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昨夜,熱門中概股大漲!黃仁勛,連續4個月賣出英偉達!

2025-09-25 08:05

專題:成長風格為市場核心主線 機構建議四季度關注周期景氣領域

  當地時間9月24日(周三),美股三大指數收跌,標普500指數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滑。甲骨文與英偉達等AI概念股繼續承壓。此外,美聯儲青睞的PCE通脹數據將在本周公佈。

  截至收盤,道指跌171.50點,跌幅為0.37%,報46121.28點;納指跌75.61點,跌幅為0.33%,報22497.86點;標普500指數跌18.95點,跌幅為0.28%,報6637.97點。

AI概念股繼續承壓

  AI概念股周三繼續承壓,英偉達收跌0.8%,甲骨文收跌1.7%。

美光科技公司的財報一度使周三早間市場恢復了一些信心。該公司報告財報優於預期,併發布了強勁的業績指引。人工智能(AI)熱潮推動了美光科技公司營收增長46%。

  然而,在這家領先的內存芯片製造商發佈業績之前,市場情緒籠罩在對AI行業內部循環性質的加劇擔憂之中,其原因主要是由英偉達與OpenAI的合作引發。

  英偉達宣佈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該消息曾提振其股價及整個股市,但一些投資者指出,這是一筆客户與供應商之間的交易,它與互聯網泡沫時期所見的事件有相似之處。

  此外,投資者也對這兩家知名AI公司的增長計劃是否有足夠的能源支撐提出了疑問。

市場還擔憂AI概念股英偉達和甲骨文的股價已反映了樂觀前景的情況下,漲勢可能失去動力。

  在市場估值高企之際,交易員也可能進行獲利了結。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周二的新聞發佈會上也指出了美股估值過高的問題。

  在此之前,對AI巨大潛力的看漲情緒已經多次推動股市創下歷史新高,抵消了市場對地緣政治風險與貿易緊張的擔憂。美聯儲快速寬松的預期也增添了樂觀氛圍,投資者押注更低利率和韌性經濟將提振企業盈利。

交易員在周四的失業金申請數據和周五的PCE通脹數據公佈前持謹慎態度。

  美國政府關門的事態發展也成為焦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取消了與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和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的一次會議,該會議原本可能避免在9月30日最后期限前出現政府停擺。

阿里巴巴正式宣佈與英偉達開展AI合作

  板塊方面,標普500指數十一大板塊七跌四漲。材料板塊和房地產板塊分別以1.59%和1.01%的跌幅領跌,能源板塊和公用事業板塊分別以1.23%和0.73%的漲幅領漲。

  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谷歌A、阿斯麥、甲骨文、奈飛跌超1%,蘋果、英偉達、臺積電、波音、亞馬遜、超威半導體小幅下跌,博通、微軟、Meta小幅上漲,高通漲超2%,特斯拉漲近4%,英特爾漲超6%。

  英特爾收高6.41%,成交48.91億美元。周三有報道稱英特爾正請求蘋果公司進行投資,雙方的談判尚處於初期階段,短期內可能不會達成協議。

英偉達收跌0.82%,前一交易日跌2.82%。消息面上,英偉達CEO黃仁勛通過多次交易出售22.5萬股普通股,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174.82美元至184.38美元。此輪減持是黃仁勛此前於3月份制定的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年底前出售最多600萬股英偉達股票。此前的6月、7月、8月,黃仁勛均減持了英偉達股票。

  金融股多數下跌。摩根士丹利、高盛、嘉信理財、花旗集團、瑞銀集團、巴克萊跌超1%,德意志銀行、紐約梅隆銀行、美國合衆銀行、貝萊德、富國銀行、美國運通、地區金融、萬事達、維薩小幅下跌,美國銀行平盤,哈特福德保險、旅行者保險、摩根大通、大都會人壽、第一資本金融、瑞穗金融、好事達保險小幅上漲,美國國際集團漲超1%。

  能源股普漲。美國能源漲超4%,康菲石油、巴西石油漲超2%,阿帕奇石油、英國石油、雪佛龍、西方石油漲超1%,殼牌、埃克森美孚、杜克能源、斯倫貝謝、帝國石油小幅上漲。

熱門中概股多數上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HXC)收高2.83%。阿里巴巴漲超8%,百度、京東、富途控股漲超5%,老虎證券漲超3%,蔚來、金山雲漲超2%,嗶哩嗶哩、拼多多、愛奇藝、騰訊音樂、理想汽車、唯品會漲超1%,虎牙、小鵬汽車、新東方小幅上漲,攜程、極氪小幅下跌,網易跌超1%。

  阿里巴巴收高8.19%,成交92.91億美元。該公司在24日召開的大會上正式宣佈與英偉達開展Physical AI合作,還一口氣發佈七款大模型產品。據報道,阿里巴巴與英偉達的合作覆蓋了Physical AI的實踐的各個方面,包括數據的合成處理,模型的訓練,環境仿真強化學習以及模型驗證測試等。

  麥克莫蘭銅金公司收跌16.95%,成交35.76億美元。該公司確認,其位於印尼的Grasberg Block Cave礦9月8日發生的泥石流事故已造成兩名工人死亡,另有五名工人仍下落不明。公司預計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恢復事故前的生產水平,2026年銅金產量較此前預期下降約35%。

校對:高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