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QDII基金搶灘AI醫療,出海邏輯引爆商業化預期

2025-09-25 13:54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儘管AI醫療賽道仍處於商業化培育的早期階段,但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已吸引眾多公募QDII基金積極重倉佈局。近期,隨着「出海」成為國內AI醫療企業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的關鍵敍事,相關公司股價表現強勁,基金經理普遍認為,商業化落地的加速將有望逐步化解當前市場的高估值疑慮。

從創新葯到人工智能,AI醫療概念正成為市場新寵。記者注意到,包括華夏、招商、富國、銀華、國泰等頭部公募旗下的QDII基金,已將晶泰控股、醫渡科技、固生堂、訊飛醫療科技等一批港股AI醫療公司納入重倉股名單。這些公司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通過技術輸出、產品服務落地乃至跨國併購,開闢新的增長空間。

例如,被多家頭部基金重倉的晶泰控股,其AI技術已成功幫助海外藥企獲得澳大利亞的臨牀試驗批准。銀華基金重倉的醫渡科技,其AI輔助診療產品已進入新加坡、文萊等國,其最新財報顯示,海外市場收入增速遠超國內,僅文萊市場收入貢獻就高達14.36%。此外,國泰基金重倉的固生堂通過收購進軍東南亞,而新晉港股通標的Mirxes覓瑞更是憑藉其高達70%的國際市場收入佔比,迅速被多隻ETF基金納入持倉。

然而,火熱行情的背后,是市場對高估值的擔憂。記者發現,港股AI醫療板塊的市銷率(P/S)普遍達到數十倍甚至上百倍,部分營收規模尚小的公司市值已逾百億港元。這種估值溢價甚至使其高於美股對標公司,引發了市場對行情持續性的討論。

東方IC

以早篩檢測領域為例,港股公司Mirxes覓瑞市值已超170億港元,而其擁有比爾·蓋茨、貝佐斯、騰訊等豪華股東陣容的競爭對手——美股公司Grail,儘管上半年營收規模是前者的6.4倍,其市值卻不足140億港元。這種估值倒掛現象,使得部分主動管理型QDII基金選擇「用腳投票」,轉向估值相對合理的美股市場淘金。

明星基金經理皮勁松管理的創金合信全球醫藥生物基金,其重倉名單中便出現了Tempus AI、Grail等美股AI醫療明星股,這反映出機構在看好賽道的同時,對資產性價比的審慎考量。

面對高估值的「甜蜜煩惱」,多位基金經理認為,這恰恰反映了市場對國內AI醫療商業化前景的樂觀預期。他們判斷,當前國內AI醫療正處於從「0到1」的關鍵拓展期,一旦商業化進程提速,高估值問題將迎刃而解。

長城消費增值基金經理龍宇飛指出,相比於AI硬件,AI應用雖表現一般,但邏輯上仍值得期待,尤其是AI醫療這類需求確定性強的領域。他強調,在「創新牛」的市場風格下,將繼續深挖有科技創新想象空間的板塊。

萬家健康產業基金經理王霄音則表示,海外「硬件—大模型—應用」的商業閉環正在形成。她預計,國內AI醫療垂類公司正加速發展,特別是腦機接口等前沿方向,預計1-2年內將從實驗室走向臨牀,3-5年內有望實現商業化,屆時成本將大幅下降,市場空間廣闊。(文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