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吳證券-汽車行業:2025年主流車企城市NOA試駕報告—9月上海篇-250925

2025-09-25 14:38

(來源:研報虎)

核心結論

  2025年是汽車智能化拐點之年,開啟3年周期推動國內電動化滲透率實現50%-80%+的躍升,整車格局迎來新的重塑階段。頭部智能駕駛主機廠/方案供應商已實現包括環島、掉頭等複雜場景的城市NOA落地體驗,並完善車位到車位、場景理解等高階功能,加強Corner Case的處理能力,提升乘客與安全員的駕駛體驗。

  本報告進行了大樣本集中路測以及小樣本深度路測兩種形式,從場景實現、接管頻率、舒適性等維度對小鵬、尊界、理想、蔚來、小米、騰勢、魏牌藍山、極氪、特斯拉、奧迪共10家智能駕駛主機廠/方案供應商的智駕體驗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橫截面評價。由於主觀尺度、實際路況、安全員對智駕的信任度等因素的限制,本報告不涉及具體車企/方案供應商的智能化能力排序(表格先后順序不代表排序情況),也不涉及具體車企/方案供應商的投資建議。

  相比2025Q1,2025Q3各家車企智駕能力均有提升,絕對差距呈現不斷縮小趨勢。1)Q1第一梯隊主機廠/方案供應商實現全場景NOA並不斷優化細節體驗;處於底層架構切換期,具體落地效果仍需等待Q4迭代驗證。2)Q1第二梯隊主機廠/方案供應商不斷完善例如環島、掉頭等城市斷點場景,多數路測接管次數明顯減少且向第一梯隊趨近。

  新勢力自研方陣智駕表現亮眼,各主機廠/方案供應商未來半年預計密集迭代,整體體驗存在較大變化可能。1)小鵬/華為/理想依舊穩居第一梯隊,小鵬自研圖靈芯片上車,本地有效算力2250TOPS+VLA車端部署,行駛邏輯更流暢;華為ADS4.0搭載WEWA架構,實現全模態感知及全場景貫通NCA,舒適性體驗更好;理想切換VLA架構,具備邏輯推理能力,COT進一步提升模型可解釋性,語音控車上車,深度路測接管次數顯著下降。2)蔚來/小米快速跟進,達到類第一梯隊水平,實現從「基本能用」向「好用」的跨越,蔚來NWM世界模型表現超預期;小米1000萬Clips端到端+VLM版本OTA升級,複雜場景應對能力增強。

  風險提示:全球AI技術創新低於預期;國內L3智能化滲透率低於預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