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產業向「新」再進階 解碼金融「續航力」

2025-09-25 03:5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創新」兩個字,正深深滲入16.7萬平方公里的中原大地上。

記者近日在鄭州、南陽等地調研看到,裝備製造、現代食品、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重點產業蓬勃發展。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河南省規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9%,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步伐還要再加快,9月初發布的《河南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27%以上、56%以上。

其背后,是全省120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凝聚起的雄厚金融「續航力」——保持信貸總量穩步增長,持續優化信貸結構,更因應產業和企業的發展訴求,在金融服務模式與產品上不吝創新,共同支撐起這一經濟大省的「新質」雄心。

金融資源「向新聚力」

龐大的資金規模,精準的產業傾斜,河南銀行業已成為支撐新質生產力培育的核心力量。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12316家,法人機構211家,銀行業資產總額超14萬億元。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1.67萬億元,同比增長9.23%;各項貸款余額9.38萬億元,同比增長6.88%,信貸總量穩步增長,結構持續優化,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支持力度持續增強。

將中觀的行業圖景下沉至微觀的機構數據,金融資源向「新」向「綠」傾斜的態勢更加具象。

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今年前8個月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新增272億元,同比增幅85%;科技金融貸款新增296億元,同比增幅270%;綠色貸款新增389億元,同比增幅107%;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新增55.7億元,同比增幅148.7%。

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截至今年8月末的科技貸款余額近900億元,較年初新增近250億元;綠色金融貸款余額近1400億元,新增近200億元。

光大銀行鄭州分行截至今年6月年末的科技創新貸款余額171.9億元,較年初增長9.5%;綠色貸款余額189.8億元,較年初增長18.92%。該行還積極推動集團企業投資河南,截至上半年末,光大集團在豫投融資余額突破3500億元。

興業銀行鄭州分行截至今年6月末的對公貸款余額為742億元,較年初增加75億元。其中,綠色金融貸款余額278億元,較年初增加36億元;科技金融貸款余額226億元,較年初增加35億元。

中原銀行截至今年6月末對公貸款余額4169.83億元,較年初增加104.27億元。其中,綠色金融貸款余額498.18億元,較年初增長87.05億元,增幅21.17%;科技金融貸款余額698.62億元,較年初新增90.53億元,增幅14.89%。

企業的「體感」則是更有力的印證。

「我們能感覺到這些年的變化,現在我們跟多家銀行都有合作,包括中行、建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原銀行等。」萬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江新能源」)副總裁尹永旺對記者表示,企業從事清潔地熱,科技屬性、綠色屬性都非常明顯,河南科技金融的產品很多,像專精特新貸、科技貸、鄭科貸等,利率低還有貼息政策,企業在授信的過程中都能享受到。

關鍵節點「精準託舉」

萬江新能源對兩個「第一筆」念念不忘。

「第一筆授信的取得其實是非常難的。」尹永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19年,中行科技城支行給企業提供了一筆1000萬元的純信用類流貸,「這筆貸款隱形地給企業做了背書,后續多家銀行都跟進了,再加上近兩年新能源發展的政策環境,企業發展比較順利」。

另一個「第一筆」是中原銀行提供的8500萬元項目貸。項目貸金額大、期限長,而當時銀行普遍對於地熱這一新能源形式不甚瞭解,獲取貸款的難度毋庸贅言。中原銀行總行領導親自帶隊,多次考察,最終為企業提供了15年期項目貸,3.6%的貸款利率幫助企業每年降低融資成本近200萬元,「這筆貸款的意義其實更加重要」。

記者在調研中感受到,無論是大型集團還是中小企業,在轉型發展的關鍵節點,那份解困紓難的金融「及時雨」都成為企業的深刻記憶。

如今總資產超1800億元的牧原股份也有着類似的深切感受。公司融資部負責人張明毫提到,2018年,公司面臨豬周期、非洲豬瘟等行業危機,以及債市違約多發的金融環境變化。多重危機下,光大銀行將授信額度從2億元增加到10億元,「現在來看金額很小,但在當年金額非常大,而且站在當時的極端環境下,也體現了光大銀行對我們的認可和堅定的支持」。

2023年,受低豬價等因素影響,牧原股份業績虧損,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當年均大幅增加了對其授信額度。比如,興業銀行鄭州分行藉助總行多板塊聯動機制優勢,協同興業研究深入企業開展「一户一策」行業調研,瞭解到企業行業地位突出、成本優勢明顯、財務結構穩健、發展韌性強勁,對企業的授信額度提升到40億元。「我們資本開支的高峰期是在2020年、2021年,2022年以后新建產能的資本開支非常少,那個時候銀行的支持,讓我們很從容地完成了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張明毫説。

作為河南省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企業,河南恆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星科技」)近年來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持續突破。然而,2024年光伏製造業出現階段性的供需失衡,行業大面積陷入現金流虧損狀態。恆星科技的高附加值產品金剛線是光伏製造業中用於硅片切割的關鍵耗材,受行業的影響,金剛線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對企業的盈利水平造成了較大的衝擊。

進出口銀行河南省分行經過分析和研判,認為這一行業問題對企業財務的影響是暫時性的,決定持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從而有力地支持恆星科技應對行業變化,穩住市場份額。

多元需求「動態適配」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各家銀行敏鋭洞察創新型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形成了豐富多元的產品體系。

「我們是長期支持企業,幫助企業成長壯大。」進出口銀行河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回顧過去13年與恆星科技的合作時表示。

從早期的通過中小企業的信貸成長計劃,提供出口賣方信貸,到為企業發放固定資產類貸款,用於生產設備及其配套設施的技術改造升級,再到后來通過信貸貿金結算等全方位的產品匹配,助力企業的日常經營、擴大出口、重大投資、轉型升級等,進出口銀行持續運用政策性金融活水,累計為恆星科技投放信貸資金超過10億元。自2016年河南省分行成立以來的8年時間里,在進出口銀行的支持下,企業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出口額分別增長1.90倍、2.46倍和2.57倍。

在鄭東新區的中原科技城里,從事氫氣液化裝置生產與銷售的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科清能」),還是一家成立僅三年左右的初創期企業,商業化能力弱,暫未實現盈利。2024年11月,中國銀行鄭州自貿區分行首次與中科清能開展業務合作,該行突破傳統抵押限制,動態適配授信額度,為企業提供1000萬元貸款支持,併爲企業提供賬户結算、企業網銀等綜合金融服務,有力破解初創期科技企業「成長的煩惱」。

更多貼合科技企業發展特性的探索與實踐正持續推進。記者從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了解到,該行不久前與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舉辦「認證貸+」金融服務日啟動儀式。「認證貸」作為區域性特色金融服務方案,通過「質量認證-信用增信-融資支持-產業升級」,有效解決小微企業「輕資產、缺抵押」的融資痛點。自2025年6月份「認證貸」推出以來,已為全省近1700家企業累計發放貸款近70億元。該行計劃在下半年及2026年分別推出100億元、200億元專項授信額度,併疊加更加優惠的利率。

多家銀行表示,將進一步加大金融資源投入與服務創新力度,以精準化、多元化的金融手段,助力河南地區新質生產力發展再提速、質效再升級。

華夏銀行鄭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產業鏈金融服務,加大對科技創新及新質生產力領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深化與省內企業的金融合作,以金融之力推動河南地區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

「我們堅持將更多金融資源精準配置到科技創新的最前沿、綠色發展的主戰場、普惠小微企業的第一線,持續提升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專業能力,為更多像萬江新能源這樣的民營企業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金融服務,切實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中原銀行相關負責人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