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科股份重整完成黃紅雲失去控制權

2025-09-25 07:54

斑馬消費 楊柘

金科股份經過重整涅槃重生,創始人黃紅雲卻走在退場的路上。

日前,上海品器聯合體以及產業投資人轉增股票劃轉完成,金科股份重整案——這起迄今國內房地產行業最大重整案,已接近尾聲。

下一步,公司將通過董事會換屆,確立未來的內部治理和發展戰略。但這已和黃紅雲關係不大了,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完成后,他及一致行動人所持公司股權被大幅稀釋。

黃紅雲一手創立金科股份,視企業如生命。爲了捍衞它,他曾擊敗孫宏斌和前妻陶虹遐,但最終沒能逃過流動性危機。

黯然退場

創立金科集團27年后,61歲的黃紅雲不得不交出企業控制權。

9月23日,*ST金科(000656.SZ)公告,管理人已將重整轉增股票合計30億股從管理人證券賬户過户至全體重整投資人指定主體證券賬户。

其中,向各重整產業投資人指定主體共劃轉12億股,向各重整財務投資人指定主體共劃轉18億股。

此次劃轉股票,涉及27名重整投資人。其中,上海品器聯合體指定京渝星築、京渝星璨分別受讓約6.00億股和3.93億股,二者合計持股佔公司總股本的9.34%,成為第一大股東。

10多天前,公司完成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總股本由53.39億股增至106.34億股。此間,黃紅雲、金科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財聚投資、東方銀原所持股份被動稀釋,合計持股由此前14.51%降至7.29%,不再擁有公司的控制權。

不僅股權格局發生鉅變,黃紅雲多年精心構建的內部決策與治理格局也將被打破。

公司稱,后續將啟動董事會換屆改選。依據重整產業投資協議,上海品器聯合體有權提名7名董事(含獨立董事)。

由於股權被大幅稀釋,待董事會改選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將由金科控股變更為京渝星築、京渝星璨,實控人由黃紅雲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在國內上市房企中,*ST金科是為數不多的主動發起重整的房企。

2024年4月,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請。同年11月,在法院監督下,公司確認上海品器和北京天驕綠苑(二者統稱為聯合體)為重整產業投資人。隨着日前完成轉增股票過户工作,這場歷時1年半、諸多資本參與的重整已接近尾聲。

下一步,公司將在新董事會引領下,在萬通創始人馮侖、招行前行長馬蔚華以及東方資本馮彪等組成的「智囊團」協助下,轉型成為一家不動產服務商。

捍衞控制權

黃紅雲走到如今這般地步,令人唏噓不已。

以往,他給外界的印象是,勇於捍衞對公司控制權的硬漢角色,無論是與融創孫宏斌鏖戰4年,還是與前妻陶虹遐的股權分割風波,無一不顯露出這個涪陵男人的決心,要牢牢掌控金科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2016年8月,黃紅雲辭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由老戰友蔣思海接任。這一變動讓融創中國的孫宏斌嗅到了機會。

當年9月,融創中國發起攻勢,砸下40億元一舉拿下金科股份16.96%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兩個月后,融創中國旗下潤鼎物業、潤澤物業加速增持。融創系旗下3家子公司合計持有金科股份股權25%,與黃紅雲所持26.24%股權差距越來越小。

不僅如此,融創系根據相關規定,成功獲得金科股份第九屆董事會兩個董事席位,掌控金科股份的意圖顯露。

到2019年底,融創系所持股權達29.35%,與黃紅雲及一致行動人所持的29.98%股權差距甚微,雙方僵持不下。

2020年4月,車建興控制的廣東弘敏以46.99億元對價接盤融創系企業天津聚金所持金科股份11%股權,這場僵局就此解圍。

后來,融創系企業先后減持淡出,黃紅雲與車建興的合作進一步深入,結成了牢固的一致行動人關係。

在與融創大戰中,已和黃紅雲解除婚姻關係的陶虹遐選擇了與前夫並肩作戰,通過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助力趕走「野蠻人」。

不久,黃陶兩人交惡。2021年6月,通過法院調解,黃紅雲將金科控股持有金科股份3.7億股轉讓給雙方設立的虹淘公司,黃紅雲退出該公司,陶虹遐退出金科控股,就此劃上句號。

這似乎讓黃紅雲意難平,就在股權拆分過户當日,黃紅雲免去前小舅子陶國林、陶建在金科系企業擔任的全部職務。

八千元起家

黃紅雲的創業史,是一部草根逆襲的經典劇目。

上世紀80年代,黃紅雲從老家義和鎮來到長江邊的涪陵縣城建築公司做學徒,大多時間在工地上實踐,每天報酬5毛錢。靠着吃苦耐勞,4年后他晉升建築公司工程處主管。

當時,他已攢下8000元資金,開始參與當地一些小型工程項目。此后數年間積沙成塔,本錢積累到20多萬元。

那時,重慶已被設立為直轄市。西進重慶,成為黃紅雲命運的分水嶺。1998年,他和三個合夥人在重慶江北區一處民房里創立金科,掘金房地產藍海。

黃紅雲開發的首個住宅項目叫做金科花園,是當時重慶為數不多的高檔住宅小區。1999年發售即登上重慶地產榜首,黃紅雲憑此首次在重慶地產行業嶄露頭角。

隨着金科花園的熱銷,黃紅雲陸續主導開發了金砂水岸、天籟城等高檔住宅小區,金科逐漸進入當地房企頭部陣營。

2004年,金科股份已闖進國內房地產行業百強,與華宇、協信、龍湖、財信以及東原並稱渝派房企「六朵金花」。

當時,貨幣化住房改革和棚改政策等紅利,正激發了房地產市場活力。

2011年,金科股份銷售規模突破百億,當年公司借殼*ST東源,登陸資本市場。

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公司商業版圖迅速覆蓋全國23個省市。2018年突破千億銷售規模。

2020年,公司再上一層樓,年銷售規模達2232億元,位列行業第16位。並於同年分拆金科服務(09666.HK)登陸港股。黃紅雲坐擁A+H雙資本平臺,成為他的高光時刻,其個人財富達215億元。

站在高峰,黃紅雲對未來有了更高的期許,曾立下2025年衝刺4500億元、實現銷售規模翻倍的目標。

不過,世事總是事與願違。2021年起,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公司流動性遭遇嚴峻考驗。2023年,公司因3.25億美元境外債違約,經營由此陷入困境,不得不走上司法重整之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