍍膜技術、突出的冷加工與自動化量產能力,以及端到端的光學設計與測試能力。
聯合光電:明確AR眼鏡發展路徑,鎖定逸文科技深化AR合作
在 AR 眼鏡業務發展路徑上,聯合光電清晰規劃了技術與產能佈局方向:公司將重點構建涵蓋 AR 光機、光波導片貼合等整機組裝關鍵環節的工藝體系與設備能力,通過自主技術突破與產業鏈整合,為下游客户提供高性價比、高性能的 AR 眼鏡相關產品支持,致力於在快速增長的 AR 光學賽道中佔據有利位置。
針對 「為何選擇逸文科技作為 AR 眼鏡領域合作對象」 的疑問,聯合光電從雙重維度給出解答:一方面,雙方在 AR 相關技術路徑與應用場景上高度契合,具備戰略協同與技術互補的核心優勢,為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公司通過以有限合夥人(LP)身份參與的投資基金,已持有逸文科技部分股權,這一股權紐帶進一步強化了雙方的合作黏性與戰略一致性,確保合作高效推進。
隨着 AI 技術向消費終端深度滲透,AI 眼鏡已從 「概念探索」 邁入 「量產攻堅」 的關鍵階段。全球出貨量上半年同比激增 110%,中國市場增速更是突破 100%,印證了行業對其 「下一代智能終端」 潛力的判斷。
責任編輯:郭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