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概股大漲,全球銅供應遭遇衝擊!

2025-09-25 06:45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Wind

周三,美國股市延續前一日的回調走勢,人工智能相關科技巨頭繼續遭遇拋售壓力,而中概股則普遍上漲。

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8%,收於6,637.97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0.34%,收於22,497.86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則下跌171.50點,跌幅0.37%,收於46,121.28點。

中概股則全線上漲,萬得中概科技龍頭指數上漲3%,阿里巴巴上漲8.2%。

9月24日,在杭州舉行的2025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其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能力最強的模型Qwen3-Max。阿里集團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吳泳銘表示,積極推進3800億AI基礎設施建設,並計劃追加更大投入。

在2025雲棲大會上,阿里集團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吳泳銘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統,而AI雲是下一代計算機。也許未來全世界只會有5、6個超級雲計算平臺。目前阿里正積極推進3800億的AI基礎設施建設,並計劃追加更大的投入。爲了迎接ASI時代的到來,對比2022年這個GenAI的元年,到2032年阿里雲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將提升10倍。這意味着阿里雲算力投入將指數級提升。

在大會上,阿里巴巴還表示將與英偉達(Nvidia)合作,共同開發包括數據合成、模型訓練、環境模擬以及驗證測試在內的物理AI能力。

商品方面,紐銅上揚3.95%,倫銅漲3.46%。美國礦業巨頭Freeport McMoRan印尼子公司Grasberg礦山發生致命泥石流事故,推動全球銅價大幅上漲並引發供應鏈擔憂。這座全球第二大銅礦因事故暫停生產,公司已啟動不可抗力條款。

Freeport預計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恢復事故前的生產水平,2026年銅金產量較此前預期下降約35%。 該礦山佔公司已探明儲量的50%和2029年前預計產量的約70%,長期停產將對全球銅供應鏈造成持續衝擊。

英偉達(Nvidia)股價周三再度下跌近1%,延續了前一日的跌勢。此前該公司宣佈與OpenAI達成一項高達1000億美元的合作計劃,原本提振了市場情緒,但隨即引發部分投資者質疑:AI產業鏈是否存在「自我循環」的風險?即供應商和客户互相投資,推高彼此估值,卻未必有足夠基本面支撐。

同樣處於AI浪潮中心的甲骨文(Oracle)股價也連續第二天下跌,周三再跌近2%。市場擔心,即便AI概念具備長期潛力,但當前的資本熱潮可能已導致相關股票嚴重透支未來增長空間。

儘管大盤承壓,但盤中仍有亮點。英特爾(Intel)股價大漲逾6%,為納斯達克縮小跌幅提供了一定支撐。根據彭博社報道,蘋果(Apple)正考慮對英特爾進行投資。這一消息傳出僅幾天前,英偉達剛宣佈將對英特爾投資50億美元。連續的資本動向,令市場重新聚焦英特爾在AI芯片和代工領域的戰略地位。

不過,與英特爾形成對比的是,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股價下跌近3%。該公司最新財報和前瞻指引未能打動投資者,反映出市場對AI產業鏈需求前景的信心依然存疑。

本周二,標普500指數剛結束三連漲,因AI交易熱情降温而轉跌。值得注意的是,該指數本周一才創下歷史收盤新高,並在盤中刷新紀錄。如今,短短兩天內,AI龍頭的股價波動再次提醒市場:這一輪上漲或許更多受情緒和預期驅動,而非紮實的盈利基礎。

正如基礎設施資本顧問公司(Infrastructure Capital Advisors)首席執行官傑伊·哈特菲爾德(Jay Hatfield)所説:「科技股可能已經漲得太多,沒有真正的理由繼續看多。我並不是説沒人會用AI,或者世界末日要來了,但問題顯然在於估值。」

他補充道,短期市場可能還會繼續震盪,「這可能會持續幾天。」同時他提醒,9月份通常是美股季節性疲弱的月份。過去五年中,標普500平均跌幅達4.2%,而目前該指數本月仍上漲約3%,明顯偏離歷史趨勢。

除了AI板塊的波動,宏觀層面因素也在制約市場走勢。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二曾公開表示,美國股市估值「相對較高」,並且未來降息路徑存在不確定性。這番表態進一步引發投資者對高估值環境的擔憂。

與此同時,市場正等待即將公佈的重要經濟數據。本周四將發佈最新的失業救濟申領人數,而周五則會公佈核心PCE物價指數,這一指標是美聯儲偏好的通脹參考標準。數據結果或將直接影響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預期。

除經濟數據外,隨着9月30日聯邦政府資金使用最后期限臨近,國會在預算案上的分歧依舊明顯。投資者擔心,若政府關門成真,不僅會影響聯邦僱員的工資發放和公共服務運轉,還可能延迟重要經濟數據的發佈,進而影響市場對宏觀經濟的判斷。


機構佈局開始轉向?


投資機構Alexandria Capital的研究總監利貝拉託雷(Lou Liberatore)稱:「美股市場一直以來是一個兩極分化的市場。人工智能(AI)概念股在推動市場,而市場的其余部分則在原地踏步。美聯儲降息重啟,可能改善這一分化。」而美聯儲上周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降息,點陣圖暗示10月和12月會議上還將進一步降息。

高盛近期給客户的報告顯示,旗下證券部門監測的全球對衝基金上周以三個月來最快的速度買入了全球銀行股、保險股和消費金融類股,因為預計美聯儲降息周期疊加監管放松,將使得這些機構和企業的交易量增加將提高利潤,推高股價。其中,北美和歐洲佔了上述對衝基金的大部分多頭頭寸,意味着歐洲和美國銀行股最被看好。

富國銀行股票策略主管哈維 (Chris Harvey)也稱,科技公司和成長型公司的市盈率非常高,今年夏末或初秋可能出現兩位數程度的回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