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10:27
財聯社9月25日訊(編輯 胡家榮)受外圍市場利好提振,港股有色金屬板塊集體走強。截至發稿,洛陽鉬業(03993.HK)上漲9.90%,江西銅業股份(00358.HK)上漲6.21%,紫金礦業(02899.HK)上漲4.18%、贛鋒鋰業(017772.HK)漲3.40%。
消息方面,Grasberg銅礦停產事件持續發酵,該礦佔全球銅產量約3.5%,預計將導致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間銅供應缺口進一步擴大。高盛預計,未來12-15個月內全球銅供應將減少50萬噸。
目前LME銅價突破10300美元/噸。
這一表現令港股上市的江西銅業(00358.HK)、紫金礦業(02899.HK)等銅企有望顯著受益於銅價上漲帶來的利潤彈性。
首先是江西銅業,該公司作為國內銅冶煉龍頭,陰極銅年產能達210萬噸,銅業務收入佔比超70%。而紫金礦業的銅產量也不小,該公司在2025年目標產量為115萬噸,旗下剛果(金)Kamoa-Kakula銅礦二期擴建后年產能將提升至60萬噸。公司銅資源自給率約40%–45%。
此次Grasberg事故引發的看漲預期已迅速反映在股價中,今日港股有色板塊一度漲近5%,其中江西銅業一度漲超10%。
為何銅備受市場關注?
銅作為綠色能源轉型與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原材料,正持續受到市場關注。在綠色能源領域,電動車的銅使用量約為傳統燃油車的4倍,而光伏與風電的單位裝機耗銅量更是傳統能源的2至5倍。
花旗預測,2026年銅價可能突破12,000美元/噸。儘管短期內新能源產業鏈企業——如贛鋒鋰業和信義光能——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但銅需求增長與新能源裝機擴張預計將在長期形成強勁共振。以光伏為例,2025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預計達到540GW,相應帶來約27萬噸的銅需求。
在數字經濟方面,AI數據中心、服務器及配套電網建設也推動銅需求顯著增長。高盛預計,到2030年,僅為AI服務器供電的數據中心就可能額外消耗100萬噸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