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09:5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泡財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自從不再炒股,聚焦主業,雲南白藥(000538.SZ)的業績表現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穩」。
2022-2025年H1,雲南白藥分別實現營收364.88億元、391.11億元、400.33億元、212.57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0.31%、7.19%、2.31%、3.92%;
實現歸母淨利潤30.01億元、40.94億元、47.49億元、36.3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7.04%、36.41%、16.02%、13.93%。
顯然,在營收規模穩健增長的基礎上,雲南白藥的盈利質量在顯著提升。
事實上,即便是將時間區間拉長至上市日至今,雲南白藥的業績表現也依然當得起「穩健」二字。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自1993年上市以來,除2022年略有下滑外,雲南白藥營收規模逐年穩健增長,從0.58億元上升到400.33億元,32年,翻了690倍。
同期,雲南白藥歸母淨利潤整體走勢和營收走勢基本趨同,但在2021年有明顯下跌,此后幾年重回升勢。
歸母淨利潤從1993年的0.13億元增長至47.67億元,翻了整整367倍。
有良好的盈利能力打底,雲南白藥非常捨得分紅。
上市以來,雲南白藥共現金分紅34次,分紅總金額305.58億元,同期,公司共實現歸母淨利潤514.30億元,分紅率59.42%;其中,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114.04億元。
在A股,持續盈利的企業不少,但連續32年持續盈利的企業,不多,連續32年大手筆分紅的企業,鳳毛麟角。
雲南白藥,憑什麼做到了?
雲南白藥的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由雲南民間醫生曲煥章創制"百寶丹",后更名為"曲煥章萬應百寶丹"。這款中成藥憑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的獨特功效,迅速在民間廣為流傳 。
1938年,曲煥章隨滇軍參與臺兒莊抗戰,將3萬多瓶百寶丹隨軍攜帶,其對創傷的奇特療效贏得了"傷科聖藥"的美譽。
新中國成立后,1955年曲煥章遺孀繆蘭英將祕方獻給國家,政府將其命名為"雲南白藥"並定點在原昆明製藥廠第五車間生產。
1971年,雲南白藥廠在昆明製藥廠第5車間基礎上獨立建成,正式成為國有藥企。
1984年8月,雲南白藥配方、工藝被國家醫藥管理局列為國家絕密,奠定了其獨特的競爭優勢。
1993年,雲南白藥在深交所上市,成為雲南首家上市公司。
2016-2019年,雲南白藥實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引入新華都集團、江蘇魚躍等民營資本,完成從國有企業到混合所有制企業的轉型。
截至2025年6月末,雲南國資旗下雲南省國有股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云南白藥4.67億股,佔總股本的26.20%,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其4.36億股,佔總股本的24.42%。
混改后的治理模式實現了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的轉變,通過董事會席位制衡,確保了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互商互補、共存共進的局面。
在123年的發展歷程中,雲南白藥一共經歷過數次重大調整和轉型,其中最重要的幾次,都發生在2000年后。
2001年,雲南白藥推出創可貼產品,當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
2004年,主打預防牙齦出血、消腫止痛功效的雲南白藥牙膏正式上市,首年即獲得8000萬元銷售額,成功進入快消領域。
這意味着,雲南白藥從傳統藥品製造企業向現代化大健康企業邁出了關鍵一步。
2010年,雲南白藥提出"新白藥,大健康"產業戰略,將業務核心從藥品系列單核驅動,逐步升級為藥品和大健康雙核驅動,並形成藥品、大健康、中藥材和商業物流四大業務架構。
2021年,雲南白藥提出"1+4+1"戰略佈局,圍繞中醫藥領域,拓展口腔護理、皮膚科學、骨傷科和女性關懷四大方向,同時以數字化技術賦能全產業鏈。
這一戰略標誌着雲南白藥從產品驅動向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
目前,公司已形成40個品類、416個品種的產品佈局。在醫藥產品領域,擁有567個藥品批准文號、316個品種,其中含222 箇中成藥品種,包括43個獨家品種。
2025年上半年,雲南白藥繼續保持多個業務領域的市場領先地位。
在合適的時間,選對了方向,並保持了充分的戰略定力,這纔是雲南白藥持續多年穩健增長的內核。
而這樣的嘗試,遠未停止。
2022年,雲南白藥投資109.1億元入股上海醫藥,持股18%,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這一投資旨在與上海醫藥在產品、資源和渠道上協同互補,在中藥及大健康領域形成戰略協同。
同年,雲南白藥開始跨界佈局核藥與生物藥領域。
公司投資2000萬元拿下北京醫院、北腫研究所合作研發的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靶向核藥相關專利。2025年4月,INR102治療類核藥獲批臨牀,針對前列腺癌的診療管線形成閉環。
同時,雲南白藥也緊跟趨勢,不斷探索AI應用、智慧工廠建設等降本增效方式。
其智慧工廠通過整合先進技術與管理模式,打通物料輸送、制膏、灌裝全生產流程,實現從傳統制造向智能製造的跨越式升級,也成爲了雲南省第一家全球「燈塔工廠」。
公司自主打造的醫藥健康行業AI雷公大模型,實現了中藥材種植、供應鏈、營銷各個環節的智能化管理,經濟效益提升顯著,2024年,"雷公大模型"獲得國家數據局獎項。
全產業鏈佈局、數字化轉型,這些也將成為雲南白藥未來持續增長的底氣。
截至2025年6月末,雲南白藥的資產負債率為25.7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9.61億元,賬面上仍有貨幣資金112.9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31.21億元。
同期,公司的長期借款為210萬元,短期借款1017萬元。
簡單來説,雲南白藥「不差錢」,資產結構非常健康,這同樣也是其未來持續穩健發展的底氣。
從股價走勢來看,自2022年4月至今,雲南白藥股價已寬幅震盪三年半時間。
截至2025年9月23日午間收盤,雲南白藥的滾動市盈率為19.75倍,同期,中藥板塊的滾動市盈率為31.45倍,可比公司片仔癀、同仁堂的的滾動市盈率分別為43.76倍、32.08倍。
顯然,橫向比較之下,目前的雲南白藥,並不算貴。
而縱向來看,雲南白藥當前的估值水平,處於其歷史估值3.79%分位,基本處於歷史底部。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其股價走勢沒有跟上業績表現?
原因有3個:
1、氣霧劑、創可貼、牙膏等核心產品市佔率已接近天花板,增速放緩;
2、儘管通過各種合作切入創新葯領域,但核藥、生物藥等創新葯研發周期較長,不確定性較高;
3、中藥大健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公司需持續創新以保持優勢,而AI技術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效果仍需觀察。
從投資角度而言,市盈率反映的是成長性,低估值,反過來看,可能也是市場信心不足的映射。
如何讓市場充分認識到自身的成長價值,或許將是雲南白藥接下來要做的重點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