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08:42
原標題:年輕人,享受不露臉的社交 來源:后浪研究所
不露臉的聚會
這是一場儘可能不露臉的聚會,來參加的人,大部分將自己藏在毛茸茸的獸裝之下。一種獨特的全副武裝。
北京的第二屆大型獸展在東壩的一家五星級酒店舉行,7月末,恰逢酷暑,會場里到處是手持散熱風扇,左搖右擺的「毛毛」。即便是冷氣充足的酒店,也能想象到披着20-30斤重的全套獸裝,藏在獸頭下的人是如何汗如雨下。
但,他們還是儘可能維持着「人設」。獸頭上統一掛着微微含笑的表情,或者説,獸面本都是無表情的,但在皮下之人時不時的小動作引導下,你總會覺得他們在友好地望着你,並謹慎地觀察着四周的人羣是不是喜歡自己。
獸展的名字叫「萬萬吉」,召顯着北京獸展的氣質——這里已經完全變成00后甚至10后的主要陣地,在場活躍的還是以中學生為主,大學生都較少。萬萬吉上有不少10后毛毛是被40-50歲上下的家長牽來逛展的。
原本,獸圈(也稱作福瑞圈,英文furry諧音)只是一種舶來二次元小眾文化,最早在2010年前后興起於美國日本等地。最古早的獸圈在外網風靡其實打的是軟色情標籤——在獸裝掩蓋下,皮下之人能*展現身段誘惑。
但現在,福瑞文化被年輕人逐步「洗白」成了一種安全的社交工具。年輕人沉迷於這樣的體驗:披上獸裝,化身成擬人化的動物角色,就能在安全社交距離里享受一場不露臉的聚會。
自從2023年疫情結束后線下活動重啟,獸圈在青年文化中的出鏡率就日漸走高。
在澳洲讀書的獸裝師君君是福瑞圈的老人,2014年她就從網上接觸到了不同風格的福瑞。一般獸圈美術風格大致分為美式、日式和寫實三種。美式福瑞形象結實硬朗,更接近真實動物的頭骨比例,筆觸粗,肌肉線條厚重,給人以勇猛帥氣的印象;日系福瑞頭骨圓短,軟萌可愛的「內八」站姿,更像Q版人類嬰兒的面龐,親和力強;寫實風格是最少見的一種,完全復刻真實的動物,這對美術功底要求最高,也最難做。
在00后中火爆的,還是可愛的日系福瑞風格——這也是目前國內獸圈最主流的一種。
「這個東西好像是忽然一下子就爆火了。」君君記得2022年聖誕節回國去逛了一趟漫展,整場漫展上都看不到一個穿獸裝的人,但等到2023年4月份再回國,一場漫展上就能見到5、6個福瑞。
2023年堪稱獸展爆發元年,在這之前,獸圈還只有上海極獸聚稱得上大型展覽,中小型獸展也是辦不了幾次就死了。但這兩年加速涌現了許多新獸展品牌,獸聚匯總網站上顯示,2025年夏季7月有13場、8月有14場獸聚,其中13場都是2025年新涌現的展商。
獸展之風一路北上,從廣州、佛山、成都,到上海、長沙,再到天津、哈爾濱等地……在北京,2024年8月萬萬吉主辦人塵香成功開辦了「萬萬吉」的*場。這是一次他也沒預料到的巨大成功,不光是孩子,連家長們的呼聲也相當高,直到2025年這次千人規模的大展前,他還在各大商場額外組織了9起100-200人的小規模「獸聚」活動。
儘管其他地區的獸展多為20-30多歲的中青年羣體,北京的福瑞圈卻儼然變成了一種親子同樂交友活動。
萬獸吉上我偷聽到兩位家長的聊天,「好玩嗎?是不是挺熱鬧的。」「我帶她出來交交朋友,大家一起拍拍照。」這里最年輕的孩子是4歲,她的媽媽原來是cos圈的,自己動手幫孩子做了一套獸裝。
逛展時,人羣中鑽出一隻體型嬌小的狐狸,遞給我一張寫着「請和我擴列」的海淀區中學生物試卷。這是她製作的交友邀請函,手上還拿着一大沓多余的卷子,在添加QQ后我謹慎地把卷子還給她,她擺了擺手示意我不用歸還,又像一陣風一樣逃走了。
在北京家長們看來,獸圈成了一種安全的、年輕人之間的變裝交友會。孩子們盡情地參加隨機舞蹈舞臺,在攝影師面前擺着或帥氣或可愛的pose,為其他福瑞寶寶們的表演鼓掌叫好。
「我們相當於得到了這些‘獸裝投資人’的認可,因為這些孩子要買獸設獸裝,參與這種活動都得是家長同意。」塵香説,這是他覺得在北京辦展最成功的地方——獲得家長同意,就已經解決了在圈里玩最重要的資金問題,他能預想到,獸圈還會吸引越來越多新生代小朋友。
私人訂製的「奢侈品」,門檻越來越低了
大概直到2023年,獸圈也一直在二次元小眾地帶徘徊,因為一個朴素的道理:在很多人心里,它就是燒錢的代名詞。沒點錢,怎麼敢玩獸圈?
「獸圈的核心是每個人把自己投影在一個福瑞形象設定上,這個圈子是反工業化、反商業化的,它就是要*、手工定製的。」君君説。
這種「私人訂製」的服務性質,直接拉高了入局經濟門檻,阻攔了大部分觀望的人。
UP主 @喵仔瑞狩 在B站上發佈過一系列福瑞入圈科普視頻。簡單來説,想成為獸圈的一員,首先需要一個自己的角色設定,大家稱為「獸設」,「比如説你要創造一個角色,先去想象用文字描述,它是什麼物種,怎樣的顏色,身上有什麼花紋,再把這些設定交給畫師去呈現為一套雙/三視圖設定設計稿。」
找畫師自創定製獸設,費用就可能在幾百到幾千不等。繪畫是獸圈角色設計的基礎,因此畫師一直在圈內地位很高,如果是名氣高的「繪圈大佬」,他們遵循着藝術家的工作方式,排隊約稿交付,即使有錢也不一定能排上。
當然也有一種捷徑,圈內畫師們偶爾會設計一些成型的角色,玩家可以直接買斷這套設定,畫師不能再出售給其他人,這種方式稱為「領養」。這些角色獸設工作室會不定期發佈,有時也需要拍賣競標。*的可能只需要200元就能搞定一套設定,貴的就不一定了。
再接着就是獸裝,把已有的獸設製作為成型獸裝的過程,叫做虛擬角色的「實體化」。實體化不是每個獸圈人都會做,和獸設比起來顯得沒那麼「必需」。「獸裝像是一個比較邊緣的奢侈品,一般場合也很少會用到它,只有圈子聚會,或者創作一些照片視頻,如果不是特別需要不做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瑞狩説。
是不是有獸裝纔算獸圈的一員?這在圈內一直有些爭議。在2023年早些時候,曾有人發佈過一些極端言論,覺得一套完全體獸裝是這個圈子的*准入門檻,「有了獸裝纔算人上人」。
獸圈的鄙視鏈由來已久。早些年國內獸裝工作室尚不成熟,手工價格居高不下,一線TOP工作室的獸裝報價在3萬起步,獸裝界頂流天邪鬼工作室(Amanojaku,又叫A家)是一家成熟的日本獸裝製作公司,最貴時期一套全裝報價甚至能到10萬,圈內把穿A家毛的人叫「A毛大佬」。以財力論階級的情況在任何圈子都不少見,古早時期的獸展,甚至還有展商特意把穿相同價位獸裝的嘉賓安排在同一層樓,或安排特殊的休息室——這當然是被罵慘,現在已經沒有展商敢這麼干了。
發展到現在,個人裝師和中小型獸裝工作室越來越多,獸裝價格是被打下來不少。君君在澳洲期間自己學着做3D建模、進原材料、手工製作獸裝,報價能壓到5000元左右。並且,獸裝羣體也不是所有人都堅持「全裝出席」了。有人會只做半裝(沒有軀干,只做獸頭和尾巴),也有人單做一個獸頭,1000多元就能入坑。
近兩年福瑞風格全方位出圈,也讓獸圈的「老規矩」變得沒那麼清晰——這個圈子的准入門檻降低了。
獸圈的定義在擴大——不止是獸圈和獸設這套流程,有獸系角色的二次元作品,比如《羅小黑戰記》《有獸焉》等動漫IP,《三相奇談》《動物迷城》等遊戲,福瑞IP周邊、繪畫、模型,都可以成為獸圈的分支。單純愛看毛絨絨動物擬人角色的普通人,也可能自稱為「福瑞控」。
00后大三學生梵銘是做原創周邊的主催,他的原創品牌次元絨合,專門售賣原創獸圈角色的立牌、吧唧、鑰匙扣、手機殼、色紙等谷子。
這個圈子的內容趨勢在不斷變化。他記得2016年上初中時就在B站上刷到過福瑞,當時相關內容還是以手書(動態漫畫視頻)為主。過了幾年,獸裝火起來了,涌現出不少福瑞角色的舞蹈視頻,再到現在,圈子有向IP化發展的趨勢,出現不少專做原創IP企劃的福瑞工作室,像是做漫畫內容化的狛納公館與恰米社,做ai互動的furrybar,做立牌、抱枕等周邊和文創日用品的懷爾德商會、果糖雜貨鋪等等。
24年5月份,梵銘*次到佛山的hi furry獸展上做線下攤位銷售,就賣了1萬多塊,這也讓還在上學的他信心大漲,覺得這個新興行業大有可為。很多年輕人對福瑞是沒有抵抗力的,誰會拒絕一隻直立行走的毛絨動物呢?
「雖然都説全球經濟在走下坡路,但我又感覺反而是咱們小圈子怎麼什麼東西都越來越貴了,反而逆勢上漲了?」瑞狩説。
戴上面具,摘下面具
瑞狩算是入圈很晚的,他是90后,在武漢做市場調研數據分析師,已經有12年的工作經驗。2019年,他在B站上刷到了福瑞舞蹈視頻,萌生了自己約獸設、做獸裝、創作相關視頻的想法。他以《怪物獵人》中主角的隨行夥伴艾露貓為原型,請武漢本地畫師設計了自己的獸設。
生活中他的興趣是遊戲和二次元,工作后周圍同事聊得都是足球和汽車,他插不進對話,每天都是自己回家打遊戲度過閒暇時間。可能最初想加入這個圈子,就是抱着想交到同好的念頭。
入坑前他一度擔心自己會不會和這個圈子有年齡代溝,擔心別人的眼光,「會覺得你多大人了還玩這些可愛的東西」。真正玩起來才放下心,是自己多慮了。
獸圈是一個強社交屬性、強歸屬感的圈子,創造了獸圈角色就是這個圈子的一員,不少人加入進來,就是想要在圈子里交朋友。
「它並不像……比如説攝影圈,大家是想交流技術,置換設備,比如説遊戲圈,大家就是在討論某款遊戲的攻略、二創、角色衍生,但獸圈不一樣,它幾乎就是爲了社交而社交,大家依附的內容是對福瑞風格的這種審美。」瑞狩説。
在創建角色時,大家會在角色設定上投射一切自己認為最美好的東西,「圈子里的小夥伴們可能會喜歡幻想另一個世界的自己,他們很酷、很帥、很可愛,在異世界冒險,遇到一些精彩的故事,有種身份代入感。」瑞狩説。
圈子里有句話叫,「看似戴上了面具,實際上你摘下了面具。」
穿戴獸裝后,皮下之人可能就會展現出完全不同的自我,也是更真實的本我。「帶上獸頭以后會有一種安全感,不會被他人注意到自己的微表情,就是覺得自己不管擺什麼動作,都會被很多人喜歡。」瑞狩説。
獸圈相關討論羣總是很活躍。即便是一場獸展辦完,萬獸吉的2000人官羣里有總是99+未讀消息,其他小範圍的獸聚、獸圈社團也是相同的景象。
每日99+的官方大羣
一般大家都是在盡情講八卦,學習工作的煩惱,和同學、室友產生的矛盾,老闆、老師有多煩人,再聊聊感情問題,戀愛、出軌……皮下身份可能是任何人,學生、公司白領,甚至985名校的碩博。但披上這層「皮」,就和真實世界的自己暫時切割了。每個人都會變得更敢説,獸圈構建了一個合理分享吐槽的場域。
「獸設可以説就是一個皮套,你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去演繹成另外一個人或者是最想成為的自己。」梵銘説。和大部分二次元圈子一樣,這個圈子時常也有一些堪稱「抓馬」的大瓜吃,比如哪幾場獸展互相搶檔期搶流量,誰和誰說好了發佈共舞視頻,最后又反悔了,和對家出了視頻……但掐頭去尾來説,獸圈里可能產生的矛盾,就是真實的人與人的相處之間可能遇到的一切矛盾。
也有許多人加入獸圈就是衝着這種社交特色來的,這在10后的孩子們中尤其明顯。
貳仟是個15歲的女生,也是塵香的侄女,她購買過許多不同獸裝,也是逢展必去。在承辦萬萬吉時,塵香和很多家長聊過,他們都認為獸圈讓自家孩子更敢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出門社交了。2021年還有新聞報道,一位重慶的90后獸裝師定價3萬一套,他的客户不少都是95后、00后,在購買獸裝后治癒了社恐。
這些孩子忌諱在鏡頭前露出真實的自己。「他們是有表達欲的,但他的表達欲是想把他認為美好的東西全都放在面上,把真實的自己藏在里邊。」
為此,塵香也在獸展上設置了許多循序漸進、走出皮下的社交活動。在4天3晚的獸展活動中,*天活動結束后,他開辦組團看《羅小黑戰記2》的電影包場活動,還請所有參展嘉賓包場KTV,再過一天邀請大家一起打水仗。而這些活動,多數都需要脱下獸裝參加。
「這樣讓他們漸漸找到社交的樂趣,而整個活動*的結果是,第二天他們會讓他們更找到本我找到他自己的價值,而不是一無所有,一無是處。」塵香説。
在我問所有受訪者,覺得獸圈未來幾年還會不會火下去時,他們都毫不迟疑地給出肯定的答案。
梵銘或許是最激進的那一個,看獸圈的人,買獸裝的人都會越來越多——他對這個前景極度自信,畢竟「一個毫無心理負擔演繹自我的機會,想必沒有多少人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