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加碼下一代「操作系統」和「計算機」 阿里巴巴放出一系列新招

2025-09-25 06:35

  【相關閲讀】中國資產大漲,阿里巴巴漲逾8%!美股收跌,英特爾漲超6%!原油、紐銅大漲

深夜,中國資產爆發!阿里巴巴漲超10%!  

  「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確定性事件,但這只是起點,終極目標是發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類的超級人工智能(ASI)。」在9月24日舉行的2025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作出這樣的預測。一旦跨過某個奇點,AI將催生IT產業的巨大變革。

  基於這一宏大的願景,吳泳銘還作出了兩大判斷: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統」;超級AI雲是下一代的「計算機」。

  圍繞下一代「操作系統」和「計算機」,阿里巴巴在大會宣佈了一系列新舉措:推進3800億的AI基礎設施建設,並計劃追加更大的投入;擴建全球基礎設施;「七連發」新款大模型技術產品;與英偉達聯合推動具身智能應用落地;等等。

阿里加碼AI新基建

  在本屆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明確了作為「全棧人工智能服務商」的定位,並宣佈將通過兩大路徑實施AI戰略:第一,通義千問堅定開源開放路線,致力於打造「AI時代的Android」;其二,構建作為「下一代計算機」的超級AI雲,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網絡。

  「阿里巴巴正在積極推進三年3800億的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並將會持續追加更大的投入。」吳泳銘表示,根據遠期規劃,爲了迎接ASI時代的到來,對比2022年,2032年阿里雲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將提升10倍。

  阿里雲智能集團首席技術官周靖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阿里雲是全球少數能在大模型和雲計算領域實現全棧自研、聯合創新的公司,模型競爭是系統競爭,雲競爭也離不開模型,二者密不可分,該優勢支撐其在AI雲領域持續領先。

  同一天,阿里雲還宣佈新一輪全球基礎設施擴建計劃:將在巴西、法國和荷蘭首次設立雲計算地域節點,並將擴建墨西哥、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迪拜的數據中心。

  目前,阿里雲在全球29個地區運營91個可用區,是中國最大、亞太第一的雲服務商。在此輪擴建之前,阿里雲今年以來已在北京、上海、杭州,以及及泰國、韓國、馬來西亞、迪拜和墨西哥,投入啟用8個新的AI和雲數據中心及可用區。

  過去一年,阿里雲AI算力增長超5倍,AI存力增長4倍多。2025年雲棲大會現場,全面升級的阿里雲AI基礎設施亮相,全面展示了阿里雲從底層芯片、超節點服務器、高性能網絡、分佈式存儲、智算集羣到人工智能平臺、模型訓練推理服務的全棧AI技術能力。

  在服務器層面,阿里雲發佈全新一代磐久128超節點AI服務器。新一代磐久超節點服務器由阿里雲自主研發設計,具備高密度、高性能和高可用的核心優勢,可高效支持多種AI芯片,單櫃支持128個AI計算芯片,密度刷新業界紀錄。

大模型產品「七連發」

  「大模型將會吞噬軟件。大模型作為下一代的操作系統,將允許任何人用自然語言,創造無限多的應用。」吳泳銘説。正因如此,阿里通義千問選擇開放路線,打造AI時代的Android。

  在本屆雲棲大會現場,周靖人接連發布了七款大模型技術產品。七款技術產品覆蓋語言、語音、視覺、多模態、代碼等模型領域,在模型智能水平、Agent工具調用以及Coding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態等方面均實現突破。

  在大語言模型中,阿里通義旗艦模型Qwen3-Max全新亮相,性能超過GPT5、Claude Opus 4等,躋身全球前三。在多模態模型中,千問視覺理解模型Qwen3-VL開源,在視覺感知和多模態推理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在32項核心能力測評中超過Gemini2.5-Pro和GPT5。

  周靖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大模型領域的快節奏新發,符合全球AI賽道「你追我趕」的行業現狀。當前正處於大模型發展的「中間階段」,是循序漸進的迭代過程,並非「憋大招」。從單模態向多模態演進是必然趨勢,需融合各模態知識體系。當前多模態領域仍有大量探索空間,高節奏發佈是為推動多模態創新突破。

  周靖人説,當前大模型的發展,拼的是迭代速度,速度背后是強大系統的支撐,涉及數據、算法實驗、分佈式訓練推理、訓練框架等多方面協同,是複雜系統工程。正是依託阿里雲全鏈路大模型與雲計算融合的創新體系,為多類型、多參數規模模型的創新突破提供了保障。

  同一天,阿里雲還宣佈和英偉達在Physical AI(物理人工智能)領域達成合作。

  阿里雲人工智能平臺PAI將集成英偉達Physical AI軟件棧,為企業用户提供數據預處理、仿真數據生成、模型訓練評估、機器人強化學習、仿真測試等全鏈路平臺服務,進一步縮短具身智能、輔助駕駛等應用的開發周期。

  阿里雲人工智能平臺 PAI將集成NVIDIA Isaac Sim、NVIDIA Isaac Lab、NVIDIA Cosmos和Physical AI 數據集在內的全套 Physical AI 軟件棧,結合阿里雲大數據AI平臺能力,形成覆蓋數據預處理、仿真數據生成、模型訓練評估、機器人強化學習、仿真測試在內的全鏈路平臺支撐。

Agent和Coding加速AI滲透

  吳泳銘在大會上表示,當下行業處於「自主行動」階段,AI掌握工具使用和編程能力以「輔助人」。記者獲悉,阿里雲百鍊平臺已有超20萬開發者開發了80多萬個Agent(智能體)。同時,通義靈碼插件下載量已超2200萬,累計為開發者生成超60億行代碼。AI正在加速滲透千行百業。

  大會期間,中國工商銀行金融科技部副總經理金海旻介紹,工商銀行基於通義千問多模態大模型推出了「商户智能審覈助手」,在商户准入審覈環節,用多模態技術取代傳統OCR技術,展現出強大的業務價值。

  網易集團執行副總裁、網易雷火事業羣負責人胡志鵬也介紹了Agent對AI遊戲的重要提升,網易藉助Qwen3-coder等模型正在推動AI輔助智能生成代碼,打造自動遊戲測試體系,並通過調用工具實現遊戲畫面實時顯示,這一過程幫助遊戲開發提效50%。

  在場景最為複雜豐富的製造業中,各式各樣的Agent也紛紛落地。

  例如,寶馬、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等頭部車企正在利用阿里AI打造智能座艙;西門子最新發布的工業智能系統Industrial Copilot由基於通義千問和阿里雲算力打造的多個AI Agent組成,能夠完成訂單調度、生產、倉儲物流、貨物分揀等具體任務……

  本屆雲棲大會上,阿里雲百鍊推出高低代碼開發新模式,升級沙箱、MCP、RAG、記憶存取等7種企業級Agent能力,為Agent開發提速;同時,提供無影AgentBay、Qoder等一系列開發者套件和產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