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15:07
繼麥科田之后,近期,又有一家來自深圳的公司尋求上市。
格隆匯獲悉,9月22日,深圳迅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迅策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由國泰君安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
這是迅策科技在2024年3月12日以及2024年9月12日兩次向港交所遞表失效后,第三次衝刺港交所。
迅策科技是一家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及分析解決方案供應商,行業面臨着較為激烈的競爭,公司持續保持高研發投入,目前尚未盈利。
01
總部位於南山區粵海街道,高盛、騰訊都投了
迅策科技成立於2016年,2023年12月完成股改,總部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
截至2025年9月12日,劉呈喜間接通過珠海恩圓、珠海富前、珠海股温及珠海亨呈控制公司約28.86%的股份。
2017年9月至2023年12月,迅策科技經歷了多輪融資,主要投資機構包括騰訊、創新工場、高盛集團、大灣區基金、源峰投資、粵財創投、泰康保險集團、KKR、中金公司等。
此外,阿里巴巴也通過雲鋒基金對迅策科技進行了投資。
在2023年11月的融資中,迅策科技的投后估值為62.2億元。
公司的董事會由九名董事組成,包括五名執行董事、一名非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
執行董事名單,來源:招股書
其中,45歲的劉志堅目前擔任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他先后獲得清華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士學位、香港科技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碩士學位。
劉志堅曾在蘇格蘭皇家銀行擔任董事,后在國開國際投資有限公司(1062.HK)任執行董事。
耿大為今年也是45歲,目前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他先后獲得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學位、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耿大為曾在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工作,后在國網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擔任市場營銷部總經理。
迅策科技是一家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及分析解決方案供應商。
公司產品組合的核心是實時數據基礎設施,一個雲原生的統一數據平臺,可以在數毫秒至數秒內收集、清理、管理、分析及治理來自多個來源的異構數據。
這意味着數據一經收集后,幾乎可以立即處理並可用於決策、分析或進一步行動。
迅策科技從資產管理行業起步,其解決方案使資產管理人優化其資產管理生命周期的各個方面,從投資組合監控、訂單執行、估值,乃至風險管理及合規,使資產管理人及其他企業能夠專注於投資及業務決策。
以資產管理行業的客户為例,當發佈一條可能影響客户投資組合內公司股票價格的重大市場新聞時,迅策科技的數據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可以立即收集該數據點,將其標準化以適應客户的內部格式,並將其與其他相關數據點集成。
同樣在幾毫秒到幾秒鍾的時間內,迅策科技的數據分析解決方案可處理該數據點,更新客户投資組合的績效指標,幫助客户根據該等最新市場情況快速評估是否購入、持有或出售資產。
基礎設施層面的統一實時數據集優化應用層面的關鍵功能,從市場分析、風險管理,以及資產管理人的專門功能,如投資組合監控及估值和合規。
此外,迅策科技還拓展了金融服務(資產管理除外)、城市管理、生產管理及電信等其他行業的客户,涵蓋中國三大國有電信營運商。
02
3年半累計虧損3.66億元,研發費用率超70%
迅策科技的解決方案具有模塊化組成的特點。
各模塊均被賦予特定的功能,從基本數據處理功能(包括數據收集、標準化及整合)到特定行業功能(如投資組合監控)。
目前公司已成功開發超過300個模塊,具有跨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及實時數據分析的全套功能。
2024年,公司的付費客户數為232家,其中資產管理行業的客户為177家,非資產管理行業的客户數為55家。
同年,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為272.4萬元,其中資產管理客户的ARPU為138.1萬元,非資產管理行業的ARPU為704.6萬元。
關鍵運營指標,來源:招股書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報告期),迅策科技的收入分別為2.88億元、5.3億元、6.32億元、1.98億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有所下降,主要是因為來自應用於資產管理行業的付費客户人數減少,導致該領域的收入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年迅策科技的淨利潤持續虧損。報告期內,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9650萬元、-6340萬元、-9780萬元、-1.08億元,3年半累計虧損3.66億元。
公司成立至今已有9年,招股書稱,在業務發展的早期階段,公司的重點不僅是立即盈利,而是擴大收入以獲取市場份額並吸引優質客户。
關鍵財務數據,來源:招股書
從下游行業來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迅策科技來自資產管理行業的收入佔比由74.4%下降至47.3%,來自其他行業(多元化行業)的收入佔比則由25.6%提升至52.7%。
按行業應用劃分的收入明細,來源:招股書
報告期內,迅策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78.0%、79.0%、76.7%、66.7%,有所波動。
其中,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下降較多,主要是由於資產管理行業客户對定製解決方案的需求增加,導致毛利率下降。
相對而言,標準數據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毛利率則較高,多元化行業則多采用這類方案。
招股書稱,市場領先的人才是成功的關鍵。截至2025年6月底,迅策科技的研發人員一共約320名,佔員工總數約67%。
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開支總額分別為2.59億元、3.79億元、4.5億元、1.68億元,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9.93%、71.51%、71.2%、84.85%。
迅策科技的供應商包括軟件開發商及技術服務供應商等。
公司通過兩種模式產生收入,即訂閲模式及交易模式,大部份是由客户根據其自身商業需求選擇。訂閲模式付款一般於12個月內到期,隨着時間推移提供穩定收入。
交易模式則涉及一次性費用且付款一般自驗收后3個月內到期,導致實時現金流入造成現金流波動及收入來源難以預測。
因此,迅策科技也面臨來自客户的信貸風險。各報告期末,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分別為7670萬元、2.66億元、2.52億元、2.54億元,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6.63%、50.19%、39.87%、128.28%。
另外,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大幅減少,由2022年底的7.49億元下降至2.22億元。
現金流量表,來源:招股書
03
面臨互聯網巨頭的競爭,公司在中國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及分析市場的份額約3.4%
數據基礎設施是指支援組織內數據收集、清除、管理、分析或管理的系統,可分為實時與非實時數據基礎設施。
迅策科技的產品組合均為實時,實時數據基礎設施為統一數據平臺,可在數秒內從多個來源收集、清理、管理、分析及治理異構數據。
數據基礎設施是支持所有數據相關活動(包括分析)的基礎層。數據分析是位於該基礎設施之上的應用程序層,利用收集、存儲及管理的數據來產生見解、做出預測或為決策提供信息。
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及分析解決方案利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構建及分析數據模型,將分散的數據轉化為業務洞察力,並根據實際商業場景開發智能分析解決方案。
企業IT基礎設施的各種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及分析的功能,來源:招股書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加大對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和分析解決方案的投資,以釋放其數據的額外價值。
中國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和分析市場的市場規模於2024年達到187億元,2020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6.1%,預計於2029年達到505億元。
中國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和分析市場的市場規模,來源:招股書
2024年末,中國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和分析市場的參與者總數超過400家,競爭激烈。
按2024年收入計,迅策科技在中國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及分析市場排名第四,市場份額為3.4%。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面臨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包括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神州信息等。
資產管理行業是數據集最複雜且對數據準確性和及時性要求最高的行業之一。以2024年收入計算,迅策科技在該細分市場的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1.6%。
中國實時數據基礎設施和分析解決方案的收入排名,2024年,來源:招股書
總體而言,迅策科技在資產管理數據分析領域的佔有率相對較高,但是行業面臨着較為激烈的競爭,公司需要持續投入研發,成立9年,目前仍然未盈利;此外,公司業務受整體金融市場的表現影響,2025年收入出現下滑。
未來,公司能否平衡研發投入,實現扭虧,格隆匯將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