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07:18
來源:財經早餐
9月23日消息,中國證監會近日發佈關於JINGDONG Industrials,Inc.(即京東工業)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京東工業擬發行不超過2.53億股普通股並在港交所上市。
被外界看作京東旗下「最隱祕的獨角獸」之一,京東工業有紅杉中國等明星投資方加持,還收穫了「中東財團」青睞。
此番拿到港股上市「路條」,后續如上市成功,京東工業將成為繼京東集團、達達集團、京東健康、京東物流以及德邦股份后的第6個公開上市平臺。而此前與京東工業一同首次遞表的京東產發也在排隊中。
「隱祕」的京東工業
京東工業,名字看着高大上,其內核並不難理解,就是工業品電商。
2013 年,京東成立了 「企業業務部」,當時以「辦公集採」為主,工業品業務是順帶的,之后的京東慧採也是在此時有了雛形。
到了 2016 年,京東商城正式上架 「工業品」 類目,不過當時銷售的商品主要是五金工具、安防勞保這些標品,還是按照零售貨架的邏輯運營。
2017 年,京東把工業品團隊拆分成獨立的 BU 「京東工業品事業部」,工業品業務正式獨立運營。2018 年,「工業品」 成了京東首頁的一級入口,這説明這個類目從邊緣業務升級成了主營業務。
2020年,完成由GGV紀源資本領投的2.3億美元A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CPE等機構跟投。
2021年1月,京東工業獲得包括Domking及GGV紀源資本在內的1.05億美元A—1輪優先股融資。這輪融資后半年,2021年7月,京東工業品進一步升級,成為京東集團旗下一個獨立業務單元,並正式更名為「京東工業」。
2023年,京東工業獲得中東財團青睞,也成為公司發展的關鍵一步。
2023年3月上旬,即首次遞表前夕,京東工業完成B輪優先股融資,總額3億美元,對應估值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5億元,是三年前的三倍。此輪融資由阿布扎比主權基金Mubadala和阿布扎比投資基金42XFund共同領投,大型資管集團M&G、全球私募巨頭EQT旗下的亞洲平臺BPEA EQT(原霸菱亞洲投資)、以及老股東紅杉中國跟投。
整體來看,IPO前,京東通過JD Industrial Technology Limited持股77.32%,劉強東通過Max I&P Limited持股3.68%,阿布扎比投資基金42XFund和Mubadala各持股1.57%,紅杉中國持股1.37%。
從淨虧13億到淨賺7.6億的
華麗轉身
據灼識諮詢,中國工業供應鏈市場,2023年擁有10.9萬億市場,擁有全球最大市場規模。但數字化滲透率低,2023年僅為5.9%,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8.5%。
2023年京東工業憑藉261億元的交易額,在國內MRO採購服務市場獨佔鰲頭,業務規模達到第二名的兩倍之多。同時,在我國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中,京東工業也是規模最大的服務提供商,佔據4.1%的市場份額。
雖然京東工業在MRO市場位列第一,但MRO市場高度分散,京東工業面臨較大的競爭。固安捷、震坤行外,也有越來越多辦公用品企業進入MRO行業,如晨光科力普、得力集團、齊心集團等。
淘寶也上線了一個新平臺「淘寶企業購」,精選淘寶相關工業品採購類目的超百萬商家,覆蓋商品規模超11億。在此基礎上,還通過對公支付、一鍵開票等支持服務配套,加入AI大模型應用。
招股書顯示,京東工業主要客户為工業供應鏈上的各類參與者,覆蓋製造、能源、交通和其他綜合行業。2022年至2024年,京東工業前五大客户產生的收入分別佔其總收入的8.1%、10.5%和12.1%。
財務數據方面,2022年至2024年,京東工業營收分別為141億元(人民幣,下同)、173億元和20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0.1%。淨利潤方面,公司2022年淨虧損13億元,但在2023年扭虧為盈,淨利潤為480萬元,2024年增至7.6億元。京東工業解釋,前期虧損主要來自若干非經常性損益,包括股份支付開支及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
收入結構上,京東工業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大業務板塊,分別為商品收入和服務收入,其中商品收入主要來自工業品銷售。京東工業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其銷售的工業品主要包括MRO產品(包括通用MRO產品及專業MRO產品,MRO指非生產原料性質的工業用品)及BOM(生產物料)產品。
京東把AI押在了供應鏈上
在AI方面,京東選擇了一條與衆不同的道路。
騰訊阿里字節扎堆基座大模型,力爭把AI做成剛需,美團百度傾向於用AI賦能主業,百度藉助AI搜索提升搜索質量,美團推出龍貓大模型,以及一系列AI Agent應用,輔助美團商家運營。
京東則把AI用在了供應鏈上,孵化了工業大模型產品。正如劉強東所説,京東做所有業務只圍繞供應鏈,這一核心戰略不會動搖。
2023年,京東推出自研產業大模型,融合了30%數智供應鏈原生數據。這些數據來自京東超千萬自營商品SKU、數千萬工業品SKU、超800萬家活躍企業客户的落地實踐,使得大模型天然具備服務產業應用的能力。此后,京東大模型又迅速納入工業、健康、物流等專業領域知識。
今年5月22日,京東工業發佈了行業首個以供應鏈為核心的工業大模型Joy industrial。
工業大模型為何有意義,因為工業品電商的業態比零售電商更復雜。
消費品電商,今天下單,明天到貨。不滿意,七天無理由退貨。買貴了,還有價保。
但工業品電商不是。一輛叉車晚一天交付,整條生產線可能停擺。一批定製板材品質有問題,可能面臨高額的違約金。本身是容錯率極低的場景。
此外,客户關係也有更強的不確定性。
零售電商,除了部分鐵粉其他的消費者都是「流量」,商家吸粉推流即可。但工業品電商,面對的是更具體的客户。今天你對接的採購主管,明天可能調崗。技術負責人的一個偏好,可能改變整個品牌選擇。企業戰略一調整,採購邏輯可能完全不同。
結果就是,只差簽字的合同,也可能黃了;今年供貨,明年可能就不採購了。
所以,在工業電商領域,各方都有動力藉助大模型「提質增效」。
結語
從京東集團內部的邊緣業務到手握港股上市 「路條」 的行業領軍者,京東工業的十二年成長軌跡,既是一家企業的突圍史,更是中國工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生動註腳。
不過,京東工業仍面臨一系列挑戰:輕資產的商業模式、與京東集團強綁定的業務關係以及行業利潤下降。
其能否在資本市場上保持良好表現,仍需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