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江淮觀察】再融資兩倍增長的「大邏輯」

2025-09-25 07:37

(來源:安徽新聞網)

轉自:安徽新聞網

今年以來,A股再融資市場,頻繁出現安徽企業身影。

富樂德國盾量子伯特利等一批上市公司,緊扣產業升級方向推進再融資項目。

從數據上看,今年前8個月,安徽省上市公司再融資規模達125.9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6%,融資規模與增速均創近3年新高。再融資是指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增發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等方式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的直接融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在3月同步修訂再融資細則,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機構投資者更好發揮價格發現和資源配置功能。

證監會主席吳清9月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去年9月下旬「併購六條」發佈以來,已披露230單重大資產重組,有力支持了上市公司產業整合。

而這一輪企業併購重組浪潮,也是安徽再融資規模近兩倍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用活再融資渠道,活躍併購重組市場,促進資本優化配置、產業整合發展。這也是安徽在這一輪資本市場持續活躍的大勢下,運用資本力量撬動產業升級、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大邏輯所在。

規模最大項目

資本力量,如何撬動產業升級?

前不久,安徽富樂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組合方式完成重大資產購買,募集資金規模達73.3億元。這是安徽省迄今以來規模最大的再融資項目。

據悉,位於銅陵市的安徽富樂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泛半導體(半導體、顯示面板等)領域設備精密洗淨服務提供商,聚焦於半導體和顯示面板兩大領域,於2022年登陸創業板。

公開資料顯示,富樂德通過發行股份及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方式,收購富樂華100%股權。而富樂華生產的覆銅陶瓷載板是功率半導體模塊中連接芯片與散熱襯底的關鍵材料。目前富樂華在國內率先實現覆銅陶瓷載板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獨立完整的自主研發體系,核心技術均自主研發,產品製作工藝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交易完成后,富樂德將整合富樂華優質核心業務,顯著提升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技術實力與市場份額,為安徽省構建更完善的半導體產業集羣生態奠定堅實基礎。

這樁併購的邏輯,就在於利用資本市場推動產業鏈整合。那麼,資本市場起到了什麼作用?

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富樂德創新採用「股份+定向可轉債」組合支付工具,精準契合證監會鼓勵的多元化重組支付方式,為上市公司開展市場化併購提供了創新樣本。

這種組合支付工具,其核心作用是通過設計,平衡交易各方的即時與長遠利益,從而克服大型併購中的資金、估值和整合難題,最終推動戰略性的產業整合得以順利完成。當一家規模較小的上市公司意圖併購一家規模更大、價值更高的非上市公司時,純現金支付幾乎不可能,純股份支付又會導致控制權過度稀釋。「現金+股份+可轉債」的組合拳成爲了理想的金融方案,讓小公司有能力撬動大併購。

除了富樂德,今年還有不少安徽上市公司借再融資引「活水」。

8月,安徽安孚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發行股票41003849股,價格23.46元/股,定增購買資產。通過本次交易,安孚科技將提高對核心資產南孚電池的控制力和權益比例,提升公司持續盈利能力,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國內鹼性電池行業的領先地位。

安孚科技前身為安德利,原先的主業是傳統百貨零售業務,為轉型消費電池行業,安孚科技多次出手收購南孚電池。

「夯實優化鹼性電池業務,積極探尋第二增長曲線」——近年來,安孚科技聚焦電池主業,業務規模不斷攀升。2025年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4.28億元、5.66億元和1.07億元,同比增長4.98%、9.14%和14.38%。

製造業是「主力軍」

從安徽上市公司再融資行業分佈來看,製造業及高新技術產業是再融資的「主力軍」。

作為國內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近年來,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規模持續增長,這背后離不開其對研發的持續投入和高度重視。

7月,伯特利公告稱,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8.02億元,用於年產60萬套電子機械制動(EMB)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年產100萬套線控底盤制動系統產業化項目、年產100萬套電子駐車制動系統(EPB)建設項目、高強度鋁合金鑄件項目、墨西哥年產720萬件輕量化零部件及200萬件制動鉗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可轉換債券是一種兼具債權和股權特徵的融資工具,持有者既可以獲得債券的保底收益,又保留了在公司股價上漲時轉股賣出的選項,為交易雙方提供了更為靈活的博弈機制。此次融資將有力支持伯特利前瞻性地佈局產業化項目,引進先進生產設備,並加強其全球化戰略。

通過梳理可以發現,安徽上市公司再融資募資投向聚焦主業與研發,資金向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傾斜,有助於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同時,還可以增強市場活力和韌性,再融資為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資工具,吸引長期資本入市,有利於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資本流向揭示產業變革方向。2021年以來,安徽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年均增長超過25%。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6.1%,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43.6%。今年前8個月,安徽「新三樣」出口523.3億元,同比增長64.1%,從另一個側面也印證了產業升級成效。

近期,六國化工精達股份緊扣產業升級方向推進再融資項目,相關申請已獲上交所受理。其中,六國化工擬通過定向增發募集資金,投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能源材料及精細磷化工產業,推動傳統化工向綠色低碳轉型。精達股份計劃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用於新能源產業銅基電磁線、新能源汽車用電磁扁線等產業化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產業佈局。

政策與市場共振

再融資市場升溫的背后是政策與市場的共振。一方面,產業升級需求激增,尤其在新能源、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企業亟須資金突破技術瓶頸。另一方面,註冊制改革大幅優化再融資流程,降低企業融資門檻。

從安徽來看,早在2022年,安徽省就明確,要「擴大上市公司再融資規模。利用資本市場股債融資工具實施再融資和併購重組,引導併購基金、風險基金、產業基金以及銀行業金融機構聯動參與上市公司再融資和併購重組」。

「今年以來,我們將再融資政策納入全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專項培訓,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製造業等重點領域上市公司,建立‘實地走訪—問題收集—限時辦結—對賬銷號’的全流程服務機制。」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同時,推動證券公司組建專項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再融資方案定製服務,申報后積極與監管部門溝通協調,保障項目審覈高效推進。

企業啟動再融資項目,資金何來?這就需要在資金來源上「開渠引水」,為此,安徽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圍繞企業再融資需求,提供流動資金貸款、項目融資等配套金融產品,形成「券商+銀行」協同服務格局。

再融資的活躍度提升,根本上説,源於數量足夠大、主業足夠突出並不斷尋求垂直提升和規模擴張的上市公司羣體。

截至今年8月31日,安徽共有A股上市公司186家。其中上交所主板55家,科創板24家,深交所主板54家,創業板41家,北交所12家。僅前8個月新增5家A股上市公司,新增數量躋身全國四強,僅次於江蘇、廣東、浙江,資本市場「安徽板塊」厚度持續增加。

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深入開展萬家企業資本市場業務培訓,緊跟再融資最新政策,提供更加精準的輔導服務。深入開展上市公司走訪,堅持問題導向,通過省市聯動、跨部門協同等舉措,為上市公司「一對一」提供服務,夯實再融資基礎。

(本報記者 何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