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迴歸居住本質:解碼當代置業觀里的「好生活」答案

2025-09-25 14:10

安居才能樂業,居住方式正迎來深刻變革。隨着遠程辦公與跨城差旅日益頻繁,高端商務人羣對住宅的需求正從「居住」向「健康、歸屬與價值認同」升級。能否通過居住提升生活品質、實現身心平衡,已成為他們置換住宅時着重考量的因素。

與此同時,Z世代正逐步成長為消費市場的中堅力量。作為數字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對居住空間的理解已超越傳統功能需求,更加註重家的個性化與情感表達,在他們眼中,家不僅是物理空間,更是高品質的生活體驗。

人口結構的變化也推動着居住需求的多元化。多胎家庭比例的上升,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不同羣體對居住空間提出了更細膩、更具針對性的要求。

伴隨「寵物經濟」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家庭將寵物視為重要成員。「人寵共居」成為新常態,如何通過科學的空間設計構建和諧的人寵環境,也成為住房設計的新課題。

家的每一次迭代都承載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居住空間不再只是簡單的功能性場所,而是深入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迴應着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以及人與空間的互動關係。正是基於這種洞察,「中糧好房場景實驗室」應運而生。

政策解碼 「好房子」落地可體驗的現實空間

住有優居,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5年,「好房子」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被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這意味着房地產行業不再侷限於規模的擴張,而是進入到了品質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兩個月后,「好房子」新國標《住宅項目規範》正式實施,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好房子」所歸納的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標準,對房屋質量、層高、隔音、採光等諸多指標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動「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轉變,為「好房子」落地指明瞭具體方向。各地也陸續出臺配套政策,積極推動住宅品質全面提升。

心流空間

一系列動向表明,推進住房產品迭代已成為中央層面的政策共識,也是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促進行業轉型的關鍵支撐。當前,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規模失靈」的困境,傳統開發模式難以為繼,建設「好房子」成為破局新賽道。

作為責任央企,中糧大悦城始終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2025年,中糧大悦城打造的「中糧好房子場景實驗室」在北京中糧廣場正式落成,實驗室將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好房子「安全、舒適、綠色、智慧」標準,通過十大場景模塊和超十五項創新技術,轉化為可感知、可體驗的現實空間。參觀者可在此沉浸式感受「好房子,好生活」的真實圖景,直觀理解新時代健康人居的創新實踐。

業內人士指出,「中糧好房子場景實驗室」並非一次簡單的產品發佈,而是對國家政策導向的響應和一次具有前瞻意義的戰略嘗試。它為行業觀察「好房子」建設過程中的產品理念升級、行業實踐創新以及用户體驗優化等多個關鍵維度,提供了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微觀窗口」。

場景賦能 科技與智慧重構未來生活體驗

在中糧大悦城的邏輯中,「好房子」不是一個營銷概念,而是一套根植於客户真實需求的系統性解決方案。通過兩年深入調研、上千次用户訪談、超萬次入户觀察與多維數據分析,中糧大悦城確立了「主動健康+場景生活」的「好房子」頂層設計標準,瞄定健康人居方向,並通過「五大技術策略」築牢產品硬件根基,「六大場景營造」填充生活體驗細節,構建起一套從宏觀理念到微觀落地的完整方法體系。

標準的生命力,在於轉化為實踐的行動力。這在「中糧好房子場景實驗室」里得到了生動詮釋,從智能安防系統實時守護的「安全感」,到綠色建材温潤包裹的「舒適感」,再到智慧家居一鍵聯動的「便捷感」,抽象的技術指標轉化為可體驗的真實生活場景,「好房子」的理想變得觸手可及。

步入實驗室的玄關展示區,細節之處盡顯生活質感。該模塊為外玄關與內玄關一體化設計,外玄關模擬獨立電梯廳,配置的木紋轉印金屬櫃體兼顧美觀與防火性能,可實現室內外髒污分離,還能有序收納童車、快遞、牛奶等物品;入户門採用全景門設計,與電梯門材質統一,還設置歸家與離家模式,歸家時華為系統人臉識別無感開門,方便提重物時使用;離家時可語音關閉家中非重要電源。

內玄關更聚焦健康與實用,設有進門洗手池和衣物料理機,分別滿足消殺與衣物去味需求;玄關櫃採用創新踢腳抽設計,優化換鞋流程,保持整潔。值得一提的是,模塊聯合清華大學周燕珉教授團隊,依據工程學精準設定扶手位置與坐寬,切實關照老人與兒童的多樣化使用需求。

成長童房

舒適且能適應多場景的兒童成長空間,是眾多家庭關注的焦點。為滿足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中糧大悦城創新設置可自由升降牀,靈活適配從幼兒期需要家長陪伴,到逐漸成長渴望獨立空間與遊戲天地的轉變過程。在環境體驗上,空間內搭載全光譜全色温筒燈,與華為智能系統深度聯動,可根據讀書、娛樂、助眠等不同場景自動調節燈光,從光源層面守護孩子用眼健康;空調採用新型風口技術,實現「風隨人動」,依託智能感知可自動避人送風或隨人調節,提升舒適體驗。房間還配備紅外雷達,實時監測兒童睡眠質量及環境數據,讓家長在客廳等其他區域也能及時瞭解孩子的睡眠與空氣健康狀況,輕松實現安心看護。

作為家中重要的公共區域,同時也是入户后的「第一印象」,客餐廳在中糧大悦城「好房子」實踐中被賦予更多人性化考量。通過模塊化家俱與無主電視背景牆設計,空間佈局靈活多變,貼合現代家庭多元生活方式,大長桌為客餐廳中的核心家俱,支持學習、書法、辦公等多重使用場景,方便家庭成員在保持獨立的同時實現高效互動。結合智能系統,還可一鍵切換派對、觀影、生日、會客等模式,對不同年齡層、不同生活需求人羣實現廣泛覆蓋。值得關注的是,針對北方地區陽臺季節性使用的痛點,中糧大悦城還在客廳創新引入升降窗設計,既減少封閉改造成本,又實現陽臺與室內的自由切換,窗降為欄杆,窗升成封閉空間,兼顧便利與安全。

實際上,這些隱於科技下的呵護,已遍及「中糧好房子」各空間。在衞生間,主衞打造酒店式場景,鏡櫃上的魔鏡可連接電動牙刷,實時檢測口腔健康。通過華為智能控制,喚醒「洗浴模式」后,燈光、音響與浴缸可實現聯動調節,營造沉浸式洗浴體驗,讓家不僅是健康的港灣,更是情緒釋放與療愈的空間。

主卧同樣融入豐富智能設計,衣帽間採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季節靈活調整。對於女性用户,實驗室正探索機械臂與智能結合方案,實現化粧后化粧品的自動收納,提升生活便捷度。未來有望打造出真正具備機械助手功能的智能卧室,融合燈光、電動窗簾與智能牀,提供觀影、睡眠、喚醒等多樣模式。同時,實驗室還在嘗試「變形窗」這一創新部品,可在卧室與陽臺之間自由切換,為高端住宅如別墅類產品帶來全新居住體驗。

此外,隨着家庭養寵趨勢日益增長,實驗室也將寵物納入居住設計考量,引入智能貓砂盆、餵食及飲水系統,讓寵物擁有專屬的舒適領地,實現對多元化需求的全面覆蓋與細緻關懷。

不難看出,中糧好房子場景實驗室所呈現的是一個能夠主動調節室內環境、預警健康風險,符合多元化居住需求的智慧空間,它正如智慧城市中一個個敏鋭而互聯的神經元,悄然推動着未來人居的進化。真正賦能每一個家庭,擁抱更安全、更健康、更有尊嚴的美好生活。

雙擎驅動 以健康基底引領跨界共創人居新範式

中糧好房子的創新絕非空中樓閣,其背后依託的是戰略級的資源投入和系統性的產業生態構建能力。這一系列「硬功夫」的根基,正源自中糧大悦城與生俱來的健康基因圖譜——作為中糧集團旗下城市運營與美好生活服務平臺,大悦城不僅傳承了集團在農糧食品全產業鏈中的深厚積澱,更將「健康」這一核心基因,從糧油糖棉肉乳的實體經濟領域,成功延伸至現代人居場景的構建之中。

中糧集團覆蓋「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產業佈局,為大悦城提供了其它房企難以企及的健康數據基礎、科研支持和產品可信度。因此,中糧好房子不再侷限於傳統地產開發邏輯,而是以「地產+產業」雙引擎驅動,推動健康理念從食材品質、營養科學向建築空間、社區環境系統滲透,最終構建起覆蓋居住全場景的健康生態體系。

為將這一戰略落到實處,中糧大悦城打造了開放的「場景實驗室」作為產品迭代平臺,並採用與「生態夥伴」共同創造的協作模式。中糧大悦城聯合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共同成立「清華大學-大悦城控股健康環境與高效系統營造技術聯合研究中心」,開展基於人體健康響應機理的建築空間研究;協同華為、博洛尼、方太、海爾等上下游頭部品牌,組建覆蓋研發、設計、集採和智慧運營的生態聯盟,打造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推動健康技術體系的快速落地與迭代升級。

這一跨界共創模式,夯實了中糧大悦城「好房子」的核心競爭力。例如,其提出的「主動健康」理念,跳出傳統「恆温、恆濕、恆氧」等系統中對設備的被動依賴,轉而從聲、光、熱、氣、水五大物理維度出發,通過智能照明、全域新風、療愈聲場、淨水系統等科技手段,實現建築與人動態互動、自主調節的健康環境。

更具代表性的是其「健康廚房」的研發,中糧大悦城不僅整合方太、博洛尼等行業頂尖品牌提供硬件支持,更嫁接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的膳食研究與數據分析能力,開發出智能食材管理、健康食譜推薦與烹飪聯動系統。從識別食材、匹配菜譜,到預設廚電程序、餐具清潔提醒,最終甚至延申到煙霧感應、燃氣泄漏報警等安全防護功能,實現「從採購到烹飪」的全流程健康呵護。

藝境餐廚

科技隱於日常,關懷滲入細節。可以看到,中糧大悦城「好房子」所帶來的,不是單一技術的突破或場景的優化,而是一整套植根於產業能力、系統構建的健康生活解決方案。它憑藉中糧集團獨有的健康基因和資源整合能力,將健康從抽象理念轉化為可感知的人居價值,從而超越傳統地產開發模式,實現對現代人居生活的系統化賦能與持續引領,為行業探索「品質化發展」提供了大悦城範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