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深度:「反內卷」核心目標遠超單純去產能,供給收縮下的 「長牛短痛」
2025-09-25 10:56
24日下午,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印發《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宣佈嚴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這也是「反內卷」背景下,有關部門出臺的又一新規。
「反內卷」究竟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9月22日,瑞銀集團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反內卷」並非應對產能過剩的短期政策,而是覆蓋傳統與新經濟領域的長期戰略轉型。其核心目標遠超單純去產能,旨在通過遏制破壞性價格競爭、優化資源配置,推動企業以 「創新驅動」 替代 「規模擴張」參與全球競爭。瑞銀認為,從投資視角看,長期利好鋼鐵、水泥、光伏等供給端優化行業,短期需關注龍頭企業成本壓力,有色金屬與智能電動車供應鏈則具備明確配置價值。
核心摘要
一、「反內卷」 與過往去產能的核心差異
相較於 2015 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 「反內卷」 呈現三大顯著特徵,彰顯戰略升級:
- 覆蓋範圍擴容:從鋼鐵、煤炭、水泥等傳統上游行業,延伸至電動汽車(EV)、光伏、鋰電池等 「新經濟」 領域 —— 這些領域的產能過剩部分由前期政府補貼推動形成,此次納入管控體現對全產業鏈供給效率的關注。
- 監管重點從 「量」 到 「質」:摒棄以往單純削減產能的思路,轉而聚焦 「遏制低於成本銷售」「解決資源錯配」,要求企業提升產品與服務質量。例如在光伏行業,政策不僅限制產能規模,更通過能效標準收緊(如多晶硅單位能耗上限)推動技術升級。
- 綠色導向深度綁定:將能源效率提升、工業生產綠色化作為核心要求,與全球氣候變化目標銜接。以鋼鐵行業為例,去產能與 「推動綠色生產」 同步推進,優先淘汰高耗能產能,而非簡單按規模一刀切。
值得注意的是,「反內卷」執行以 「行業自律協議」(即 「勸説」)為主,鼓勵企業自願減產,而非強制干預,這也為行業轉型預留了緩衝空間。
二、重點行業影響:短期壓力與長期機遇的分化
1. 水泥、鋼鐵:供給收縮下的 「長牛短痛」
- 水泥行業:報告測算,行業需從當前 21 億噸產能削減至 16 億噸(允許 10% 彈性空間),即至少削減 16% 產能。長期來看,產能出清將推動水泥價格回升,行業龍頭安徽海螺水泥有望成為最大受益者;但短期而言,其存在的無證產能需面臨 「關停」 或 「收購產能許可」 的選擇,將推高成本,形成階段性壓力。
- 鋼鐵行業:2025 年產能或削減 5%,且大概率由國有企業主導 —— 中小型民企因利潤率回升,減產動力較弱。這意味着行業龍頭寶鋼股份短期內將承擔更多去產能責任,成本與產能調整壓力顯著,但長期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集中。
2. 有色金屬:暫避政策衝擊,供需緊平衡支撐估值
儘管有色金屬行業被納入 「反內卷」 範圍,但截至報告發布,針對性監管措施較少,核心支撐邏輯有二:一是全球鋁、銅等金屬需求旺盛,供應端持續緊張;二是中國已對鋁生產設定4500萬噸產能上限,當前已達該規模,推動鋁進口增加與回收利用擴容,行業供需格局趨於優化。報告對該領域的禾賽科技、寧波拓普持積極看法,認為其受政策衝擊小,且受益於下游需求增長。
3. 光伏行業:能效標準成關鍵變量
光伏行業 「反內卷」 聚焦兩大方向:一是禁止低於成本銷售,遏制惡性競爭;二是淘汰低能效產能。2024 年 12 月推出的全行業能效標準較為寬松(90% 產能可滿足),但 2025 年 9 月某光伏行業協會提議將多晶硅單位能耗上限從 「7.5 千克標準煤 / 千克」 收緊至 「6.5 千克標準煤 / 千克」。報告測算,若該提議落地,結合當前行業低開工率,多晶硅現有產能需削減 30%,產量削減 13%,影響顯著。
4. 電動汽車供應鏈:供應商受益,整車龍頭承壓
「反內卷」對電動汽車供應鏈的監管呈現 「分化效應」:
- 受益主體:中小型供應商(含三線電池製造商)—— 政策要求整車製造商(OEM)縮短過長付款周期,且不得通過壓款要求供應商降價,直接改善中小供應商現金流,緩解資金壓力。
- 承壓主體:整車龍頭與頭部電池企業 —— 頭部 OEM(如比亞迪)需遵守 「控制過度價格折扣」 的自律協議,營收增長或受影響;電池龍頭寧德時代(CATL)因政策增強中小競爭對手競爭力,行業競爭加劇,相對受益程度最低。報告看好供應鏈中的禾賽科技、寧波拓普,認為其兼具需求增長與政策利好雙重支撐。
三、重點推薦標的:聚焦 「最看好」 評級組合
基於行業影響分析,瑞銀將以下 4 家企業列為 「最看好」 評級標的(截至 2025 年 9 月 22 日)
公司名稱 |
代碼 |
所屬行業 |
核心推薦邏輯 |
關鍵估值數據(2025 年預期) |
紫金礦業集團(H 股) |
2899 HK |
材料行業(有色金屬) |
全球金屬供需緊平衡下,資源儲備優勢顯著;2023-2026 年每股收益複合增速達 34.6% |
市盈率 15.5x,市淨率 4.0x,股息率 2.0% |
中國宏橋集團 |
1378 HK |
材料行業(有色金屬) |
鋁產能達上限背景下,成本控制能力突出,股息率具備吸引力 |
市盈率 9.5x,市淨率 1.9x,股息率 6.7% |
禾賽集團 |
HSAI US |
非必需消費品(智能電動車供應鏈) |
激光雷達技術領先,綁定主流 OEM,受益於電動車智能化趨勢,業績高增長確定性強 |
市盈率 92.3x,市淨率 6.5x,複合增速 208.9% |
寧波拓普集團 |
601689 CH |
非必需消費品(智能電動車供應鏈) |
汽車座椅、底盤系統龍頭,客户結構優質,政策改善現金流,估值具備安全邊際 |
市盈率 40.3x,市淨率 5.8x,股息率 0.7% |
四、風險提示:需關注三大不確定性
- 執行節奏風險:「反內卷」 以 「自願減產」 為主,若企業配合度低於預期,或不同區域執行力度分化,可能導致供給收縮不及預期,影響行業價格與盈利修復節奏。
- 成本傳導風險:龍頭企業(如安徽海螺、寶鋼股份)在去產能過程中面臨的成本上升(如收購產能許可、設備改造),若無法有效向終端產品價格傳導,可能壓制短期盈利。
- 市場波動風險:股票市場受經濟周期、全球流動性等多因素影響,報告提示當前瑞銀全球評級中 「最看好」 佔比達 98%,需警惕估值集中抬升后的回調壓力。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