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方電氣漲1.01%,成交額5.47億元,近5日主力淨流入-1.24億

2025-09-25 15:01

9月25日,東方電氣漲1.01%,成交額5.47億元,換手率1.42%,總市值656.74億元。

異動分析

雅下水電概念+抽水蓄能+超超臨界發電+核電+新能源汽車

1、根據2023年10月9日官微:10月9日,東方電氣西藏林芝產研基地正式開工建設,項目推進會在西藏林芝召開。該基地是世界首個高原水電機組產研基地,是中央企業、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具體實踐,對服務國家加快西南水電基地建設,推進我國高水頭大容量巨型衝擊式水電機組自主研發和工程應用,助力西藏加快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培養水電開發人才等具有積極意義。

2、公司一直關注並重視抽水蓄能市場,公司在抽水蓄能水電市場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代表着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抽水蓄能機組、白鶴灘1000MW混流式機組水輪機正有序推進。

3、公司作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中國發電設備製造行業中一流的綜合技術開發能力。通過自主開發、產學研合作,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具備了風電、太陽能、水電、核電、氣電、火電等發電設備的開發、設計、製造、銷售、設備供應及電站工程總承包能力。可批量研製 1,000 兆瓦等級水輪發電機組、1,000 兆瓦 -1,750 兆瓦等級核電機組、1,350 兆瓦等級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重型燃氣輪機設備、直驅、半直驅和雙饋全系列風力發電機組、高效太陽能電站設備、氫能全產業鏈產品、大型環保及水處理設備、電力電子與控制系統、新能源電池及儲能系統、智能裝備等產品。

4、2024年2月6日互動易:公司煤電市場佔有率38%,核電市場佔有率40%

5、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與成都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學簽署了聯合開發新能源客車的《戰略合作協議》。《戰略合作協議》明確提出同時開發純電動和混合動力4款車型,爭取儘快完成樣車開發,早日投放成都市場。

資金分析

今日主力淨流入4060.26萬,佔比0.08%,行業排名12/53,連續2日被主力資金增倉;所屬行業主力淨流入32.54億,連續2日被主力資金增倉。

區間 今日 近3日 近5日 近10日 近20日
主力淨流入 4046.41萬 -2562.93萬 -1.24億 -2.86億 -8.02億

主力持倉

主力輕度控盤,籌碼分佈較為分散,主力成交額2.19億,佔總成交額的10.4%。

技術面: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19.09元

該股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19.09元,近期籌碼減倉,但減倉程度減緩;目前股價靠近支撐位18.60,注意支撐位處反彈,若跌破支撐位則可能會開啟一波下跌行情。

公司簡介

資料顯示,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區西芯大道18號,成立日期1993年12月28日,上市日期1995年10月10日,公司主營業務涉及火力發電設備、水力發電設備、風力發電設備、核能發電設備、燃氣發電設備等的研發、製造、銷售、服務,以及電站設計、電站設備成套技術開發、成套設計銷售及服務。電力電子與控制、金融、物流、貿易、新能源、工業智能裝備。主營業務收入構成為:清潔高效能源裝備43.95%,可再生能源裝備27.32%,新興成長產業11.52%,現代製造服務業8.98%,工程與供應鏈業務8.23%。

東方電氣所屬申萬行業為:電力設備-其他電源設備Ⅱ-綜合電力設備商。所屬概念板塊包括:央企改革、證金匯金、水電概念、抽水蓄能、核聚變等。

截至6月30日,東方電氣股東户數9.20萬,較上期減少10.68%;人均流通股0股,較上期增加0.00%。2025年1月-6月,東方電氣實現營業收入381.51億元,同比增長14.03%;歸母淨利潤19.10億元,同比增長12.91%。

分紅方面,東方電氣A股上市后累計派現85.75億元。近三年,累計派現38.92億元。

機構持倉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東方電氣十大流通股東中,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通股東,持股3.38億股,相比上期減少100.00股。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10300)位居第三大流通股東,持股2153.95萬股,相比上期增加336.85萬股。易方達滬深300ETF(510310)位居第四大流通股東,持股1549.86萬股,相比上期增加280.19萬股。華夏滬深300ETF(510330)位居第五大流通股東,持股1136.47萬股,相比上期增加274.45萬股。嘉實滬深300ETF(159919)位居第六大流通股東,持股979.51萬股,相比上期增加177.83萬股。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為AI大模型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