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海內外AI敍事共振強化 資金共識聚焦港股科技行情

2025-09-25 16:00

財聯社9月25日訊(編輯 馮軼)本周以來,港股市場上的AI熱度驟然升級。

花旗在最新的研報中上調了阿里巴巴的目標價,並指出公司增加了人工智能支出,隨着人工智能雲需求的上升預計數據容量將增加10倍。

此外,今日港股還有多家AI產業鏈相關公司集體走強,涉及芯片、算力、應用、智能硬件等多個領域,熱度可謂全面擴散。

image

其中,小米一度大漲逾5%,機構分析稱其未來計劃計劃利用AI模型提升各類產品功能並降低營運成本,推進AI商業化閉環。

京東則宣佈未來三年將持續投入人工智能發展,帶動萬億人工智能生態規模,盤中漲超4%;快手、美圖等已有成功商業化AI產品的生態企業也跟風走強。

綜合來看,目前聚焦科技行情已經成為市場的短期共識。

Wind數據還顯示,截至9月23日,恆生科技ETF易方達(513010)連續20個交易日獲淨流入,合計超40億元;港股通互聯網ETF(513040)則連續32個交易日獲淨流入。

另一方面,近期海外AI產業鏈也是大動作不斷,OpenAI、英偉達行業巨頭瘋狂「押注」。

消息面上,英偉達公司計劃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雙方共建數據中心,規模至少為10吉瓦。此前OpenAI還與甲骨文簽署了雲計算合作協議,向甲骨文購買鉅額算力。

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更是表示,他將堅定投入大量資金,以確保Meta公司能夠牢牢抓住人工智能這一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扎克伯格還提到,如果最終浪費掉幾千億美元,那肯定會是非常不幸的事情。但他認為在人工智能熱潮中掉隊帶來的風險實際要更高。

事實上,扎克伯格的這一表態,也是諸多科技巨頭對AI大舉投入的重要考量之一。由此而引發的AI軍備競賽,也是資本市場熱衷參與的主要邏輯。

民生證券研究還指出,AI產業的下半場,已經從模型的比拼,進入到基礎設施的全面擴張。

另據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日發佈的《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AI)IT總投資規模為3159億美元,並有望在2029年增至12619億美元,五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31.9%。

可以看到隨着頭部企業大規模的資本指出,AI投資的爆炸性增長也有望持續拉動行業景氣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